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13 15:51: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各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加快推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核心及共性技术攻关,根据《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细则》(温科〔2023〕32号)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工业)揭榜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及条件
1、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2、具备必要的科研能力、科研条件和科研投入,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力。
3、项目负责人和研发骨干人员按相关规定实行限项管理。
4、应具有良好科研信用记录。
二、申报流程
1、选择榜单。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按照所列榜单(见附件1),选择有能力攻关的项目,按要求开展揭榜申报。每家企业申请揭榜项目原则上不能超过1项。
2、登录平台。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s://www.zjzwfw.gov.cn →选择页面左上方地区为“台州-温岭”→搜索“县(市、区)级科技计划的评审”→点击“在线办理”→登录账户(新用户需注册)。
3、提交资料。在线填报资料,其中项目名称以“榜单编号”开头,如“01+名称”;项目可行性报告(提纲见附件2)及承诺书(见附件3)以附件形式提交。可行性报告须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创新点、技术路线、研究基础、预期目标和成果等。
三、其他事项
1、揭榜网上申报起止日期为2023年10月13日-11月15日;
2、“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有关政策规定详见《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细则》(附件4)。
联系人:市科技局科技合作科 钟海兵、陈辰,电话:0576-86216494
附件1:《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榜单(工业)》
附件2:《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3:《承诺书》
附件4:《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细则》
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10月13日
附件1:
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榜单(工业)
榜单编号 | 行业 类别 | 榜单名称 | 建议财政 补 助 (万元以内) | 攻关 时限 | 拟安排批次 |
1 | 泵与 电机 | 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研发和示范应用 | 100万元 | 2年 | 2023年第二批 |
2 | 基于RISC-V的自主可控水泵控制核心电路模块研发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3 | 低噪音精密电机轴承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4 | 高压高速泵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5 | 高端 装备 |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激光焊接系统 | 100万元 | 2年 | 2023年第二批 |
6 | 面向动力电池的蓝激光焊洗一体智能柔性工作站研发及产业化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7 | 机床 工具 | 双主轴双刀塔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 100万元 | 2年 | 2023年第二批 |
8 | 插补Y轴车铣复合中心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9 | 汽摩 配件 | 基于压淬技术的高精度薄壁齿圈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 | 100万元 | 2年 | 2023年第二批 |
10 | DHT130插电混动齿轮高阶噪音解决方案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11 | 限位齿轮总成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
12 | 新材料 | 基于钛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不粘技术研究及在炊具中的应用 | 100万元 | 2年 | 2024年第一批 |
榜单1: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研发和示范应用
1、主要研究内容:
(1)水力设计技术研究。开展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基于内部三维流场分析的水力设计技术研究,提高效率。
(2)结构设计技术研究。开展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密封技术研究,设计高速组合密封,提高自吸泵密封性能;开展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内置式控制器;开发高效率直流无刷电机,达到N级绝缘和IP68防护等级的要求。
(3)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产品开发和应用。根据海洋勘探用船舶和潜航器快速深潜和上浮的需求,开发全新轻质高效耐压型潜水自吸泵,并实现应用。
2、绩效目标:
(1)形成基于三维流动分析的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水力设计方法。
(2)建立轻质高效耐压型潜水自吸泵的结构设计方法。
(3)开发出高性能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样泵并实现应用。
(4)技术目标。开发的船用直流潜水自吸泵参数为:直流驱动电压28V,电源功率400W,泵流量20m3/h、扬程3 m、效率53%(包含变频器)、自吸高度6m,深潜100m、电泵耐压1.0Mpa,重量低于7kg,内置式控制器耐压1.0Mpa、功耗小于5%,干转20秒且不烧机。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2:基于RISC-V的自主可控水泵控制核心电路模块研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水泵控制系统处理器芯片设计。分析国内外众多远程监控终端技术方案,设计基于RISC-V处理器核心的水泵控制系统,替代目前在水泵控制系统中主流应用的ARM系列处理器芯片。
(2)水泵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基于水泵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要求,设计硬件单元电路,设计的模块包括:RISC-V处理器核心处理单元、键盘、指示灯管理、通信电路、传感器接口电路、LCD液晶显示、数据参数存储电路、数字量输入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等,并对各个模块进行系统性设计与整合。
(3)水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以32位的5级流水线的RISC-V架构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软件使用C语言编程,具有规范化、可读性、可维性和可继承性。
2、绩效目标:
(1)基于国内自主可控的RISC-V芯片,开发出基于RISC-V的水泵控制模块,在水泵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上实现RISC-V架构芯片对ARM架构芯片的替代。
(2)控制模块采用RISC-V指标,处理器指令集架构RV32IMAFC;5级流水线;典型工作频率>50 MHz;指令cache16KB;数据cache16KB;128个中断源以及一个不可屏蔽中断;支持睡眠与深睡眠模式;支持片上紧耦合的 IP 接口和多条AHB-Lite的总线接口;采用TSMC28工艺,内核面积0.023~0.038mm^2;功耗<18uW/MHz。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3:低噪音精密电机轴承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1、主要研究内容:
(1)提高轴承性能研究。选用适宜材料,提高轴承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优化和控制尺寸精度,降低轴承温升;设计密封圈结构,提高轴承密封性能;优化轴承设计参数,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2)低噪音结构设计研究。采用等应力设计原则,保证球与内圈沟道和球与外圈沟道接触点处的最大接触应力之差最小;合理设计轴承内外沟道,减小σmaxi;采用迷宫式非接触密封设计,降低摩擦力矩。
(3)表面碳氮共渗处理工艺研究。针对轴承选用材料采用氩离子溅射工艺,去除材料表面油污和杂质;研究保温时间和温度对热氧化、渗氮和渗碳等各阶段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保温温度和时间;控制关键参数,提高渗氮/渗碳效果,提升渗层均匀性并降低气体损耗;研究热处理炉内部温度分布,设计温度均布组件和保温层,保障炉内的温度均匀性和温度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提高材料表面硬度。
2、绩效目标:
(1)掌握高碳铬轴承钢真空脱气全淬透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
(2)采用等应力设计原则,降低轴承中球与内外圈沟道接触点的应力和摩擦力矩。
(3)形成轴承材料共渗工艺技术,实现对设备的改造和各工艺流程温度的控制,提升高碳铬轴承钢共渗层厚度和均匀性,提高材料表面硬度,使用寿命提升至1.5倍以上,共渗层深度达0.4-0.7mm。
(4)技术指标。研发电机轴承指标为:温升≤38℃,寿命可靠性试验的质量系数Z´≥1.5,外圈和内圈硬度60-65,旋转精度t(Kia)≤5μm、t(Sia)≤8μm、t(Kea)≤10μm、t(Sea)≤11μm,游隙Gr为0-16μm,振动(加速度)≤45dB,密封防尘性能≤60000个/立方厘米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4:高压高速泵
1、主要研究内容:
(1)高抗汽蚀性能设计技术研究。分析泵内湍流空化流动特性,开展水力设计技术研究,提高高速泵抗汽蚀性能。
(2)低振动噪音转子系统设计技术。开展转子系统精密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研究,降低转子系统不平衡度;开展基于全流场分析的高速泵流体激振和流致噪声研究,提出降低转子振动和噪声的技术措施和结构设计方法。
(3)高压高速泵结构设计研究和样泵开发。重点开展轴承和密封等关键零部件研究,提高轴承工作寿命和密封可靠性;开展轴向力分析计算,提出降低轴向力技术措施;研究过流部件等关键零部件加工工艺,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制造成本。开发转速不低于5000r/min的高速泵样泵并开展试验考核。
2、绩效目标:
(1)建立高速泵高抗汽蚀性能水力设计技术。
(2)突破高压泵低振动噪音转子系统设计技术。
(3)形成较为完善的高压高速泵结构设计技术
(4)技术指标。开发高速离心泵样泵的参数为:转速不低于5000r/min,流量3m³/h, 扬程386m,电机功率小于7.5KW。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5: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激光焊接系统研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开发工业机器人和激光器等设备间的通用接口。使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建立工业机器人和激光器、送丝机、焊接头等设备间的通信,直接对激光器出光功率、频率、占空比,及焊接头光斑位置、大小、送丝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以灵活地调整焊接工艺。
(2)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控制激光的出光功率大小与出光时机。精确控制出光功率大小和时机以确保激光在正确的时间点以适当大小的激光功率进行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规划的焊接路径,将出光功率、时机与机器人运动同步,确保激光焊迹准确,保证焊接质量。
(3)控制激光填丝焊的出丝长度、速度和时机。使焊丝与激光焊接点初始位对准,控制激光的开启和关闭时机与焊丝的供给速度相匹配;焊接过程中根据焊接参数和焊缝要求,控制出丝速度;焊接结束时控制回抽、再送丝时机以防粘丝。
(4)利用激光寻位技术实现在焊接前对焊缝的准确定位,确保焊接位置的精度和一致性。利用激光跟踪技术实时检测焊接过程中的偏移和误差,并提供相应的补偿和校正。
2、绩效目标:
(1)产品目标:研制出一套集成激光器、焊接头、送丝机、激光传感器等设备于一体并与工业机器人协作运行的软硬件集成激光焊接系统。可通过机器人示教器编辑程序指令的方式灵活控制激光焊接参数,如出光功率、频率、占空比、速度、光斑位置、光斑大小等,得到所需焊接工艺参数;提供激光寻位、激光跟踪等功能供用户选配。产品相关技术申请发明专利2件以上,并开展示范应用。
(2)技术指标:激光功率:0-100%;频率:0-5000Hz;占空比:0-100%;最大送丝速度:22m/min;延迟送丝时间:0-9.9秒;提前吹气时间:0-9.9秒;滞后停气时间:0-9.9秒。产品应具备功能:功率缓变功、送丝速度缓变、结束回抽再送丝、出丝寻位、防粘丝、粘丝报警、激光寻位、激光跟踪。通信方式:数字输入/输出、模拟输入/输出、RS-232、以太网等;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6:面向动力电池的蓝激光焊洗一体智能柔性工作站研发
1、主要研究内容
(1)高功率蓝激光超高频摆动焊接系统。开发LD半导体蓝光阵列板条,研制1kW半导体蓝激光器;开发全封闭结构摆动激光焊接头及辅助模块;建立动力电池铝铜高反材料的蓝光焊接工艺数据库。
(2)超高速多阵列扫描清洗系统。设计适用500W脉冲激光器的超高速多阵列扫描清洗头;建立动力电池焊前(油污、浮灰)/焊后(氧化膜)清洗工艺数据库。
(3)机器视觉快速定位及柔性五轴系统。研制运动模组开展搭载焊接头的五轴运动装置,识别跟踪焊缝目标;设计的快速自适应柔性焊接工装兼容不同动力电池部件组对。
(4)焊缝缺陷多源监测系统。开发超声导波相控阵焊缝缺陷定位装置;设计显微成像系统,用于跟踪和测量焊接;开发多源监测系统,结合自适应算法,对加工参数进行在线改进。
(5)工作站集成。将蓝激光光源、摆动焊接头、多阵列扫描清洗头、五轴模块及焊缝缺陷多元检测系统进行集成;开发整机控制,柔性工作站集成装调,并通过动力电池不同部件进行应用验证。
2、绩效目标
(1)产品目标:产品填补高功率蓝激光在动力电池焊接领域的应用空白,解决高反材料熔池深度不均匀和焊接速度慢等问题,实现“冷焊接”。
(2)技术指标:①蓝激光摆动焊接模块:定位精度±0.050mm;激光头抖动幅度<±0.05mm;光束摆动直径5mm,全幅扫描范围±7.5mm;焊接最高速度125mm/s以上;焊接合格率达到95%以上。②MOPA激光高速清洗模块:功率500W,单脉冲能量≥30mj,峰值功率≥250kW;脉宽范围200~350ns,重复频率范围1kHz~400kHz;扫描速度≥50m/s,平台进给速度≥80mm/s。③焊缝缺陷多源检测模块:实时显微成像在线测量放大倍数×20;超声导波相控阵焊缝缺陷在线识别率90%以上;检测重复性 GRR 小于 10%,相关性大于 90%。④高精度五轴运动控制模块:自动测距检测精度不低于 0.01mm;焊接轨迹修正自动定位精度不低于 0.01mm。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7:双主轴双刀塔立式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1、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高档双主轴双刀塔多轴立式车铣复合机床的结构优化和可靠性设计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零件高效高精度车削;研究热误差和空间误差补偿技术,研究双主轴同步同相位控制和多通道协同控制技术,和研究复杂零件的车铣复合CAM编程技术,提升高档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研究高档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检测、远程运维等健康保障技术,实现机床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同轴加工、多边形、滚花等加工工艺的复刀加工,在泵与电机、汽摩配等重点行业进行应用示范。
2、绩效目标:
开发出高档双主轴双刀塔多轴立式车铣复合机床,配国产数控系统,在泵与电机、汽摩配航空、医疗等产业进行应用示范,累计销售不少于100台套;机床X和Z轴移动速度达到30 m/min、X轴最大行程150 mm、Y轴最大行程 190mm、 Z 轴最大行程290mm、对接到轴最大行程750mm;重复定位精度3μm;机床主轴最高转速6000rpm、分度精度0.003°、对接精度0.005mm;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8:高刚性插补Y轴车铣复合中心
1、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高刚性插补Y轴车铣复合中心结构布局与整机方案设计、高动态响应及多轴联动运动控制、整机动静热特性分析及精度建模\支承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等关键共性技术技术,开发多轴插补联动结构、高精度大转矩永磁同步车削电主轴、重心驱动式副主轴、高刚性集成托板一体式动力刀塔等核心零部件,研制出高刚性插补Y轴车铣复合中心,在泵与电机、汽摩配等重点行业进行示范应用并实现产业化。
2、绩效目标: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刚性Y轴车铣复合中心设计平台1套,实现高刚性Y轴车铣复合中心整机方案设计、多轴联动运动设计、整机动静热特性分析、支承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等功能。研制高刚性Y轴车铣复合中心,配国产数控系统,其中X行程:234mm,Y行程:100mm,Z行程:625mm,X-Y-Z定位精度:≤5um, C轴定位精度:≤10",最大加工直径:Φ380mm,最大回转直径;400mm,最大输出转矩286N.m;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授权或受理发明专利5项。高刚性Y轴车铣复合中心在泵与电机、汽摩配等重点行业进行应用,累计生产销售不少于500台套。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9:基于压淬技术的高精度薄壁齿圈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汽车、工程农用机械及齿轮箱的薄壁齿圈,研发其变形控制的高效淬火工艺,保证高精密的同时有效提高使用寿命,以取代氮化和感应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1)结合压淬工艺、材料及磨具进行模拟试验,开发新型压淬磨具,使淬火压力可控,以实现齿圈高效压淬定型。
(2)根据压淬工艺对国产压淬机床进行改造升级,使淬火油高效稳定覆盖产品,减少脱模温度下零件应力变形。配备机器人使生产自动化、规模化,实现设备国产替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研究节圆自定心工装,以车代磨,实现一次装夹硬车两端定位止口,保证同轴度、粗糙度和圆度误差。
2、绩效目标:
(1)原理创新:解决利用国产设备生产高精度薄壁齿圈的工艺问题,开发基于国产压淬机床的多功能变流量技术和高精度模具,打破国外高端制造工艺技术壁垒,为各主机厂提供优质产品;制定高精度薄壁齿圈渗碳淬火畸变控制国产化替代方案,完成核心工艺的模块化应用,掌握多项国产化替代参数指标;研究开发低成本的产业化压淬技术,完成适合规模化、自动化生产高精度薄壁齿圈的压淬技术积累,获得关键指标控制技术,同时实现智能化辅助系统和一站式加工方案。
(2)产品目标:对标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薄壁齿圈(6303190-1826),实现①设备国产化率100%;②薄壁齿圈的精度等级达到DIN9-9-10下交付不良率≤10PPM;③相较行业领先水平齿部精度提高1个等级以上;④降低首次开发周期;⑤相较氮化、感应淬火零件耐磨性提高60%以上,寿命提高50%以上。
(3)研发产品技术参数:齿形精度Fa JIS5级;齿向精度Fβ JIS5级;累积误差Fp JIS6级;圆度误差0.18mm;齿面硬度≥698HV,有效硬化层深0.6-1.0mm。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10:DHT130插电混动齿轮高阶噪音解决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DHT130插电混动变速箱的高阶噪音开展以下研究:
(1)根据ROMAX、kisssoft切削仿真数据和齿轮刚度变化,计算控制传递误差,试验齿形修形数据,消除啮合冲击主阶高频噪音。
(2)根据齿面刚度,计算同时接触线上接触应力分布,通过齿向微观修形,试验接触应力按中大端小,轮换逐步切入减小冲击。
(3)通过切削仿真干涉,计算宏观干涉控制坐标数据,避免高频主阶噪音。
(4)控制金刚滚轮廓形,调整机床主轴、蜗杆砂轮及修整器、砂轮修正参数、磨削参数消除或降低鬼阶至傅里叶系数值0.02。
2、绩效目标:
在电机转速12000rpm、输入扭矩510Nm、速比14.1测试工况下, DHT130插电混动齿轮加速和反拖高阶噪音控制在1m66dB内。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11:限位齿轮总成
1、主要研究内容:
(1)针对薄片齿轮厚度仅4mm且齿底与内孔距离小、加工难度大、易变形的问题,通过改进装夹方式,设计基于全齿包围夹持方式的专用夹具工装,改变切削过程中工件的受力方向,优化切削参数等实现薄片齿轮的精密加工,防止内孔变形,保证内孔和齿的同心度、平行度以及精度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2)开展齿轮快速精密成形工艺研发,基于连续展成法磨削原理对齿轮外齿进行磨齿加工,消除热处理后的变形、提高齿轮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纠正齿轮预加工的各项误差,精度达到5级或更高。
2、绩效目标:
(1)原理创新:通过研究薄片齿轮内孔加工工艺,设计专用工装,解决装夹加工变形和应力变形问题,保证限位齿轮总成的同心度和精度要求,实现传动过程中负荷小、振动小、转速平稳等优势,提升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降噪性和可靠性;研究齿轮外齿的快速精密成形工艺,提升磨齿精度,使齿轮精度达到5级以内,增强限位齿轮总成各处的扭矩传递效率,有效减少汽车行驶时的噪音、振动和零件损耗。
(2)产品目标:解决装夹变形和应力变形问题,保证齿轮齿向公差、齿形公差、同心度等齿轮零件精度要求,从而准确地实现汽车发动机定时开启和关闭相应的进气门和排气门。
(3)研发产品技术参数:硬度40、材料20CrMnTi、同轴度0.02、平行度0.012、齿厚4、齿顶高ø108.7、孔径ø92、齿径ø100、精度5级。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榜单12:基于钛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不粘技术研究及在炊具中的应用
1、主要研究内容:
(1)钛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包括气相沉积法、溅射法、电弧等离子体法等多种制备方法的比较和优化,以提高涂层的性能和制备效率。
(2)物理不粘层的性能测试和优化研究。包括不粘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测试,以及不粘层配方和涂覆工艺的优化研究,以提高不粘层的使用寿命和不粘附性能。。
(3)炊具的设计和性能测试研究。包括炊具的形状、大小、材料等设计参数的优化研究,以及炊具的热传导性、热稳定性、耐用性等性能测试,以确保炊具的使用安全和烹饪效果。。
(4)炊具的不粘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包括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使用测试,评估钛基微纳米复合材料不粘涂层在炊具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劣,以及探究不粘涂层对炊具烹饪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2、绩效目标:
(1)产品目标:将钛基微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不粘技术应用于炊具并实现产业化,提高炊具高温稳定性,使炊具能够在相对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持不粘性能。
(2)技术指标:
涂层成分:主要成分为钛、硅、氮等均为无机物;
涂层厚度:5-35μm;
使用温度:可达400℃;
持久不粘性能:按GB/T32095.2规定方法不低于150万次循环。
3、申报主体:我市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
4、组织方式:竞争性分配
5、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6、攻关时限:2年内
附件2: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三、项目预期目标和成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
四、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五、计划进度安排
六、现有研究基础和条件(企业概况、项目实施基础条件及技术力量)
七、经费预算(总经费、自筹、申请资助额及开支预算)
附件3:
承诺书
一、对本次申请中所提供的资料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二、未剽窃他人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
三、财务数据真实准确,无欺瞒和作假行为,相关附件真实有效;
若发生与上述相违背的事实,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盖章):
法人/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4:
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管理,深化科研项目改革,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使用绩效,根据《温岭市坚持创新制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市委办〔202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是指瞄准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核心技术难题,通过发布揭榜任务开展的竞争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第三条 市科技局负责“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发榜、揭榜、评榜、验榜、奖榜、监榜的具体组织和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发榜
第四条 榜单项目主要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共性、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分为工业类、农业类两类。
第五条 市科技局围绕市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面向相关领域企业、行业专家、主管部门开展需求征集。
第六条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论证确定重点领域,凝练形成目标明确的主攻方向,完成榜单编制。
第七条 榜单经审议通过后公开发布。
第三章 揭榜
第八条 揭榜申请。揭榜主体向市科技局提出揭榜申请,须在申报通知要求的时限内交齐揭榜方案等相关材料。
第九条 揭榜主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应为我市法人单位,具备必要的科研能力、科研条件和科研投入,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力。申报工业类项目的,其依托企业应为具有台州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其它企业;申报农业类项目的,其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1%,种养殖业不做限制。
2.应具有良好科研信用记录,当年申请揭榜项目原则上不能超过1项。
3.项目负责人和研发骨干人员按相关规定实行限项管理。
第十条 揭榜初审。由市科技局相关业务科室对揭榜主体是否满足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榜单的基本要求、相关证明材料及附件是否齐全和符合规范等进行形式审查。初审通过的揭榜主体确定为揭榜竞争主体。
第四章 评榜
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组织对揭榜竞争主体的揭榜方案进行评审,一般包括网络评审、会议评审、立项决策、公示公布等4个基本程序。
(一)网络评审。组织5名技术专家进行网络评审,评审专家主要围绕申报单位和研发团队现有条件和基础、申报项目榜单(指南)契合度、技术先进性、技术路线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合理性,以及项目绩效目标的覆盖度、有效性、合理性和可实现性等对项目进行评分。取每个榜单项目得分前三名的揭榜竞争主体进入会议评审环节。当榜单项目的揭榜竞争主体不超过3家时,按会议评审处置;当榜单项目没有揭榜竞争主体时,该榜单项目自动作废。
(二)会议评审。会议由市科技局主持,评审专家不少于5名,重点围绕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目标要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可行性、技术路线是否切实可行、申报单位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是否具备相应的创新条件和能力、是否具备符合攻关项目自筹经费能力,以及经费预算是否合理等对项目进行论证评分,并对项目实施总经费提出建议。当榜单项目的揭榜主体只有1家时,还需围绕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实施紧迫性进行进一步评价,并形成意见,供立项决策参考。
(三)立项决策。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市科技局会商相关单位,提出中榜单位建议名单,由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四)公示公布。市科技局对审定结果组织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公布中榜单位。
如有必要市科技局可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对不具备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的揭榜竞争主体,取消参与上述评审资格。
第十二条 市科技局与项目中榜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完成指标、执行期限等。
第十三条 项目中榜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按照项目任务书规定足额自筹项目经费,完成项目任务书约定的各项指标。
2.按规定合理归集项目研发费用支出。
3.接受市科技局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规定要求如实提交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4、及时报告项目实施中出现的以下重大事项:
(1)项目完成期限申请延期(延期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的;
(2)在项目攻关期间,购置3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设备的;
(3)在项目攻关期间,项目负责人变更的;
(4)申请验收项目的;
(5)其它重大事项。
5、项目须及时进行项目验榜,对项目实施中产生的科技成果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并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
6、有义务主动接受市科技局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跟踪管理。
第五章 验榜
第十四条 中榜单位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均应进行项目验榜。
第十五条 项目验榜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供的验榜资料是否齐全;
2.任务书约定的研发任务、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3.项目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
4.项目经费到位情况和财政资助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 验榜方式为会议验榜
会议验榜由市科技局主持,采取专家论证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听取项目执行情况介绍、质询等程序,必要时察看现场、观察演示,讨论并形成验榜意见。
第十七条 项目验榜实行专家负责制。组织验榜时应成立专家组,由相关行业技术专家和财务(经济)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验榜专家组成员由市科技局根据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和要求确定。
第十八条 项目验榜专家职责:行业技术专家依据项目任务书和提交的验榜材料对项目的研发内容和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经济(财务)专家依据项目任务书和提交的验榜材料对项目实施中的经费到位情况,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项目验榜专家对被验榜项目的技术内容负有保密责任,对被审查的技术资料,不得擅自使用或对外公开。
第十九条 验榜结论分为验榜合格和不合格。
对照任务书,项目研发全面完成约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且财政科技经费使用合理合规的,可认定为验榜合格。
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验榜不合格:
1.未按合同约定完成研发目标任务约束性指标的,或擅自调整研发目标任务的;
2.财政经费管理使用存在重大问题的;
3.项目未按规定申请验榜,经督促后仍未整改的;
4.项目实施中存在不合格的其他重大问题的。
第二十条 项目验榜程序如下:
1.项目中榜单位在任务书规定完成日期后六个月内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验榜并提供有关材料。
2.市科技局按本章规定组织验榜。
3.通过验榜的项目由市科技局颁发《温岭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榜证书》。
第六章 奖榜
第二十一条 “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资金补助施行总量控制,工业类项目不超过9项,农业类项目不超过3项。每项工业类项目、农业类项目按投入总费用 50% 分别给予最高 100万元、50 万元的补助。
第二十二条 资金补助采用分期拨款的方式,首期补助资金按任务书约定补助金额的30%予以拨付;项目验榜合格后拨付剩余补助资金。
第二十三条 市科技局对中榜项目优先推荐申报上级科技项目。
第七章 监榜
第二十四条 建立全过程嵌入式的监督评估机制。由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发榜、揭榜、评榜、验榜、奖榜等工作中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工作纪律、履职尽责情况等进行监督,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合理合规使用,确保自筹资金足额到位。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和科技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中榜单位因主观不努力等因素导致攻关失败的依规纳入失信记录,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责任人和项目依托单位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项目资助资格、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等措施。
专家在项目论证(评审)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参与项目论证(评审)资格。
第二十五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项目抽查数量不少于20%。对未按要求实施项目或使用经费的,按规定作出限期整改、终止项目实施、收回补助资金等相应处理。
第二十六条 建立资金收回制度。凡有财政资金支持的中榜项目,项目中榜单位必须提供项目审计报告。对于验榜不合格的项目,收回财政结余资金和经审计使用不合规经费,按原拨付渠道予以收回;对于项目实施期限到期或准予延期后仍未申请验榜的项目,全额收回前期补助资金。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中榜项目不得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补助。
第二十八条 与《温岭市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温科〔2018〕28号)有冲突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九条 我市对行业共性技术“揭榜挂帅”研究项目经费补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2023年9月18日起施行,《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实施细则》(温科〔2022〕1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