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800704/2023-983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7-25
- 发布单位:
- 市民政局
关于对市十五届二次党代会第2023025号提案的答复
温民函〔2023〕19号 A
关于对市十五届二次党代会
第2023025号提案的答复
林琳、卢林兵、滕法良、朱美珍、金晓、邵丽娜、王以利、陈富友、邱智林、郑志勉等10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五届二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第2023025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面对老龄化形势与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增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建成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01家,并逐步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康养初步发展、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但还存在你们在建议中提到缺少产业规划、资源融合度差、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民政部门将主动发挥沟通协调作用,立足自身职能,不断深化改革,与卫健、文广旅体等部门合力推进康养体系建设,满足我市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一、优化规划布局,满足康养需求
发布《温岭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规划(2020-2035)》编制,构建布局均衡、适应需求、服务便利的养老机构布局体系。通过规划引领,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毗邻建设,如在建的沁溪源颐养城配套建设康复医疗机构;在台州骨伤医院旁边规划50亩土地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在大溪镇探索医康养小镇建设。积极推进养老项目落地,全面提升普惠养老和城市养老品质,加快市级养老中心建设,以温岭朗高、沁溪源颐养城等项目为示范,着力建设融合机构、居家、康养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支持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温岭养老机构医养、康养水平。
二、整合多元资源,发展康养产业
一是助推康养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护理专区、老年病专科医院等多种模式的医养、康养机构建设,融护理型养老机构、专业型康复医院和居家型住宅公寓于一体的沁溪源颐养城项目主体已竣工;引入乡贤捐资1.4亿元建设的康养综合体温峤瑞峰养老院已完成项目验收,年内将投入运行;以养生、理疗为特点,结合自然旅游资源的大溪方山康养中心等其他民办机构稳妥推进建设。二是整合社区康养资源,引进健康小屋入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照料中心,提供健康监测、体检康复等服务。在市民政局一楼建成一家集销售、租赁、体验为一体的市级康复辅具适配服务中心,并引入3家供应商入驻,承担租赁服务产品的线下展示、共享体验、服务转介等服务。三是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探索老年人健康管护服务新模式。截至2022年底,我市按照省民政厅“五有”标准,在家和养老院等6个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康养联合体,进一步打通医养康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与医疗服务相衔接的康复护理、生活照料一体化的养老服务。
三、完善激励政策,推进队伍建设
促进养老护理队伍“质、量”稳步提升,落实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不同等级岗位津贴分别提高到每月500元、400元、300元、250元、200元,并由市财政全额补助。实施养老护理人员素质提升行动,依托温岭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温岭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历年来已累计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和家庭照护者1万余人,每万老年人拥有执证护理员数达到25人。探索养老机构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重点培养和引进医生、护士、康复医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员,切实提高养老机构专业护理服务水平。
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联系人:钟 赛
联系电话:0576-89961718 邮 编:317500
温岭市民政局
2023年7月14日
抄送:市委办(1份),市常任制事务中心(2份)
温岭市民政局办公室 2023年7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