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两城两湖”建设 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1-13 08:56: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字体:[ ]
分享至: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温岭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省仅7家。该基地将聚焦温岭泵与电机等主导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提供高价值专利培育和筛选解决方案,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前沿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温岭主导产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布局和高效益运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截至目前,温岭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专利授权量累计4506件,其中发明专利678件,一批批科技成果陆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温岭经济开发区坚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两大方向,扎实做好“集群智造”和“创新驱动”两篇文章,成为引领温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浙江省五星级小微园区、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园区等荣誉。

利欧泵业、钱江摩托、爱仕达、热刺激光……岁末年初,盘点温岭开发区的年度发展图谱,由大企业担当“链主”、众多企业配套成“串”的工业链条熠熠生辉,托起了“温岭制造”的发展成果。

聚智创新赋能 

实现提质增效“新飞跃”

在爱仕达3号厂不锈钢抛光线上,自主研发的50台机器人取代了人工作业,仅需22秒就能完成一口锅的26道抛光工序。自2021年自主研发的爱仕达未来工厂建成投用以来,工厂使用近500台钱江机器人、1000余条成套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线,通过数字化协同仿真、多源数据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三大基地十几个分厂之间的生产协同。深耕炊具行业40多年的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高达8000多万元。前不久,投资10.12亿元的浙江爱仕达智能装备制造技改项目全面投产,将辐射带动开发区企业从“温岭制造”向“温岭智造”加速转型。

2022年,利欧股份以203.37亿元的营收排名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第358名,连续5年榜上有名。作为温岭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在“机械制造+数字营销”双轮驱动产业格局的推动下,近年来利欧泵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研发安全高效的泵与电机系统,持续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利欧泵业专利发明入选专利领域的国家级最高奖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利欧泵业开展的“泵业智能工厂标准应用试点”入围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利欧泵业上榜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

与爱仕达、利欧泵业同处温岭经济开发区的,还有华中数控、北平机床、甬岭数控等一大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这里已经形成了“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的蓬勃发展局面,成为了极富生机的高科技企业密集地带。区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家。2022年1-11月份,温岭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93.33%。

聚力双招双引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头部企业齐聚温岭经济开发区,或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加大投入,或促成新项目在这里落地。前不久,赛迪顾问发布了《2022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温岭再次在全国1864个县级行政区中脱颖而出,闯入“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榜单,排名第14位。乘势而上,再创新高。截止目前,温岭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已增加到140家,上市企业7家。当下,钱江摩托智造项目、新界泵业未来工厂、北平高端五轴磨床、华中数控高性能系统制造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温岭开发区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投资兴业沃土的背后,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要素在支撑。为推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温岭先后出台了《温岭市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岭市坚持创新制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22年,温岭开发区对北平机床、飞越机电等70家研发强度达标企业发放共计1808.03万元的奖励金。此外,开发区大力推进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改革,探索实施“首违不罚”“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拓展延伸“全程代办”这一服务品牌,让企业在温岭开发区这片沃土上放心发展。

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是海量的事项、环节、办事指南的梳理和流程再造,都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应时而变,因时而新。近年来,温岭开发区瞄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集聚实施精准招商,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引进钱江摩托、华中数控等8个产业项目,出让工业用地1706亩,总投资额达百亿元。落户高端五轴磨床、高端单模激光器及激光医疗设备和高精度精密轴承3个人才项目。这背后离不开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创新策源、研发投入、金融助力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聚能平台建设 

构筑产业发展“新高地”

产业腾飞与时代节奏同频共振,与发展潮流同向而行。温岭开发区作为温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引擎,强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发展壮大“3+2”现代化产业体系,即泵与电机、机床装备、汽摩配三大支柱优势产业,激光电子、新能源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也反哺释放出创新动能。温岭泵与电机产业入选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机床工具产业集群获得“机械工业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集聚区”称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当前温岭开发区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省级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力争成为高档数控机床行业最强大脑。

高端产业集聚、创新热潮涌动,温岭开发区为逐梦者提供了圆梦舞台。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需求,开发区差异化提供多层次、低成本、动态化的产业空间。在温岭经济开发区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里,30多家涉及激光电子、智能制造、精密机械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科创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其中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创业人才项目6家。在占地450亩的机床装备产业园,目前已入驻深奥机床、北平机床等5家数控机床企业,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温岭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路径愈发明晰。当前,温岭正加速建设“两城两湖”,实现从一个跨越走向另一个跨越。位于温岭开发区的龙门湖科创湖区首期先行启动,将以台州临港产业带“精密制造城”和“未来汽车城”为定位,围绕泵与电机、汽摩整车、高端机床、新能源、光电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中试孵化+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从创业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站在新的起点,温岭经济开发区将大力实施项目推进年、双招双引年“两年”活动,在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优化生态链上持续发力。以加快建设“两城两湖”、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为主线,聚焦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