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6788/2023-9685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科函〔2023〕5号
- 成文日期:
- 2023-06-20
- 发布单位:
- 市科技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02302304号提案答复的函
潘丹等委员: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人才科创平台能级跃升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建议》(第202302304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2年,我市在人才科创平台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成果有:一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围绕环龙门湖科创带、环九龙湖科创中心,聚力打造滨海新城重大产业科创平台,加速品质新城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省级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研发强度达4.49%。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正式运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程顺利推进;市创新产业园区完成用地摘牌;温岭(海宁)科创大厦完成土地摘牌;省级泵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绩效评价优秀名单并通过三年建设期验收,省级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年度验收。二是人才科创项目招引持续发力。加快创新资源引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9家高校、科技服务机构入驻科创中心设立服务窗口。持续发挥科创飞地招才引智作用,贯通省级才创园、孵化器等孵化载体资源,推动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高端科技项目向我市转移。1-12月,高端单模激光及激光医疗、增材制造等6个科技项目落地温岭,新增省级数字经济“飞地”示范基地1家、省、市级众创空间2家、省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三是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围绕“两城两湖”科创平台新格局,逐步构建起了市级整体规划、市镇分级布局、功能紧密衔接的人才创业创新平台阵列。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突围,成为台州唯一代表,跻身全省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为我市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创新基础。四是关键技术攻关成效凸显。深化“揭榜挂帅”等技术攻关制度,1-12月,今年共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47项,发布金额11200万元,其中“揭榜挂帅”校企签约项目18项。列入市级首批“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13个,技术领域覆盖四大主导产业;支持清华大学、江苏大学、华中数控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清华大学“泵用永磁电机驱动器”等2个共性攻关项目立项产业化,华中数控总投资1.5亿元的“中高档数控技术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聚焦“两城两湖”发展战略,锚定人才科创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平台招引共建,提升全市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建强清华大学温岭联合研究中心、江苏大学流体机械温岭研究院、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提升公共科创平台能级。2023年,依托清华大学、江苏大学、台州学院、华中数控等校所力量,实施行业发展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0个以上。深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院所、清岭科技等载体作用,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支撑,促进泵与电机行业高质量发展。建强创孵载体,夯实省级才创园、孵化器建设成果,发挥杭州、上海等“科创飞地”招引优势,启动建设温岭(海宁)科创大厦,内外统筹联动,合力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地。
二是实施平台提质行动,推进科创湖区能级提升。坚持“一廊引领、区域联动”,全力推进“一心一带”科创走廊建设,高标准谋划建设九龙湖科创中心、龙门湖科创带两大“科创湖区”,建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力争研发强度达4.6%以上。加快新建重大创新平台,力争在年底前,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完成主体结顶,市创新产业园区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强校地合作平台,推动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分中心挂牌运行。持续提升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服务效能。继续谋划引进优质创新资源(平台)在温岭设点。
三是加快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国产化高能级平台。高水平建设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与优化、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关键零部件等2大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按照半年入驻、两年成型的阶段性目标,推进运营机制建立、软硬件设施建设等工作,建设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国产化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通过5年时间,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800人以上,形成标志性成果5项。今年,创新中心科研楼要完成核心团队入驻,一期项目用地预计在6月动工建设。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产学研合作服务中心 联系人:黄毓洁
联系电话:86121314 邮 编:317500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