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176M/2023-10083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11-30
- 发布单位: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关于推动人才科创平台能级跃升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潘丹委员:
你在温岭市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人才科创平台能级跃升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的建议》(第202302304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创新人才机制、激活人才存量、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规模不断提升。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深入实施“万人计划”“500精英计划”等系列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重点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度,我市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15家,其中,国家站2家、省站13家;建有台州市创新基地2家。截至目前,全市共入选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人才367人,落地到岗人才237人,其中创业人才135人,创新人才102人,位居台州市第一。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9.31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3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33%。2022年,我市引育各类专技人才1246人,其中初级596人、中级346、高级304人,总人数位居台州市前列。2022年引进大学生16802名。二是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出台了“曙光匠才”评价管理办法,突出技能人才的实际能力、业绩贡献、企业认可以及社会认同,享受房票补助、生活津贴、医疗优待等6方面政策待遇,精准填补了现有技能人才政策无法覆盖的空白领域,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现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2022年技能人才培养数为25046人,高技能人才数为12246人。将“直接认定”与“双贯通”政策引入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条件,形成东部产业区泵与齿轮模块,泽国大溪电机制造模块,松门船舶制造模块,全区域机械制造和制鞋模块的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台州第一技师学院成功摘筹,通过“工学交替”“导师进校”“入企研修”等方式重点培养技师、预备技师、高级工等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级工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21家规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意向协议书,前后开设了“利欧”班、“轩业”班等新型学徒制,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三是人才生态不断优化。聚焦创业企业发展难题,构建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基金资助、产品推荐等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创业生态,助力人才创业企业成长壮大。落实人才各项待遇,给予新引进、新认定的人才安家补贴、生活(租房)补贴、房票补贴、健康体检等待遇。打造人才项目招引一链式服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精准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委员在提案中提到的我市人才凝聚力不强、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委员提出对策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坚持活动引人才,根据产业特点、企业需求,积极办好各类重大招才引智活动,引进一批行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鼓励“以投代招”、以“民资+人才”、以“人才+产业”的模式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业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作用,努力打造以人才建平台、以平台聚人才的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海外科技孵化器、异地研发中心,推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及项目的柔性引进;加强与德国、日本等民间猎头机构合作,努力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强化以赛引才,做好台州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人才创业大赛等赛后人才服务工作,争取一批高层次人才落户温岭。创新人才和技术引进方式,实行柔性引进人才机制,研发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引进采用项目合作方式,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使人才引进更加灵活有效。重视本土高层次人才培育,充分挖掘企业自有的人才资源,培养造就一批一线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相融互动。
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对接产业对口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定向培养和引进技能人才,建立高效稳定的企业人才来源渠道。针对产业人才需求制定特异化合作培养方案,完善智能培养体系,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优化员工进出机制,形成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产业链。加强校地对接,推进与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与温岭的深度合作,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温岭设立分校,加快培养技术人才。深化“扩中提低”改革宗旨,将薪酬分配制度与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挂钩,要求每家备案企业都要构建产业工人技能价值导向的分配机制,特别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推进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引导台州第一技师学院、温岭职业技术学校等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育本土专业人才。开展新一轮“曙光匠才”、“台州技工”、“台州工匠”等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及时兑现技能人才政策待遇;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相关职业工种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结合大赛暨技能人才评选工作,开展以技能人才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快推进青年人才集聚。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发挥《温岭市“百千万”青年人才集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政策红利,强化政策支持,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大学生来企就业。进一步拓展引才活动范围,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实施“智汇台州·百校引才”校园巡回招聘活动,赴全国各省市院校展开百校引才活动;以寒暑假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创新场景体验的系列活动和服务;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推广温岭人才码数字平台,实现政策补贴一键申领、一站通办,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和精度。
四是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提高人才服务质效,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引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联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引才模式,帮助企业定向引进技术人才。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实施人才公共服务“提标赋能”工程,建立覆盖人才创业企业落地、初创、发展、壮大全周期的跟踪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标准,重点加强规上企业和产值上亿企业的培育。完善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部门联动,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创新性、全链条的“一站式”服务。
感谢你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关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