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14 10:27: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近日,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县(市、区)公示名单,我市的泵业入围试点行业。
一、基础条件
(一)温岭泵业产业基础厚实
一是产业区域集聚高,集群竞争优势大。温岭是“中国泵业名城”,是国内最大的泵业产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水泵出口基地”等称号。温岭农业机械排灌用泵产业集群列入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小型水泵产量全球首位,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20%左右,真空泵占全国20%左右。2022年行业规上产值达到148.55亿元。二是龙头企业实力强,中小企业占比高。全市现有泵企业600余家,其中规上134家,中小企业占比99.5%。利欧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微小型水泵制造商,新界泵业是国内农用水泵制造龙头企业,东音泵业是国内深井泵品种最全、出口量最大的企业,大元泵业的屏蔽泵产量全国第一,所生产的屏蔽泵成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三是产业链条配套齐,销售网络覆盖广。温岭是国内泵整机制造产业配套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已集聚各类配套企业1300多家。主要产品有小型潜水泵、螺旋泵、污水泵、自吸泵、微型泵等五大系列500多个品种,远销180多个国家与地区。四是技术创新潜力足,行业话语权高。温岭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评2021、2022年度省级优秀称号。引进浙江省泵与电机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26家泵业服务机构,与清华大学等10家高校院所共建温岭研究院。建立以国家水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为载体的“一站式”平台,线上线下累计服务企业4000多家次。首创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被写入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制定全国首个《泵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空白。
(二)温岭泵业数字化基础扎实
一是数改工作走在前列。2022年,温岭泵业纳入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今年6月,我市印发了《温岭市泵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系统化、批量化推进泵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7月,组织开展泵行业“N+X”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已遴选出10家企业为第一批试点企业。目前10家企业均已开始改造。二是产业大脑赋能高效。泵阀(泵业)产业大脑成功揭榜浙江省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并于2022年正式上线,收录全国企业超6万家、泵业人才2万余人、国内外技术专利2万余项。三是服务供给支撑有力。组织开展了泵行业“N+X”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总包商申报工作,确定了3家总包商。
二、绩效目标
力争到2025年,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150家左右,实现泵行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下企业“愿改尽改”,改造企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打造样本企业10家、试点企业25家,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持续运营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开发场景应用70个以上、采集数据点800个以上。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建平台3个,力争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引进和培育重点数字化服务商10家以上,数字化总承包商3家,开发集成“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和产品20个左右。
三、实施路径
一是精选数字化改造试点企业。计划分两批公开择优遴选试点企业25家左右。二是完善数字化服务商生态。持续引培一批专业数字化服务商。三是凝练数字化应用场景。梳理出销售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等11个共性场景清单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个性场景清单。四是打造数字化改造样本。择优遴选一批成效突出的试点企业为样本企业,拟打造样本企业10家左右,持续迭代开发集成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五是加强应用样本复制推广。2025年12月底前,实现规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下企业“愿改尽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六是探索多样化数字化改造模式。深化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建设,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依托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SaaS化场景应用服务,引导更多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七是创新数改推进机制。形成泵业企业“N+X”数字化工程样本合同,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造监督验收机制,确保项目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