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21 15:09: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认定100项标准为2023年“浙江标准”,其中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卧式车铣复合中心技术条件》(T/WLJC 62-2021)成功上榜,系我市唯一。
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得上“浙江标准”?答案是:我省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中,体现技术创新元素、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共同富裕特征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先进标准。“浙江标准”每两年评定一次,每次评定名额一般不超过100个,且申报评定“浙江标准”的,应为录入“浙江标准在线”平台,或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浙江标准在线”平台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今年是首次评定。
“《卧式车铣复合中心技术条件》(T/WLJC 62-2021)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指标,为我国机床产业水平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因此入选了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团体应用示范项目。”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标准攻克了一般卧式车铣复合中心刚性不足、主轴动平衡和减震性能弱、传动精度低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高刚性高精度Y轴结构设计、电机主轴复合制冷模式设计、面向低碳制造的切削循环系统优化、智能化排屑系统设计和滚珠丝杠固定及预拉技术,并形成了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到验收的全周期指导标准,主要精度指标较ISO标准和GB标准均提高了50%以上。相比普通机床,其刚性提高40%以上,人工成本节省50%左右,可满足航空航天和军工上高刚性高精度的需求,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其多项精度指标均超过国内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卧式车铣复合中心这一细分机床领域标准的空白。
依托该标准,东部数控不仅成功研发出了浙江省首台(套)产品C500K车铣复合数控机床,标准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比增幅达110.32%,在温岭机床装备行业占比提升至10.3%,还进一步推动了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质升级。“尤其是我们的‘一种双主轴机床用减缓共振的阻尼系统’专利技术向精度检验标准转化后,大大减少了双轴径向抖动的频率和振幅及工件加工时间,促进销售额增长了1000余万元。产品定型后的单台售价比进口产品低40%,为相关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制度基础。”东部数控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温岭把“标准强市”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推进全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为主抓手,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从政府主导和市场驱动两端发力,鼓励企业通过标准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成为行业“领跑者”,形成标准引领温岭市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60项、行业标准208项、“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70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行标数量位列台州市第一,主导制定“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数量位列台州市第一。全市累计建立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69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24个。
为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制定工作的政策指引和推进力度,今年,我市还进一步优化了政策,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加快质量提升的若干意见》,除了持续奖励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品字标”标准、行业标准、长三角区域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规范、团体标准的单位,还提高对主导制定“品字标”标准单位的奖励,一次性奖励从原有的20万元提高到了30万元;同时,为推进“浙江标准”标识制度实施,我市还针对被评定为“浙江标准”的单位,新增了每项标准一次性奖励5万元的制度。
就在不久前,我市对2022年度“标准强市”建设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企业进行了奖励,共兑现标准化建设奖励资金1188万元,惠及63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