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行政服务中心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温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7-17 16:06 信息来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浏览次数:

温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温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台州市公管办的精心指导以及温岭市公管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以智能化建设为方向,以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为抓手,力推形成开放透明、高效便民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全年共完成各类项目1530宗,成交233.1417亿元。其中,工程交易681宗,成交54.3101亿元;政府采购(包括分散)534宗,成交10.086亿元;土地交易72宗,成交162.9988亿元; 产权交易168宗,成交0.9161亿元;国企采购75宗,成交4.8307亿元。

一、2021年工作总结

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交易水平。中心高度重

视交易平台配套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以提高交易主体服务成效。全年累计投入软硬件设施建设共计97万元。一是调整办公格局,拓展功能区域。整合原有服务大厅和监管室,通过场地改造,将原有4间评标室增加到7间,配备评标软硬件设备,可同时满足多个项目评标需求,解决项目集中、场地安排难的问题。并对原有监管室进行改造升级,购置LCD监管大屏,监管人员可对全区域各级交易平台实施实时、同步在线监督,智慧监管应运而生。二是强化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系统运行维稳。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心完成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二级等保测评,增加日志审计系统和数据库审计系统建设,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识别、报警和分析,同时安排专人专职维护交易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切实加强系统运行稳定、安全。三是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队伍建设。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三会一课”学党史专题、观看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经验,确保教育入心入脑,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业务、政务公开、内控管理等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深化推进,助推数字化改革。中心始终坚持电子化平台的发展方向,全力构建全领域全流程公共资源“一网通办”新格局。一是拓展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领域。依托省“政采云”平台,实行国企采购项目“网上流转”替代“纸质递交”的电子化模式,采购各方主体可自行线上推送电子招标文件、下载资料、线上提交投标、实时查询交易信息,真正实现国企采购数据多跑路、投标企业“零次跑”。二是运行国有产权交易多标段网络竞价系统。中心在原有单标段网络竞价的基础上,经过开发、测试、优化竞价系统,实现国有产权交易从单一标段拓展到多个标段同时在线网络竞价,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统一竞价规则,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了公共资源服务质量。三是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系统开发。中心上线运行电子档案系统,并率先在工程建设项目试运行,解决了传统纸质档案归档困难、数量繁多、查询效率低等难题,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资料自动化归档、智能化保管。

(三)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招投标市场活力,切实为企业减负,中心不断在改进措施、优化服务上下足功夫,为企业和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是实现“保函”代替“保证金”。在中心自有电子投标保证金保函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对接,大力推广使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制度,引入多家保险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更优的保证金缴纳选择,释放投标人的资金压力。截止目前,全年累计7808投标企业选择电子保函代替保证金交纳,为企业减轻保证金负担15.54亿元。二是主动对接,开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中心聚焦市级重点项目需求导向,变“坐等”项目进场交易为主动出击衔接,了解项目概况,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优化招标流程,紧盯跟踪落实,力促项目尽快交易、尽快建设。三是充实政采云网上平台市场。通过多次发布征集供应商公告、审核申请资料、审查上架货物,圆满完成了政采云网上服务市场中的会计服务、绩效评价、资产评估、工程编审、物业管理、印刷服务等项目入围审查,共新增入围供应商208家、通过367家企业注册申请,审查通过上架商品60711件。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中心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融入发展新格局,以政治建设为引领,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为双轮驱动,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实现电子交易平台“政务云”托管,全力打造公平、高效、规范的全流程电子交易平台。

一是推进异地评标多点评标系统建设。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为打通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推进异地评标多点评标系统建设。评标专家通过系统实时在线交流而又协同运作,实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开展评标工作。

二是优化国有产权多标段交易项目网络竞价系统。根据国有产权竞价拍卖模式,进一步优化升级网络竞价系统,实现多标段项目按标段排序依次竞价,形成规范、有序的竞价运行机制,助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拓宽电子保函平台服务渠道。按照“互联网+电子交易”运作模式,开展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电子保函事宜,吸纳更多机构参与竞争机制,为投标企业提供更多选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减轻投标企业资金压力,激活公共资源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