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需怎么办
【主 持】
传递健康资讯,打造健康生活!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生命与健康》。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是来自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徐小丽医生。徐医生是2020年我市《4—6岁注意力缺陷多动儿童早期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干预疗效研究》科技项目负责人,是解决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专家。今天我们请到徐医生,主要是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儿童注意力缺陷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
欢迎徐医生。
【嘉宾】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
徐医生,我代表家长朋友们跟您吐槽一下家里小孩的各种头疼表现。一、做作业拖拉,要催促他。二、一点风吹草动,就把他吸引走了,忘了自己该干嘛了。三、丢三落四。作业做一半,落一半;水杯、橡皮什么都丢。四、从来不整理,书桌、书包乱糟糟。五、做事情没办法自觉完成,做完一个步骤不提醒他,就会停在那里。孩子们的这些表现让家长们很头疼。徐医生,孩子们的这些表现,仅仅是因为他们还小,不懂事吗?
【嘉宾】
如果孩子上小学了,如果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有你说的那些症状,那我们要怀疑孩子是否存在多动症,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他的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我们以往将多动症分为3个类型:一个是注意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为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容易分心,做事有始无终,日常生活杂乱无章;第二个是多动冲动为主型,主要表现为过度活动,喧闹和急躁;还有一个类型是混合型,既有注意缺陷又有多动冲动的症状。刚刚说的这些比较像第一种类型也就是注意缺陷为主型。
【主持人】
很多家长可能要反驳您了。因为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很专注,比如看电视的时候、玩乐高的时候、看书的时候。怎么会注意缺陷呢?
【嘉宾】
家长认为,既然能够长时间玩游戏,那注意力应该就没问题了。这里呢,我给大家科普下,注意力是分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被动注意是针对感兴趣的事、自然发生的、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加任何努力的注意。比如你很喜欢小狗,对面来了只可爱的小狗,那你的注意力很自然就被吸引了,这就是被动注意。另外一种注意就是主动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大部分的孩子虽然对上课、写作业不感兴趣,但是他知道如果不认真听课,会被老师批评,作业也没法完成,所以他能做到认真地听课,这种就是主动注意。注意缺陷的孩子往往被动注意是没问题的,但他们的主动注意会明显减弱。所以这些孩子玩手机、玩乐高等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是可以的,但对不感兴趣的任务可能连10分钟都坚持不了。
【主持人】
原来这里说的注意力缺陷,是指孩子的主动注意力欠缺。
【嘉宾】
是的。
【主持人】
那这属于儿童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还是属于需要干预和治疗的呢?
【嘉宾】
注意缺陷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正常现象,根据既往文献的研究,大约有30%的多动症患儿随年龄的增长,注意问题、多动等症状会慢慢消失,大约70%左右的孩子,长大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可能表现为工作或开会时容易走神,常常忘记要做事,难以的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等待,影响他的生活,人际关系等。注意缺陷是需要干预和治疗的,而且越早干预愈后会越好。
【主持人】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呢?
【嘉宾】
它病因复杂,目前的研究表明与遗传、神经生物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有研究表明跟母亲怀孕时的精神健康状况、心理压力、吸烟、饮酒这些方面都是密切相关的。和胚胎发育、出生缺氧窒息,出生时低体重可能有关,还有与铅等重金属接触有关。
对大脑发育的研究表明,多动症孩子的大脑额叶发育成熟比同龄儿童落后2、3年左右,大脑额叶主要是与执行功能有关,包括注意、任务管理、工作记忆、计划监控等方面。额叶就像大脑的总司令,今天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候干,都需要它的统一指令,那额叶落后就相当于总司令没有好好工作,大脑就会处于乱糟糟的状态,那这个孩子呈现出来的也是杂乱无章的状态。
【主持人】
是不是除了您刚才说的生理因素、先天因素外,后天,家长养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
【嘉宾】
家庭养育方式本身不会导致孩子出现注意缺陷,但会影响注意缺陷的发展,如果家庭的养育方式是控制型的,暴力型的,孩子经常被羞辱、被惩罚,那孩子更容易出现对立违抗、焦虑、抑郁等并发症,加重他的病情,如果成长环境给予他极大的宽容度,理解孩子的行为是不受控的,给予孩子情感上的鼓励、行为上的支持,这个小朋友在比较有自信、被理解的状况下成长的话,孩子更有可能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过程中注意缺陷就自愈了。
【主持人】
有的家长认为注意力缺陷,孩子年纪大起来,懂事了,就好了。有的家长又会很紧张,感觉孩子有缺陷,给孩子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徐医生,家长朋友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嘉宾】
这是对这个疾病没有客观准确的认识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认为长大了就好了,确定有30%左右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前额叶发育成熟,症状消失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长大了就好了,但仍有70%左右的孩子长大了还没好,而且不管长大了好了还是没好,在他们小的时候,生成的过程中,学业、日常生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受到影响,对孩子造成自卑、对立违抗、焦虑、厌学等身心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并不是说注意力好了,这些就一笔勾销了。另外,第二种家长比较过分紧张,认为注意缺陷听起来非常可能,也怕别人知道了会带有色眼镜看这个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在科学、规范的治疗管理后,大部分孩子的俞后都是不错的。
【主持人】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需不需到专科医生那里去看诊呢?
【嘉宾】
如果孩子不仅在家里做作业拖拉,老师也经常反映孩子在学校上课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坐不住、小动作多,课堂作业难以自觉完成等,而且成绩波动性很大,这段时间有人管,考得好些,没人管他,成绩直线往下往,有这些表现等,建议家长带患儿去专科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
【主持人】
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哪个科室?到了医生那里,医生又会给孩子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嘉宾】
可以带孩子去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科、心理科等科室就诊,在了解孩子病史的基础上,做一些相应的检查
检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程度怎么样,
检查注意力缺陷对孩子的家庭、学业、自我管理、社交上有没有造成影响。
还有一些检查是针对共病筛查的,看一下,这个孩子有没有焦虑、品行障碍等合并存在的疾病。
还有孩子需要做智力评估,看一下孩子的能力怎么样,多动症的孩子的智力一般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那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由于听不懂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注意缺陷引起的。
【主持人】
专业的医生会给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哪些帮助?是不是会从导致儿童注意力缺陷的生理因素和家庭的教养方式两方面入手呢?
【嘉宾】
是的,如果经过评估检查,孩子确实符合多动症中注意缺陷的诊断,并且程度是中度以中度以上,会建议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比如说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只有几分钟,几分钟之后注意力不知不觉地跑掉了,孩子控制不了自己,这一部分是要靠药物治疗的。
除了药物治疗,还需在非药物的治疗,比如父母培训,向家长传达注意缺陷不是孩子的错,是疾病导致的,是可以治疗的,另外还需要培养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孩子的能力,以及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
【主持人】
我们给孩子做评估、做诊断,不是否定孩子,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要正确、积极地面对问题,协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