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2022-08-09 11:18: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7月28日,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团队赴我市开展第二批省民生实事工程乡村博物馆验收工作。专家组由浙江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浙江自然博物院工会主席钱周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应巧艳等专家组成。台州市文广旅体局文化遗产处处长陈靖,台州市博物馆馆长劳宇红,温岭市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为利,温岭市文广旅体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张淑凝等陪同。专家组实地走访查看了温岭市第二批提交验收的大溪沈岙村民俗馆、金璇烈士纪念馆、坞根红十三军二师纪念馆、王氏大花灯展示馆、舜浦草编工艺展示馆、石文化博物馆六家乡村博物馆,听取关于乡村博物馆建设的工作情况汇报。
大溪沈岙村民俗馆依托沈岙村斗山书院而建,馆内陈列宋代陶瓷、民国物件、传统的农具、民间生活用品、文革物品等,这些展品有些采集于山野,有些来源于征集,更多来自村民捐赠,从中反映出沈岙村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面貌,是百姓生活智慧凝结与传承的生动体现。该馆全天免费向游客开放,已接待人数达8000多人次。 金璇烈士纪念馆位于温峤镇楼旗村,依托金璇烈士故居而建。基本陈列由“峥嵘岁月、悲壮历程”“旗峰为证、青春不老”“革命旧址、英魂永驻”“并肩作战、功业长存”四个主题组成,展览图文并茂,实物丰富,主要为金璇烈士生前用过的怀表、手电筒、书籍、皮箱、柜子、桌椅等生活用品,还有1927年金璇创办的旗峰小学校铃,国务院颁发的烈士奖状等,全面展示金璇烈士可歌可泣的共产党人一生。该馆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累计接待省内外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1200多批次、10万余人次,是温岭市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热地”。 坞根红十三军二师纪念馆位于温岭市坞根镇红山村西山麓南坡,兴建于1999年,是红十三军二师革命烈士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展陈多件珍贵的历史图片、烈士遗物,并定期播放红二师纪录片《星火耀黎明》,每年吸引各地10多万人员来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王氏大花灯展示馆位于石桥头镇上王村文化礼堂内。馆内有王氏大花灯专题陈列,内置2盏当地村民亲手制作的7米高王氏大花灯、各式小型花灯、五兽灯及十二生肖竹扎作品等民俗实物,系统地诠释了王氏大花灯的历史渊源、形制结构、制作工艺、文化内涵、迎灯习俗及保护传承等内容,为观众全面了解王氏大花打开一扇窗口。该馆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免费向社会开放,可参观、可体验花灯制作,是研学的好去处。 温岭市舜浦草编工艺展示馆位于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内,依托温岭草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而建,有高龙帽苑、美好生活馆、高龙会场、传承创新空间、草编精品陈列馆等场馆。高龙帽苑主题为:探——探秘博物馆,“触摸非遗”了解草帽的前世今生。美好生活馆的主题为:演——演绎生活,“职业体验”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草编帽、包店铺展示及产品销售。高龙会场主题为:秀——通过草帽T台秀及小剧场等现代、流行的方式来秀出百变的草帽样式,百搭的风格。传承创新空间的主题为:创——传承、创新草编技艺,体验草编文化;开展草编寻迹、手编帽体验、帽饰DIY、草帽创意涂鸦等活动。草编精品陈列馆的主题为:观——参观草编精品陈列馆,领略“多彩的草编非遗”,评鉴草编帽、包的款式与多样花色。该馆周二至周日全天候向社会开放。
石文化博物馆位于温岭市长屿硐天景区水云硐内,是国内首个硐穴式的石文化博物馆,建设了序展区、采石遗址历史发展、地质成因、采石技术、用石文化、区域背景六大展区,天然千年古壁画、种类繁多的天然奇石、精巧无比的民间石雕在国内同类馆藏中首屈一指。
专家组对第二批乡村博物馆的选址定位、功能发挥、展陈设计、主题特色等给予肯定,指出其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传承乡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携手乡村共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专家组还对部分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今年,根据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要求,2022年全省将建成第一批400家乡村博物馆,其中温岭共申报乡村博物馆场馆7家,温岭市海洋民俗博物馆已通过第一批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