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76M/2023-962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6-13
- 发布单位: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岭市人力社保局2022年工作回顾小结
改革创新硕果累累
这一年,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并新增人力资源产业协同等13个市县共建或自建项目。总量位居台州市前列。其中工伤全链条“一件事”和“浙创汇”创业综合服务被评为获评全省人社系统2022年第一批最佳应用。温岭市工伤全链条“一件事”应用二次入选省数字最佳案例集,获评台州市数字化改革第一批最佳应用,主要做法获中纪委网站、《中国改革报》、《学习强国》、《省数字化改革工作动态》等点赞推广。
“曙光匠才”领跑共富
这一年,我们率先出台《“曙光匠才”评价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精准填补现有技能人才政策无法覆盖的空白领域,在全省走在前列,得到了省人社厅厅长吴伟斌、台州市委常委、温岭市委书记朱建军的批示肯定。2022年,共116人入选2022年度温岭市“曙光匠才”,其中工业企业103人,建筑业企业12人,农业企业1人。
人才引育量质齐升
这一年,我们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建设温岭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实施意见》。全年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人才2人。入选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人才47人,新增落地创业项目20个,新增规上创业企业6家,入选数、落地数和上规数均居台州第一。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新引进博士9人,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及新建站数均居台州第一。全年引进大学生16802人,其中青年大学生8543人,大学生引育相关做法得到《学习强国》的报道点赞。全年兑现人才资金近5700万元。
就业体系持续完善
这一年,我们不断完善数字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全市657个村(社区)均配置了一名及以上专(兼)职就业协理员,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就业1.1万人。太平街道西园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城北街道石粘村等共10个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村获评省人力社保厅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村优秀单位。《温岭市完善县域高质量就业体系多维度推进稳岗惠民》得到省委办公厅的点赞。
技工培养成效明显
这一年,我们着眼于温岭特色产业,将“直接认定”与“双贯通”政策引入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条件,形成东部产业区泵与齿轮模块,泽国大溪电机制造模块,松门船舶制造模块,全区域机械制造和制鞋模块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温岭“技术工人奔富浙里‘岭’跑”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是台州市唯一机制创新类试点。2022年,新增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67家,累计等级认定备案企业187家,100%实现双挂钩。全年技能人才培养数为25476人,高技能人才数为12366人,两项数据均创历年新高,居台州第一。“以技提薪”相关做法得到马厉财市长的批示肯定。
助企稳岗扎实有力
这一年,我们积极实施“返、留、扩、缓”等惠企政策。大力实施跨省“驻点招工”行动,累计开展现场招聘活动28场次,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3个,签订劳务合作协议8份,包车接返员工515人,相关做法得到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深度跟踪报道。共免审拨付一次性扩岗补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和稳岗返还资金等助企纾困资金超8000万元,累计为306家企业缓缴社保费4034.18万元,各类稳岗返还资金总量及发放进度均居台州第一。落实来温就业优惠扶持激励政策,发放各项交通等补贴268.36万元。
欠薪处置高效便捷
这一年,我们率先在台州市建立基层人社治理“一科一中心五大员”体系,夯实劳动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的工作基础。2022年一体化处置欠薪纠纷4071起,办结率达96.8%;做出行政处罚21起,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11家,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13个,案件处置率达100%。首创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争议调解委员会,促进劳动纠纷“投诉在一线,解决在内部”,目前已在房产建设、交通建设等领域组建工资争议调解委员会 254 个。温岭根治欠薪做法获《中国劳动保障报》、《浙江人社》报道。
党建引领永葆本色
这一年,我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全力打造“彩绘人社 共富先锋”党建品牌。就业服务处党支部被命名为第二批“温岭市级机关党建示范点”、社保中心党支部成功创建温岭市级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91580工作法”成功入围全市支部工作法展评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