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突破,再突破!温岭这个产业越来越“高精尖”

发布日期:2023-05-25 14:02: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至:

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8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三,5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1200多家企业构建成“整机、功能部件、工量刃具”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民营企业攻占高端装备领域的行业典范;

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在这里,成为全省建设的10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实现台州在省级科创“塔尖重器”零的突破……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以来,贴着“温岭”标签的机床装备产业以厚积薄发之势,一路跨越,一路收获,向中高端迈进。


因为偏见被打“低分”

“一定要做出好产品来”

得益于政策开放,个体、民营经济的涌入,1980年后,温岭的机械零部件生产转型到机床制造,并迅速扩大。

1200多家机床装备企业,体量约占台州全市的四分之三,产值规模超过了300亿元。其中规上企业191家,打造出了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化复合加工中心和精密功能部件等标志性系列产品,电主轴、刀塔、工量刃具等关键部件配套率达90%。这样的产业密集度让温岭在各地机床产业集聚地中脱颖而出,成为了

➥ 工信部第一批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 第一批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试点

➥ 中国工具名城

➥ 全国机械工业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集聚区

……

机床装备产业集群更是被工信部树为民营企业攻占高端装备领域的行业典范。

走进北平机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布阵:一边是国产的北平机床,一边是有纯正德国血统的JOERG机床。

“有一次,我到客户车间,发现他们把北平机床的LOGO抹掉了。一问才知道,他们的客户如果发现用的是国产机床,会压低价格。”董事长虞荣华告诉记者,“其实从加工状态和整体技术水平来说,当时我们的机床和进口机床相比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只因为挂着国产的身份,就被下意识打了“低分”,这样的偏见不只发生在北平机床上,浙江甬岭数控刀具有限公司也曾遭遇。在创立之初,董事长范永廉曾拿着自家的产品在一个小型的展销会上展出。“有两个客户起初和我交流得很好,不仅合作意向很强,还说要回家乡帮我们做宣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得知是温岭企业时,对方直接拒绝了合作。这大大刺激了范永廉,“一定要做出好产品来。

“以前比产值,现在比技术”

深耕细分市场,温岭企业要创新

拼着3年亏损,甬岭数控自主研发出了U钻。“这个产品国外很早就研发出来了,但进口价格要两三千元一支。我们对标进口产品,自主研发出了平价版U钻,将价格降到了百元以下。”范永廉说,产品推出后,得到了市场极好的回馈,直接替代了原先的麻花钻,还成为部分企业的进口替代。“就连国外老牌刀具企业都让我们代工,这足以看出我们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如今,甬岭数控生产的U钻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第一。不单单是甬岭数控,“打破偏见,做精做专”在这些年里早已成为温岭机床装备企业共同的目标。

阮思群是大众精机的董事长,也是温岭市机床装备行业协会会长,在他看来,温岭机床装备产业已经到了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时刻,低端产品难以存活,技术受制于人亦难以存活。想要活下去、活得好,就要走向中高端,走“专精特新”之路。

专注创新发展,深耕细分市场,温岭已经诞生了一批高精尖冠军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省级“隐形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8家、企业研究院6家、院士工作站2家。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9%,全市有8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位列前三,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5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抢占价值链最高点

“要补足短板,不能被卡脖子”

在北平机床,如今,整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率已达90%以上。近年来,每年投入产值的8%用于新产品研发,已成为北平机床的一个惯例。这些布局,剑指“核心技术可控”。

“我们和国际品牌的差距,一个是数控系统,一个就是磨削工艺软件。”虞荣华说,必须补齐这些短板,不能被“卡脖子”。

这个想法在北平机床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五轴联动工具磨床科研任务和省级科研项目,参加了国家2035规划路线图编制讨论工作后,变得更加坚定。

瞄准进口替代,美戈利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共同攻坚“钢轨铣磨车用长寿命铣刀”科技部卡脖子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处于试切阶段。”董事长叶志君说,“我们的产品性能比肩国外先进水平,但成本只有其三分之一。”

温岭企业联合体承担了工信部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补短板项目,完成四类核心制造母机的研制与应用;东部数控的高精密车铣复合机床项目入选省“尖兵”“领雁”计划;力锋刀具的“高性能WC(硬质合金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温岭企业累计获得科技重大专项、首台(套)产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等省级以上创新项目近百个,进一步巩固了本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04

“量身定制”多元化科创平台

温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北平机床的高精度立磨和复合磨床,东部数控的卧式加工中心,深澳机床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杰克机床的凸轮磨、自动量仪和多通道技术……自落户温岭以来,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项目簿上,新合作新订单不断。

华中数控是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国产数控系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在工信部产促中心的牵线下,2021年9月,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温岭成立。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服务链,温岭一方面通过加快研发具有温岭特色的数控系统,攻克数控机床系统进口制约难关,探索构建共性技术和自主可控的中高端零部件供应体系,另一方面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企业“量身定制”产业链供需对接、技术供给、品牌培育等多项服务,辐射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提升。

以此为目标,温岭联合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建设国家级机床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供需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产业链供需对接、“卡脖子”攻关等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

和台州市联建省级数控机床产业大脑,集成母机下单、拼单采集等多项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稳链保效;

全力打造产学研用产业体系,先后引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大、中国工程院等国内顶尖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建成浙江省工量刃具检测与深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内工量刃具技术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量刃具创新综合体等多元化科创平台46家,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就在不久前,获省政府批准,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温岭,成为目前全省建设的10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将聚力突破数控机床领域一批“卡脖子”技术,并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支撑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如今,该项目已列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将在5年后,形成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平台等5项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国产化,辐射带动本地乃至全省数控机床产业高端化。

与此同时,围绕“两城两湖”战略部署,温岭还规划打造机床装备和芯片控制系统两个千亩产业园,进一步厚植机床装备产业根基,期待以更高端的产业集群融入台州“五城联动”,服务国家战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