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2331081002680978W/2023-965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6-16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对市十五届政协二次会议202305503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赵宇强委员:
你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后疫情”时代加大体育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倡导全民健身》(202305503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确保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深化“省体育现代化市”创建成果,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一、与财政联合出台《温岭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资金补助办法》,持续推进体育提升工程建设。政府民生实事两级联动,强抓落实。完成微型便民体育公园11个、百姓健身房6个,全民健身游步道4条等台州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完成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联合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在全市实施建设智能健身驿站5 个,体育设施进公园10个,百姓健身房8个,球类场地50个,体育设施进小区10个,共计95个体育设施建设类项目。严格实施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配套建设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今年共完成小区方案评审14个,验收21个。至2022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2.73㎡以上。
二、出台《温岭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主体责任,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巡查,各镇(街道)由体育专员和体育委员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巡检,市级部门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由管理单位或第三方负责巡检和维修。同时,搭建“岭优健”场地设施管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设施全周期闭环管理。实施场地设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制度,分别对应设施报废、维护保养、实时监测三项不同级别的个性化管理方案,厘清器材接收方、供应商、体育部门等各方职责。提升管理常态化、维护便捷化和使用规范化水平。此外,我们还制定《温岭市基层体育委员绩效评估办法》,为基层体育委员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三、坚持建管并重,提升运营水平。一是强化体育设施“网格治理”。深入实施基层体育委员机制,加强辖区内健身器材日常梳理盘点,及时对老旧破损的公共健身器材进行更新维护,切实提升群众日常健身满意度。二是推进体育设施“智慧管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提升体育场馆智能化水平,在条件成熟的场地,采用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24小时向公众开放,满足群众随时就近健身需求。如,万昌中路沿河篮球场和九龙汇公园滑板场则是由一家体育中介公司投资建设并管理,允许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三是创新体育设施“运营模式”。完善体育设施管理机制,引进体育社团、体育公司等参与运营,既能提升体育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又能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壮大。如与市级体育社团签订管理协议,将足球场委托给市足球协会管理,并按规定向公众提供公益足球培训和赛事活动。
下阶段,我们将加大力度建设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编制完成《温岭市体育场地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结合“两城两湖”城市发展格局,以“一场、两馆、一中心”和“一镇一品”为重点,规划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市级、镇(街道)级和村(社区)级三级体育设施网络,同时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布局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进行有效衔接;与教育部门、机关企事业部门积极沟通,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对外开放制度,盘活体育资源,缓解供需矛盾。
感谢你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群体科 联系人:陈贤杰
联系电话:86206609 邮 编:317500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2023年6月15日
附件:本提案采纳清单
●提案编号:202305503
●提案标题:“后疫情”时代加大体育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倡导全民健身
●提案类型:A类
●采纳建议:2条。具体条目如下:
1-1提案建议内容:对于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可以分时间段进行收费或者定期出租的形式,收取少量的费用用于场地的维护和其他活动开支等,减轻经费压力。
1-2提案办理采纳说明:我们积极完善体育设施管理机制,引进体育社团、体育公司等参与运营,提升体育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如与市级体育社团签订管理协议,将足球场委托给市足球协会管理,并按规定向公众提供公益足球培训和赛事活动。
2-1提案建议内容:深入研究学校机关等公共运动场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
2-2提案办理采纳说明:我们将与教育部门、机关企事业部门积极沟通,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对外开放制度,盘活体育资源,缓解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