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教育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人大代表建议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期间第2023B170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11-15 12:02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温教函〔2023〕92号                A

潘霄雨、康湘兰、邱海燕、姚亮、杨剑博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经开区教育质量的建议》(第2023B1701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升温岭经济开发区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局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关注点,为了持续推进经开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教育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不断加大对经开区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教师队伍扎根经开区进行帮扶。这几年,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推动经开区教育质量发展:一是集团化办学,以名校带动新校。特别是太平小学与东部新区小学、市三中和市三中东部校区,集团化学校通过师资下派、融通教育品牌等措施,充分发挥城区名校的辐射效应。目前,市三中东部校区、太平小学东部新区小学校脱颖而出,实现了资源均衡,带动了一批新校腾飞。二是实行“县管校聘”政策。以“消超编、调结构、激活力”为目标,以城区学校和中心镇学校富余教师流向农村缺编学校为主要措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县管校聘。“县管校聘”的执行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之中,从侧面推动全系统的教师流动,为教师缺编、超编学校提供互动环节。三是通过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提升教学的时效性,例如先进的微格教室助推同上一节课,经开区的孩子们能在同一个名师的教授下与城区的孩子互动交流。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关键是人的发展。为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是高质量招聘农村新教师。二是委托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并实施委培生管理专项计划,鼓励他们在校认真学习,做好农村教师生涯规划。三是在农村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辐射名师效应。四是实施职初教师全员培训、考核机制。继续实施新教师培训“4+1”模式,进一步规范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和评优工作,考核结果与新教师的转正定级挂钩,这种“岗位练兵、导师带教、同伴互学、考核促进”四位一体的培训形式极大激发了新教师的学习内驱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教师配置工作永远是教育质量提升的重点,我们将继续做好教师流动工作,以流动促活力。对教师的流动作了相关的规定:教职工流动以县管校聘“消超编、调结构、激活力” 的目标为指导,努力实现学科教师的均衡配置。超编学校应尽力流出一定数量的富余学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不应流出。允许跨校竞聘的学科,一般视作流出学校的富裕学科、流入学校的紧缺学科。为满足超编学校“调结构”的需要,允许超编学校按照“流二进一”的标准,适当调入个别紧缺学科教师。各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让教师流动起来,实有在编教师数超出国家标准编制数(根据在册学生数,按小学1:19、初中1:13.5核定)的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流出人数一般不少于超出数的15%。未超国家标准编制数的学校流出人数须控制在教职工总数的3%以内。并控制进城的人数,要求城区学校进城考指标数控制在国家编制人数的2%以内。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20〕70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53号)文件精神,共同体核心学校至少需选派一位名优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被选派的教师可不随迁人事关系,视作跨校竞聘数。新教师分配后,要求至少在中心校锻炼一年以上,才能到校区任教。各校要创造条件,落实有经验的教师与其结对,帮助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台。根据2022年报数和师生数核算编制规定,太平小学学生数3221人、核编176人,市三中学生数3169人、核编230人,其中东部校区的教师数纳入总校计算,都属于同一个编制单位,在确保东部校区稳定师资基础上,教师的适当调配属于集团化学校内部需要交流。每年年底,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数报编办动态调整学校的教师编制数,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开展下一年度的教师招聘工作。

在每年的教职工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中,我市政策向农村、海岛等地区学校倾向,或说是绑定式支持偏远农村学校。如2022学年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市教育局特别提出,石塘镇、滨海镇和坞根镇的公办学校在按标准核定名额的基础上,可增加推荐1个名额,同时管辖两个及以上校区的农村学校还可增加推荐1个名额,其中市优秀教师人选我们市三中共4个指标、东部校区有2个;太平小学也是如此,东部校区占一半名额。接下来东部新区将纳入2023学年市级先进评选的名额增加范畴。

关于所提职称设置的建议,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已向农村教师倾斜。《温岭市教育局 温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农村教师尤其乡村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农村教师评聘高一级职称的通过率原则上应不低于城镇学校。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对在乡村学校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在评聘高一级职称时应适当倾斜照顾。每年的职称指标下达时都重点关注太平小学及其东区校区、市三中及其东区校区的指标分配数,去年还专门地指向性的给予东部新区任教的教师以及到东部新区支教的教师,市局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支教,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和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市教育局对支教作出新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支教认定程序,建立下乡支教教师职称评审加分制度,对全职支教到一般乡镇学校和偏远地区(坞根、滨海、石塘、东部新区)赋予不同分值,连续支教累计加分,充分保证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支教队伍,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充沛的资源和更强劲的发展力量。

近年来,市教育局每年拨付暑期工程维修经费大约为3500万,其中五大中心镇(松门,新河,大溪,箬横,泽国)安排500万,市教育局占三分之二,五大中心镇占三分之一,其余均由教育局负责经费保障。经开区学校运行经费一般基本按照当年下半年学生人数来安排预算,其中初中教育公用经费每生1200元/年,小学每生1000元/年计算;学前按每生650元/年计算。学校设备添置需求可以在每年预算编制时及时跟教技中心联系对接,纳入局里统筹安排。

根据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市教育局将努力促进经开区内学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继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不断推进我们经开区教育优质发展。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温岭市教育局     联系人:潘林峰

联系电话:8621887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教育局

202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