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2331081002680978W/2023-9657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6-16
- 发布单位:
-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J0808号建议答复的函
尊敬的刘君燕等10位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体育器材后期的维护和保养的建议》(第2023J0808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我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维护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温岭全市共有各类场地设施5195个,且场地种类繁多、分布位置不明确、设施器材年久失修、报废等现象亟待解决。为保障器材的安全使用,确保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全民健身活动正常开展,市人大、市政协多次专题调研基层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类项目已连续两年入选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
2022年,我们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温岭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资金补助办法》,以“建设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为目标,充分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空间资源,统筹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面向公众开放的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球场,较好解决了群众“去哪里健身”的问题。截至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经达到2.73平方米,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基本形成。
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室外健身器材“建、管、用、维”工作。制定出台《温岭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主体责任,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巡查,各镇(街道)由体育专员和体育委员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巡检,市级部门建设的体育场地设施由管理单位或第三方负责巡检和维修。同时,搭建“岭优健”场地设施管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全民健身设施全周期闭环管理。实施场地设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制度,分别对应设施报废、维护保养、实时监测三项不同级别的个性化管理方案,厘清器材接收方、供应商、体育部门等各方职责,提升管理常态化、维护便捷化和使用规范化水平。此外,我们还制定《温岭市基层体育委员绩效评估办法》,为基层体育委员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下阶段,我们将持续推进体育类民生实事项目,今年计划新建球类场地25个、智能健身驿站2个、百姓健身房5个、实施体育场地智能化提升20个;通过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加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各级各类项目有近100个;做好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护专项治理工作,完成问题设施器材的维修、迁移和更新,更换室外健身器材1000件。同时,将落实基层体育委员加强体育器材的日常巡查工作,督促各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体育器材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切实规范公共体育设施运行管理,确保体育设施建好管好用好。
感谢你们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群体科 联系人:陈贤杰
联系电话:86206609 邮 编:317500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