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76M/2023-10165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12-25
- 发布单位: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政务公开的程度,标注着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度。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八八战略”二十周年,温岭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相关要求,聚焦人力社保职能,严格各项政务公开标准落实,以保障民生、便民服务为导向,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着力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抓特色抓亮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现将本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2023年,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中国温岭政务公开栏目共公开信息208条,其中领导信息调整1条,政策文件及政策解读14条,重大行政决策及重点工作信息11条,工作信息83条,行政执法84条,人事信息3条,财政信息12条。
在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门户网站内,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政策文件、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类的信息通告文件。本年度门户网站共主动公开通知公告379条。此外,在新媒体平台,局公众号上主动公开信息278条。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体制机制。为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高效,我局按规定建立并运行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工作机制,成立了一把手任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牵头、协调、具体落实责任;同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协调、督查,并要求各科室高度重视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职责流程,充实人员力量,确保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公开程序。结合人社系统工作实际,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做到按制度公开、按要求公开、按程序公开、按时效公开,严格遵循《条例》中的要求操作,让干部、群众享有知情权、监督权,使信息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加大宣传媒介效果,活化公开形式。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除了浙江政务服务网,局门户网站,加上“温岭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发布会等平台,根据局新闻发言人制度,由新闻发言人负责解释说明,今年共召开各级新闻发布会4场。坚持传统网站与新媒体宣传齐头并进,提升政务新媒体运行效率,不断完善和改进公众号平台的内容,不断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确保更新频率和效果指数,进一步扩大人社政策的知晓率、普惠面,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聚焦重点领域,在“应公开尽公开”上下功夫。做好社会保险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做到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内容全面公开。全年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以案释法10期。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机制,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由政策法规和仲裁科负责,处理、答复由相关科室负责,2023年共接到3起依申请公开,严格按要求予以公开。
(五)优化解读方式,在“多元化”上下功夫。将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同步考虑、同步安排、同步推进。针对人社政策专业性强,百姓解读存在困难的问题,充分考虑群众的阅读习惯,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代替复杂晦涩的专业术语,和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了《关于规范温岭市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程的通知》、《温岭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通知》、《温岭市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计划行动方案》等文件的视频解读,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解读,用活用好身边人和事,切实增强政策宣传的可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以专家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对人社政策进行宣传讲解。
二、存在问题
2023年,我局虽在政务公开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政务公开执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民互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不够,对政务信息的知晓率较低;二是由于平台问题,导致网站后台已经公开,前台却未能显示,政务公开人员未能及时检查,所以出现漏公开现象;三是信息发布的服务便民度和时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4年工作思路
1.强化制度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平台的日常管理,常态化推进信息能力提升,提高对信息的敏锐度和体系感,不断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办法、丰富公开形式,对本单位需要公开的信息定期进行检查、更新,确保所公开的信息及时、准确。
2.着力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围绕“为民服务”这一宗旨,完善政务公开的服务便捷度,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加大社会保障、就业创业、人才政策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开设专栏等进行集中发布,切实提升公开质量和实效,更好地办好群众的民生实事。
3.关注群众需求,重视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公开内容,确保应该公开的内容和群众关心的内容都得到公开;公开政务办理的过程,便于人民群众监督。深度拓展主动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优化信息质量,推动政务公开更好体现为民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