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街道 > 城北街道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第20231050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3-06-14 14:56 信息来源:城北街道 浏览次数:

城北联络组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温岭市城北街道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310502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北街道是童鞋之乡,区域面积12.2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居,本地人口2万余人,外来人口6万余人。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公办初中1所(市八中)现有学生1088人,公办小学1所(城北小学、城北小学麻车校区)现有学生1764人,另有民办小学2所,昌盛学校现有学生682人(位于城北街道九份村),惠民学校现有学生298人(位于城北街道六份村)。受鞋业产业结构影响,街道产业工人随迁子女很多,城北小学(含本部及麻车校区)现有学生中非城北籍学生占比约为1/3,昌盛学校、惠民学校全部为非城北籍学生。在学位保障上,城北辖区内的学位需求能够基本满足,但公办学位不足,目前公办小学学位占比约为64%,2023年秋季惠民学校和昌盛学校顺利民转公后,公办学位占比可达100%。

针对提案中涉及的优质学位供给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城北街道积极对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力争取得各方支持,改善教育现状。

一是争取资金保障。今年秋季,街道一年级新生预计要招11个班,城北小学本部5个班、麻车校区2个班、昌盛学校3个班、惠民学校1个班。因为城北小学本部扩招(原为四个平衡班),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地不足,设施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由于城北二小还没有启动建设,下半年需把两所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需继续租用村集体房屋,每年需付租金245万。实现民转公后,需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对两所民办学校进行改造,校舍改造需资金约100万,新购置教学设备需约80万。针对以上资金,街道多次对接市教育局,结合教育双创优化民转公方案、实地踏勘提出双创整改方案,积极争取双创资金,改善教育硬件配套水平。5月29日,街道召开“携手同行 筑梦成长”主题教育座谈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俊杰,党工委委员张海华,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幼教专干、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代表、城北商会会长、乡贤会会长、企业界代表等参加,群策群力提升城北教育水平,针对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困境,与会人员纷纷献计献策,筹集资金10万余元用于学校设施设备购置。

二是争取人员保障。由于编制受限,教师资源严重缺乏。城北小学现有学生1764人,按照正式在编教师1:19的标准,需设正式编制93人,实际教育局核编86人。2所民办小学全部为代课老师,今年下半年民办转公后,需新增正式编制老师51人。城北小学新增校区后(2所民办转为城北小学分校),整个管理团队需强有力的领导队伍进驻。另一方面,本地优质教师流失严重,学校留人很难;非公办编制教师普遍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直接影响教育质量。针对结构性缺编问题,街道多次对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争取更多力量支持。目前城北小学新增教师1名,但离标准配置差距还很大。针对教师流出问题,街道也积极建议适当提高非城区教师、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质师资留在本辖区,建议教育局及相关部门研究针对教师人员调动、交流学习、帮扶结对等的相关政策,促成城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城北教育品质。

三是争取城北二小项目尽快落地。街道一直向市教育局及上级有关部门建议,根据近远期学生数预测,及早启动城北二小建设。城北二小规划办学规模36班,建成后惠民学校和昌盛学校撤点、城北小学麻车分校全域改造拆除,3所分校全部转入新校,八中校区6年级学生回归本部及新校,巨幅提升城北教育环境。目前项目正在控规编制,计划2024年启动建设。

下阶段,我们将与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深入研究,推动城北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们对城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社会事务办          联络人:吴岚

联系电话:81677825            邮编:317519

                  

 

 温岭市人民政府城北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