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29 11:40: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家团队一行进驻箬横镇中学,开展课堂诊断、学科下沉式导师指导。
浙师大课程系张维忠教授、宁波市特级教师郑瑄观摩了学校青年教师金雅婷的初中数学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后,两位专家分别围绕授课教师的课堂表现、理想课堂的应然样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多维分析,给出非常实在的建议和改进策略。张维忠教授提出教学要面向真实的生活情境、初中数学几何课程授课时要注重图形直观、注重培养学生“四能”、注重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问题、学会使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郑瑄老师指出要聚焦相关概念中一致性与差异性的讲解,授课过程中要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自发提出问题,探究发现知识,同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留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青年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浙师大课程系谢群副教授、金华市特级教师孙超群观摩了学校青年教师颜慧瑜的初中科学课《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后,谢群副教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1)科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科学探究的实质,引导学生真正厘清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从“数据”到“证据”再到“结论”的思维跃升(2)授课过程中出现并列相似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学会进阶思维,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探究的空间。孙超群老师则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1)课堂教学要牢牢把握科学核心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2)探究过程中,对于表格设计、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方案撰写及实验电路图设计,要充分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学生知识生成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学生进行生成,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生成,让教学不断走向高阶。
郑瑄还作了《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感知与感悟》的报告讲座。她提出:过往的习得经验会渗透于心的滋养,会潜移默化、不由自主地流露、散发和彰显出来。她建议在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修炼自己。强调教师要善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能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感。
此次活动,是继11月份学校成为中心养正德育基地校之后,中心对箬横镇中开展的第2次驻校指导。依托浙师大专业和资源优势,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教师队伍与教科研建设,实现精专引领,相信在中心专家团队的引领指导下,老师们更加明确课堂质量的提升路径,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