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2023034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3-06-25 15:30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市政协新闻出版界: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农人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县域“大循环”建议》(20230340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三新”共富乡村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农”工作实现系统重塑和整体升维。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乡融合举措,加快县域内“农人产城”融合发展,已成为温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一、优化外部基建,为乡村振兴“全面加力”

(一)优化农村基建为产业升级“添活力”。通过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等举措,因地制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项目统筹实施、一体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管护资源和模式向乡村延伸。到2027年,滚动推进省级重大项目30个以上,覆盖综合交通、能源保供、水网安澜、城镇有机更新等领域,计划投资额超300亿元。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计划建成未来社区12个、未来乡村10个;优化农村路网,到2023年基本形成外联内畅、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全域路网,完成实施精品示范路56公里以上;全市快递业规模在台州市域保持领先地位,2022年,我市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3.84亿元,同比增长8.12%;其中快递输出业务量累计完成5.68亿件,同比增长8.9%,约占台州市业务量的41%,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2.18亿元;快件输入业务量2.11亿件,在台州市各县(市、区)排名第1位;市主要品牌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100%;农产品进城,因生鲜产品的时效性,农户大多选择顺丰快递品牌运输,顺丰公司能做到上门服务,旺季量大时,能进园区设点服务;建成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2个,农村地区供电率达99.99%,优化通信基础管网设施配建审批手续,跟进乡村5G基站建设进度,开展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基础网络补盲建设。

(二)出台指导政策为产业转型“挖潜力”。近年来,出台了《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温政发〔2021〕24号)、《2022年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三新”农村共富温岭样板的实施意见》(温市委发〔2006〕46号)、《关于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温政发〔2022〕26号)、《温岭市全面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工作方案》(温农委办发〔2022〕14号);《2022年温岭市促进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大搬快聚”提升实施方案》(温委农办发〔2022〕4号);《关于开展“人才下乡助共富”专项行动的通知》(温农水〔2022〕289号)。

(三)加强要素保障为农业经营“破阻碍”。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行“连片流转+土地整治+农业标准地”,制定《温岭市实施农业标准地指导意见》,2022年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地3万亩,2023年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县,到2027年,计划建成农业标准地10万亩。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比例50%以上。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推进“浙农富裕”应用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推广应用县创建,拟出台《温岭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暂行办法(试行)》,在上两年完成16000间(套)的基础上,力争力争完成农房审批安置5000间(套)以上。实施“三新”共富改革,按照“先试先行、有序推进”的改革推进思路,在抓好横峰、大溪、城南3个台州市级精品示范区的基础上,计划再打造3个以上“三新”共富精品示范区。结合全域土地整治,重点实施闲置用地盘活、农业“标准地”改革、村民全体持股、扩大项目招引、引入高端要素,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内生治理,促乡村振兴“全链蓄力”

(一)纵深推进农村改革,改革优化共富模式。推行“飞地融合”模式。温岭市先后出台《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百村全域整治“抱团飞地”实施意见》,推广“片区组团”“抱团飞地”发展模式,首次将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纳入抱团飞地实施范围,石桥头洞桥、双岙联合飞地购置项目入选省级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推广整合指标“飞入”工业区统一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近4000亩,其中太湖库区6个移民村抱团投资47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0万元。推行“村企共建”模式。继续推动“政府主导、国企搭台、商家入驻、村级融合、共同富裕”的多方联动建设机制,推广村集体出资持股制、现代企业制度“两制”经营方式组建强村公司,积极引导企业、社会、个人等参与乡村建设,研究成立市级农业投资国有平台,形成与镇级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村级强村公司的共富体系。在全市现有强村公司94家2022年利润收入突破80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强村公司建设,结合投运103家共富工坊,入驻67家企业,提高产值8000多万元,帮助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育良好风尚。结合中组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试点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积极构建网格服务体系和智慧高效、平战一体的网格运行体系。继续优化形成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各类骨干力量参与的共治共建新格局,实现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等各项功能网格集成,有效推动基层快响激活和事件快速流转处置,网格源头治理功能不断优化,社会治理底座更加稳固。深化“万村善治”示范工程建设,累计创建了220个省级善治示范村。全域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浙江有礼·岭向阳光”文明新实践工作,围绕“铸牢有礼之魂、培育有礼之人、践行有礼行为、擦亮有礼名片、打造有礼之智”实施路径,打造地域品牌,积极营造有礼生态。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示范站点和示范线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打造更多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管理规范、功能齐全、开放互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点。突出“浙江有礼”等内容,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提质升级,形成“一线一品”。全面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强化全域创建模式,健全常态长效创建机制,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创建,提升文明创建的广度、深度,高标准做好2023年度中央文明办综合测评,力争高标准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生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台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一步强化全市公职人员不文明行为抄告约谈工作,深化“月月春风”集中志愿日行动。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新风行动,坚持婚丧礼俗巡查、宣传两手抓两手硬,对违规案例“零容忍”,推动形成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社会氛围。持续开展以“不比钱多钱少排场大小,要比爱心多少贡献大小”为核心的“比较观”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宣演,编排精品文艺节目,开展联合巡演活动,力争将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深化新时代“好家风好乡风”文明积分制,以月督查形式推动工作落细落到位,以文明积分管理运用助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三)加快村级引才留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聚焦“就业惠民”,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根据温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和实际,依托农村文化礼堂,为有就业愿望和就业需求的村民提供上门就业服务活动,包括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求职登记、政策宣传等。依托“数字就业”平台应用,形成覆盖全市16个镇(街道)657个村(社区)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智能采集失土农民、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针对性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个性化帮扶,重点帮扶低收入农户。推进公益性岗位托底,积极推出保洁、治安、护路等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和相关企业就业对接。聚焦“技能扶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2019年以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专账资金1.54亿元,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托省市优质培训资源,加强高素质、实用人才、普及性培训等本级农民培训,灵活采取线上培训、集中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培训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治理、运营、美丽乡村建设等主题培训,帮助农村转移劳动者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为乡村建设赋能。聚焦“创业富民”,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积极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地租金补贴等方式,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集聚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从各领域选聘建立创业导师团队60人,组织创投公司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专家导师,进村为乡村创业项目培训,提高村民发展经济和自主创业技能。组织专家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帮助乡镇解决技术难题,缓解返乡创业“融智难”问题。不断完善返乡入乡创业机制,大力推广“1+3+N(n)”合作创业模式,持续开展以村干部、返乡创业者、大学生等为主要对象的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班。

三、助推体系建设,凝产城融合“全域合力”

(一)精准治理强化引导促进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公益性岗位设置,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加快“共富工坊”建设促进村居就业,动态监测经济薄弱村,不断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创新旅游开发理念,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激活造血功能,引导当地渔民以租赁流转产权的方式开发闲置石屋,立足本村资源,探索农民持股,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打造多元化“共富单元”。加强清廉村居建设,重点抓好村级干部管理、村级小微权力、村级“三资”管理,加快形成立体式基层监督体系。现已完成清廉村居省级先进县市创建、2个温岭市级先进镇街、32个温岭市级先进单位和206个温岭市级达标单位创建。到2025年,实现达标村居基本覆盖,创建示范(标杆)村居80个,标杆镇(街道)6个。推进“三资”规范化建设,以线上审批的方式完成全市所有村社支付。

(二)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助力产业兴旺。持续以品牌效应放大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做优葡萄区块经济,通过葡萄物联网示范基地,巩固葡萄产业优势;培育蔬菜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体系,打造以西兰花为主的深加工全产业链。继续深入推进葡萄、西甜瓜、西兰花等产业品牌打造,牵头举办2023浙江精品西瓜评比活动,通过举办葡萄文化节等推广“温岭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浙岭农耕”公用品牌商标,积极整合温岭优质农产品资源。结合“农业+”模式发展农业新兴产业。积极推广“农业+”模式,如坞根镇融合共富工坊结合“农业+研学”盘活闲置土地打造现代农业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以产业撬动经济发展,通过文化产业信息共享和艺术家相互协作,以“农业+文创”的发展模式,引入一批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企业打造文创空间,结合各乡镇依托独特的生态风貌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农业+旅游”招商引资。强化数字赋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省全域宜机化改造试点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围绕“六合一”整体提升,创建综合性“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通过已建成的4个全程机械化农机综合服务中心、7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2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创新与攻关。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加快“浙农码”推广,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实现“一图观农业、一图汇所有”。

(三)优化改革考核机制组织保障供优。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2年,市财政支农169076万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为5.75%;落实乡村产业用地保障,安排59.96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重点产业和配套设施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41%;强化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温岭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统筹协调部署乡村振兴相关事宜。细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建立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制定了《中共温岭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温岭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印发《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主要责任工作分工表》,对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主要责任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换届以来,先后开展2轮村干部“履职体检”,选树各类先进110人,免职、停职、诫勉142人,调整补强65人。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启动青年人才“强村有我”专项行动,重点从在外优秀人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确定“8090后”储备人选1606人,村均储备近3人。突出村干部需求导向,创新推出递进式培训班,设置乡村旅游、飞地抱团等8个实景教学点位,开设12期村级高频事项“云课堂”。市级每年举办“领雁”示范培训班和专题轮训班,镇街依托基层党校开展“群雁”全员轮训,换届以来共举办培训40期、培训8500余人次。积极创新共富载体。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围绕强村富民助企,结合各镇街产业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建成“共富工坊”102家,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171人,带动农民每月增收800-2000元不等。深入推行党建联建机制,以组织联建、事务联商、产业联兴等模式,有效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集体等多方作用,引领培育了城北数字商贸等有较强共富带动力、辐射力的党建联建实践样板。持续优化党员队伍。建立农村发展党员精准化体系,加大从农村优秀青年、乡村创客、村务工作者等群体中的发展党员力度,今年计划发展农村党员403名,解决村级党组织3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等问题20余个,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活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流动党员管理“六家工程”,充分发挥5400余名流出党员和3900余名流入党员的流动优势,把党员先锋作用立起来,把在外创业人才引回来,切实激发乡村振兴组织动能。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1457名、新培育农创客287名,开展科技服务进乡村208人次;深化新乡贤双招双引工作,召开了首届“岭商大会”,邀请500余位乡贤参加会议,招引各类乡贤项目67个,签约投资金额约460亿元。

 

感谢你们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市委农办秘书科   联系人:徐婷婷

联系电话:86141817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361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3份)。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           2023619日印发

 

 

附件:提案采纳清单

 

●提案编号:202303405

●提案标题: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农人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县域“大循环”建议

●提案类型:A类

●采纳建议:2条,解决问题:2条。具体条目如下:

1-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要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要深化乡村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改革。

1-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近年来,出台了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等政策性文件。

2-1提案建议(或问题)内容:探索推进市、镇、村三级“强村”公司建设,通过片区组团、村民持股、飞地抱团等多种路径,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大化。

2-2提案办理采纳(或解决)说明:纵深推进农村改革,推行飞地融合、村企共建等模式,加强强村公司建设,提高产值、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