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公安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治安管理

山海警察|曾钢:忠诚履职铸脊梁 披肝沥胆守正义

发布日期:2023-01-29 18:31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浏览次数:
分享:

人物简介    

曾钢,男,197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温岭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一级警长,多次荣获嘉奖、优秀辖区民警等称号,去年12月刚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04年,曾钢从教育系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扎根基层派出所十八年,干过刑警、做过治安警、当过辖区片警,一直秉持为民执法的理念,以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群众,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务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履行职责。

秉公执法,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自进入公安系统以来,曾钢一直坚守在基层一线,先后在石塘派出所、松门派出所、城东派出所工作,每到一个派出所,都是单位的办案主力和标兵。

十三年的办案经历,经办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的伤害类、侵财型案件。他没有办过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他清楚地认识到,每一起案件都涉及到相应的家庭,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一旦办成冤假错案,就伤害了无辜,放纵了犯罪,毁了美好的家庭,伤害了群众对司法的信任。13年里经过他手的行政案件无一件行政复议与诉讼,刑事案件全部移送起诉。

满怀赤忱,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执法的温暖曾钢来自湖南的农村,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作为人才引进,先是教书育人,后来考进公安,从事的是另一种“教育”,质朴的本性让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忘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在处警、办案、工作的全过程,都用心用情带着温度做事。

一次寒冬腊月,一位喝醉酒的群众掉进积满淤泥的臭水沟,被过路群众发现了报警求助,曾钢出警到现场后不顾冷,不顾脏,毫不犹豫地跳进臭水沟将醉酒群众从黑淤泥里捞出来,弄得自己一身臭污泥。尽管又冷又臭,但挽救了被困群众,温暖了在场的路人。

一位因渔船失事,失去家人又因无力赔偿被法院拍卖房产的阿婆,一直对被拍卖的房产耿耿于怀,多次找承拍人麻烦,三番五次去砸已拍卖房产的玻璃,多次处理均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曾钢接手案件后,将案件双方当事人分开做工作,用心用情去感化阿婆,让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质和后果,自掏腰包帮她赔偿了对方的损失,受害人也理解了阿婆的艰难与悲苦,同意对阿婆谅解,一起看似化解不开的矛盾在自带人性温度的执法下悄然化解。

俯首为牛,让每一位辖区群众获得更多的安全满意曾钢自2017年转岗担任辖区民警,管理辖区内13个村居,常住人口2.3万余人,流动人口1.1万余人,出租房屋2133家,重点企业场所103家,辖区治安要素量大面广,治安形势复杂。

凭借“脚勤”、“嘴勤”、“手勤”“三勤”工作法,曾钢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了辖区方方面面的情况,组建辖区护村队,打造智安小区,加强治安防范宣传,每月一次开展辖区“敲门”行动,对辖区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全面排查。特别是,针对出租房管理这一重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创新,创新完善了“出租房积分制管理”工作法并迅速在全市推广,夯实了辖区治安防范基础,健全了群防群治屏障,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5年来,曾钢参与接处警200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600多起,开展防范宣传300余场次,五年来辖区未发生重大恶性案事件。

普法不辍,让每一个青少年都感受到法治的护佑

曾钢走下三尺讲台,离开曾经勤耕不辍的校园,对学校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穿着警服的“曾老师”,就成了校园的常客。从温岭市淋川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开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就一直成为曾钢心头非常重要的一块工作,箬横高级职业中学、松门中学、太平小学、职业中专、晋岙小学、温岭六中、温岭七中等等各个学校,都留下曾钢宣讲法制的身影,回响着曾钢千叮万嘱的声音。十几年的基层办案经历,一个又一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惨痛案例,更让曾钢认识到学校法制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师范专业的修养和数年的教学经历,使曾钢更懂得如何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真正接受法制教育。

在2017年担任温岭六中的法治副校长以来,每个学期都结合学校最突出的问题做两期以上的法治专题讲座,列举身边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校园及社会各个角落存在的各种不法侵害形式,明白了如何去正确面对和防范,受到了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注重从小播下法律的种子。除了常规的法治讲座,曾钢还组织学生进拘留所进行场景教学,带领学生担任“青少年义警”,参与执法活动,让法可读可感可触。学校之外,菜场街道、田间地头,有群众的地方就是曾钢普法的舞台,出警、办案、执勤,都是普法的进行时,面对群众,侃侃而谈,就是普法的最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