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横特色农业“三化”式集成联动 让“共富工坊”绘就农民增收奔富“新场景”
“前段时间,我们为采蘑菇工班问题一直头疼。现在好了,在大家的帮忙下,终于想出了既符合蘑菇生长规律又不损害小工利益的日夜轮班制,非常感谢。”日前,在箬横镇“头雁领航”圆桌例会暨“共富工坊”联席会上,来自当地新基村蘑菇基地“共富工坊”的“青春经理人”陈财鸿如是感慨。自从有了“共富工坊”集成联动机制,他现在无论在内部管理还是蘑菇产销方面都得心应手,创造出了“18亩土地种出1400万元年收成”的传奇。而这样的“共富工坊”,在箬横镇内还有5家。
为提升本土特色农业融创带富能力,不断提高相关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自“共富工坊”创建以来,箬横镇充分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有效发挥镇村、企业党组织“统”与“领”的作用,推动“共富工坊”设立地与所辐射覆盖的27个行政村集成联动,让家门口的特色农业走上“农旅商”多元化、“产拣装”流程化、“测控收”智慧化现代农业赋能之路,让“共富工坊”绘就农民增收奔富“新场景”。
例如温岭市红日供销有限公司所设立的“红日共富工坊”,依托公司龙头农企的平台,不断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创新创造,现拥有各式预制菜20多种,同时扩大了当季蔬菜生鲜冷链规模,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电商团队,带动“共富工坊”全年线下有岗位、能加工,线上有平台、能销售。仅西蓝花这块,目前已实现从种植到采收、销售,以及从代购到预制菜深加工再销售的“‘两条腿’工厂化”流水作业,年均带动本土320多户农户增收3万元。
与红日的“产拣装”流程化相比,位于箬横镇东浦农场的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则走了一条“农旅商”多元化、“测控收”智慧化之路。负责人朱云花介绍,他们是一家现代农业技术型企业,近两年加大了对园区小番茄、红美人、小黄瓜、阳桃等特色农产品的数字化种植设备投入,大多农产品都是通过农业物联网工程,利用现代测控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开发作物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开展种植的,自动跟踪作物生长环境的相关信息,随时可见、可查。
“同时,为适应市场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我们还升华‘共富工坊’的功能,引进了‘在山野’等农旅型项目,使游客‘流量’变为消费‘留量’,既保障了每年百余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周边428户农户加盟,一体创收致富。”朱云花说。
目前,箬横镇已针对6家“共富工坊”开展各种联席会、座谈交流会、培训会等活动15次,做到每半月一次,基本打通了送技、荐才、法援等一系列服务渠道,做到“一方有难,四方支援”“一方有喜,四方同喜”的集成联动,预估年带动就业近万人,辐射农产品产值超亿元。箬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镇里将持续做强特色农业“共富工坊”“三化式”集成联动经济圈,让致富协作、创富发展和共富运作并驾齐驱,以实际行动为农民增收奔富“新场景”添砖加瓦、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