【新闻发布会】解读《温岭市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构建“两城两湖”新格局的重要决定,开启了“科技长征”新的征程。去年,我市成功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4位,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以年均约0.3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创新指数排名前移11位,首次进入全省第二方阵。
今年2月,《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4月底《台州市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台州市精神,由我局牵头编制了本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正式印发。下面,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两个部分。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全面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科技创新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两城两湖”科创发展格局,高质量建设创新强市,为奋力谱写“两个先行”温岭篇章提供澎湃动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6%以上。
二、重点任务
《方案》承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六大行动。
一是实施科创平台能级跃升行动。高水平建设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创新产业园区等标志性科创项目,构建完善完善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到2027年,力争省级重点实验室达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达8家以上、省级企业研究院达5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36家以上。
二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战略领,深化攻关出题、揭榜挂帅等机制,强化校企合作,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每年承担或参与“尖兵”“领雁”等省重点攻关计划项目2项以上、实施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攻关项目15项左右。到2027年,组建台州市级及以上创新联合体3家以上。
三是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提质扩面,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升级版,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到2027年,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500家、省科技领军企业达3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达8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家、省级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70家以上。
四是实施战略人才引育强基行动。深化实施台州“500精英”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开展院士项目招引,优化人才发发展环境,集聚一批“高、精、尖、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27年,新引进院士创业项目5项以上、高端以上人才60人以上。
五是实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坚持“一廊引领、区域联动”,高标准谋划建设环龙门湖科创带、九龙湖科创中心两大标志性“科创湖区”,推进“一心一带”科创走廊建设,环龙门湖打造产业创新核心策源地;环九龙湖打造科创示范基地,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孵化中试-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六是实施科技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持建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投用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全链条科创金融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推广混合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保险、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通过系统谋划、精准调度、压实责任、激励约束等举措,全力保障方案重点行动、重点指标任务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每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同时,也希望新闻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关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对《实施方案》及其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给予更多宣传报道,我们共同讲好温岭科技创新故事,共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问环节解读:
问题1:请问,什么是“315”科技创新体系?
去年,浙江省系统构建了“315”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其中,“3”是指“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15”则是指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海洋与空天材料等15大战略领域。“315”科技创新体系为每个科创高地制定出5个主攻方向,目的是在浙江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上,谋划更明晰的突破路径,在世界最前沿的尖端领域中,找准浙江的战略定位。今年省两会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被列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我省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抓手。
问题2:请问,今年我市推进“315”工程情况如何?
回答: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创新制胜导向,去年提出了构建“两城两湖”新格局的重要决定,开启了“科技长征”新的征程。今年,根据台州市“315”工程和“两个天地”专项行动要求,我们制订了“315”科创体系建设工程的2023年工作计划,进展情况如下:
(一)科创平台提能造峰有突破。今年1月,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经省政府正式批准落户我市,是目前台州市获批建设的最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已列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和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重大平台项目库。
(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有机制。深化揭榜挂帅机制,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征集省“尖兵”“领雁”项目需求17项。完成2023年度首批5项温岭市级重点研发项目的评榜工作。计划实施高校、院所共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5项。根据2022年度省科技奖行业评审结果公示情况,我市单位共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
(三)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有成效。围绕“315”科创领域和“海陆机芯光医”六大创新产业赛道,绘制产业链创新图谱,打好产业链招商、补短式招商等招大引强组合拳,有力推动“狮门半导体功率器生产”等项目落地。新认定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94家,增量居台州市首位;新认定省科技型企业294家,居台州市首位;1-5月,已实现技术交易额7.46亿元。
(四)全域创新能级提升有措施。深入推进“一心一带”科创走廊建设,发布《温岭市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建强省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创新平台。编制产业高端人才需求库,主动对接企业招才引智,完成国家级引才计划人才自主申报29名。落实乡镇创新驱动赛道“赛马比拼”,激发基层科创力量,营造全域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我们将围绕“两城两湖”新格局,全面落实“315”六大行动,在科创平台、技术攻坚、产业创新、人才引育、区域创新、创新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完善高端科创平台体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形成区域创新策源优势,让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助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3:请问《方案》的实施,将对企业科创有什么推动作用?
回答:企业是创新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六大行动的提出,落脚点是推动企业高质量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立科创平台,如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市科创中心、高校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更便利的科创服务;2.组织技术攻关,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能够提升技术协同攻关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3.培育科技企业,建立梯次培育机制,指引企业走科技成长道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建设科创走廊,构建全市科创发展格局,能够为企业发展集聚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营造优良的创新氛围。5.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保障企业创新活动开展。
问题4:《方案》提出高水平建设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关于这个中心,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回答:省技术创新中心是浙江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我省共批准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10家,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创新中心位于市经济开发区,也就是东部新区,由温岭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牵头,联合华中数控、北平机床等单位共建,实行企业化运作。已引进谭建荣院士团队、蒋庄德院士团队、陈吉红教授团队等技术入股,吸收了北平机床等11家民营企业出资占股,将围绕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优化、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关键零部件两大攻关方向,重点攻关高档智能数控系统、智能机床关键性能感知预测、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技术。计划5年内,共投入27.5亿元,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500人以上,形成标志性成果5项,打造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国产化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创新中心运行工作已基本就绪,揭牌仪式正在筹备中,预计6月下旬进行,届时请各位媒体朋友多多关注。
解读人:温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培智
联系方式:市科技局办公室 8622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