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工作进度

漫谈饮食里的健康

发布日期:2022-08-31 15:27 信息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

【主持】

传递健康资讯,打造健康生活。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生命与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咱老百姓对于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而是要吃得营养、健康。怎样才能吃得健康,不至于吃出毛病来呢?这里面就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了。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营养师,也是咱们温岭市营养健康指导中心的特邀专家张静芬女士,为大家提供膳食指导,让我们可以吃得更健康。

【主持人】

  张老师好!欢迎您的到来。

【市营养健康指导中心特邀专家 台湾省嘉义市营养师公会理事长 张静芬】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张老师,其实国家营养学会在居民食物选择、身体活动方面是有给出指导意见的。比如今年426日,刚刚发布的第六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个指南是我们国家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也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所以今天我们特意邀请您,来给大家解读一下新版的膳食指南。这个指南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嘉 宾】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今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了 2022年的新版的膳食指南,汇集过去几年来国内外的营养调查和膳食研究的新证据。目标是希望能通过一些建议来帮助民众调整一下饮食结构,为健康的身体打好基础,从合理的饮食与正确的营养认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主持人】

饮食不合理是不是跟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癌症的发生都有关系?

【嘉 宾】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不只是说吃到不卫生,或有害的食物而发生疾病,其中也包含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就例如高血压的人一定是因为吃太多盐吗?糖尿病一定是吃太多糖吗?心脏病是吃太多油吗?得肿瘤是因为不吃蔬菜吗?其实更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的吃动失衡,过度满足对美食的欲望所导致过剩的热量与体脂率,才是罪魁祸首。国内外得研究指出,好的饮食模式,例如“地中海膳食”模式,或者称为得舒饮食:就是高蔬果、少红肉,用好油等等的膳食模式”证实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凤险38%,高血压凤险27%,糖尿病风险20%,结直肠癌风险20%,乳腺癌风险13%。

【主持人】

三高慢病与过剩的热量与体脂率有关,现在肥胖人群越来愈多,应该也是跟饮食,还有身体的活动情况有关系吧?

【嘉 宾】

我们看一下营养调查的数据,自2000年到2018年,男性超重人口从24%上升到37%,女性从27-33%这个数据就告诉我们肥胖的问题以前很严重,现在更严重,同时也发现,自2000年以来,民众生活作息中“静坐”时间大大增加了,从每周的20小时上升到28小时,上升了40%。因此可以肯定饮食和活动量影响体重,所以除了要管住嘴,还要迈开腿。

【主持人】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大吗?

【嘉 宾】

1.首先我们试验一下,上菜市场抱一个大西瓜20斤,走路回来,一定觉得负担重,又累又喘!我们身体多余的体重对心肺以及各个器官都是负担。

2.有研究数据支持,BMI(身体质量指数)每增加5(标准22) 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7%,超重与肥胖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得冠心病的机会增加1.69倍。得2 型糖尿病的风险4.03倍,加乳腺癌12-16% 的发病风险,肥胖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体重的4.0倍,肥胖不是外表形象问题,很多人不在乎,对于健康的影响真得

【主持人】

看来,我们真的要重视饮食和运动。很又必要好好来学习一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为我们提炼出来的8条准则。第一条叫“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这个怎么理解呢?

【嘉 宾】

看膳食宝塔,从第一层为健康打基础。准则1: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  均衡饮食,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避免大鱼大肉,不吃主食)

●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大约2.5-4碗米饭)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主持人】

我们继续来解读,准则2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提醒大家还要适量运动。

【嘉 宾】

准则二  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  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所谓管住嘴,迈开腿,)

●  运动或是锻炼的部分,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 000步,并加强抗阻运动。

●  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3天。(强度上限心跳220-年龄;高强度:达80%)

●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上班族)

运动与活动

疾病风险

有规律中高强度运动

降低痴呆的风险,改善记忆、处理速度、注意力和学习

单次的身体活动

能促进执行功能

久坐每天每增加 1小时

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4%,癌症增加 1%,全因死亡增加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7%

【主持人】

   准则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准则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这两条我们在刚才介绍膳食宝塔时,详细讲过。这里一个强调多吃,一个强调适量,是不是说明目前我国居民普遍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吃得比较少 ,鱼、禽、蛋、肉类吃得有可能超量了?

【嘉 宾】

刚我们提到地中海饮食模式,就是同准则三, 多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核心推荐:

●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钙质高,中国人乳糖不耐症的多,避免空腹时候吃,可以饭后吃)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  经常吃全谷物(粗粮,麸皮膳食纤维)、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主持人】

蔬果、奶类、全谷、大豆被敲小黑板,特别强调了,是不是说明它们对于健康很有益处?

【嘉 宾】


准则四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核心推荐:

●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白肉代替红肉)

●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腌制,熏肉,火腿)

●  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

●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主持人】

准则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少盐少油、控糖,是在提醒我们还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烹饪方式也会影响健康吗?

【嘉 宾】

准则五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核心推荐:

●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  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主持人】

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怎样的烹饪方式有益健康,哪写是对健康有害的烹饪方式?

【嘉 宾】

会烹:保留营养的烹饪方式

高纖高鈣:(全穀營養高纖維,地瓜玉米和紅豆,溫補腸胃又美味)

低鹽少油:(蔬果枸杞可入菜,香菇味美好代鹽,水煮代替炸或煎烤)

多彩多姿:營養加分(藍、紫色:含有豐富花青素、維生素AC等營養素,具抗氧化作用,能降低癌症發生率,以及延緩視力減退、皮膚老化。紅、橙、黃色:有茄紅素、多酚,能保護免疫系统,綠、白色:礦物質、維生素,也有大量的纖維

【主持人】

    以前我们老百姓说烟酒不离家,吸烟、喝酒都变成一种社交礼仪了,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了吸烟、喝酒对健康的危害,我们提倡戒烟限酒。这两点是不是也很重要?

【嘉 宾】

社交礼仪不假,烟酒不离家的健康骗局却很大,自欺欺人又伤害心肺肝肠胃,还有泌尿生殖系统。健康饮酒或以茶代酒也不失礼。

【主持人】

准则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班族,可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平时也可能是咖啡、奶茶代替水。这些习惯是不是都有害健康?

【嘉 宾】

准则六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核心推荐:

●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特别是学童,体重管理的同学)

●  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 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 500ml。(定时喝水,不必等口渴才喝)

●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主持人】

   我们以前拿叫人多喝水这件事来调侃。说男孩子不懂体贴人,只会叫女孩子多喝水。现在看来这个关心方式还是很科学的。

【嘉 宾】

人體水分約占人體重50~60%一半以上,当然重要,儿童的比例更高。生理功能:

1.運輸作用:营养素,药物,排毒

2.調節體溫:

3.參與生化:

4代謝反應:

5.滋潤作用。

6.體液平衡。

【主持人】

准则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这个看标签真的是很多人都需要补的课。怎么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并根据标签来选食物呢?

【嘉 宾】




【主持人】

  准则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这个好理解,就是要注意卫生,不要铺张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嘉 宾】

准则八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是好的饮食品德

核心推荐: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

【主持人】

张老师,刚才我们聊的是男女老少,各个年龄段普通人群都适用的8条准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到,现在肥胖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性早熟的也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也跟孩子的饮食有关系?肥胖和性早熟对孩子的健康会不会有影响?预防孩子肥胖和性早熟,您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家长?

【嘉 宾】

1. 儿童减肥的最好方法既不是吃减肥药,也不是控制饮食,而是运动。 体重控制代替“减肥”,儿童发育中,过度限制饮食恐怕造成生长发育的抑制,运动减脂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首先是安全、有趣味性、价格便宜、而且习惯养成,便于长期坚持一生受用。 生活饮食调整,建议家长辅导孩子严格遵守85210原则(8小时睡眠,5百克蔬果,2小时电脑电视,1小时运动,0糖水分摄取)。 运动和饮食与生活管理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

2. 预防儿童性早熟,

第一、饮食要注重均衡,小孩会学习父母的饮食行为,避免“无肉不欢”等等。

第二、远离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不高,同时还会引发儿童体内激素的失衡,包括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薯片等)、碳酸饮料(可乐、雪碧)等,过度的食用就会造成儿童肥胖与的性早熟问题。

第三、避免过多激素食物。

蜂蜜、银耳、红枣等饮品或补品(比如人参、黄芪、冬虫夏草、蚕蛹、燕窝、旺鸡蛋)儿童不宜摄入过多。避免食用含有雌激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速成鸡、西洋参、蜂王浆、花粉、甲鱼、黄鳝等,另外,盲目服用过量补锌,也有提前儿童性发育的可能。

第四、避免营养过剩,尤其摄入大量甜食、“洋快餐”等高热能、高脂肪食品会导致能量在儿童体内蓄积,转变成多余的脂肪,脂肪细胞瘦素分泌增加,瘦素是人体性发育启动的调节剂,能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释放,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因 此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易发生性早熟。

第五、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水平过低,经常看电视、玩电脑过晚、开灯睡眠,都可能引发儿童长不高,肥胖或性早熟。

第六、避免环境激素。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塑料制品及餐盒等,减少其向环境中释放大量环境激素及对环境的污染;不使用塑料袋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张老师做客我们节目。其实我们听得还意犹未尽,希望能跟您多学习。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先聊到这里。再次感谢您的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