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32346714XT/2022-9124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市监函〔2022〕16号
- 成文日期:
- 2022-06-29
- 发布单位:
- 市市场监管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20222607号提案答复的函
钟佳妤委员:
您在温岭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温岭产业集群打造“国潮工业品新势力”品牌转型建议》(第20222607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打造“国潮工业品”品牌转型的主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品牌强市”战略,围绕泵与电机、机床工具等主导产业,持续加大品牌推介、品牌培育、人才引流力度,助力“温岭制造”打造“国潮工业品新势力”。
(一)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提高“温岭制造”知名度
1.展位分配注重企业品牌力。修订出台广交会展会分配管理办法,品牌展位的评选办法明确境内外商标注册、品牌建设、研发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通行认证等分值占比为57%;一般性展位的国际通行认证、研发创新、境内外商标注册、出口品牌等分值占比为31%。目前,全市共有26家广交会品牌展位企业。
2.宣传推介增强品牌竞争力。依托童鞋产业优势,持续举办中国(温岭)童鞋产业高峰论坛、全国“曙光狮杯”鞋样设计大赛,成功策划“温岭人穿温岭鞋”、“好童鞋温岭造”温岭童鞋区域品牌动车冠名、《北京皮革》杂志专版等区域品牌宣传活动,持续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
(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激发“温岭制造”新动能
1.强化品牌梯度培育。不断健全中国驰名商标、“品字标”品牌、各级出口名牌等梯度培育机制,持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在省内率先开展“品字标”品牌培育试点,现全市已有“品字标”品牌企业40家,获评全省首批“品字标”品牌培育优秀试点市,成功创建全国泵与电机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扎实开展主导产业商标品牌培育、专利质量提升、专利导航等工作,现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突破式增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14家,企业数居台州市第一;省级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等工作成效显著。
2.强化品牌奖励扶持。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强一制造”建设加快质量提升的若干意见》等奖励扶持政策,加大企业品牌培育等奖补力度。如,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的,每件奖励企业400万元;首次获得“品字标”认证的企业,一次性奖励40万元;对“浙江出口名牌”、“台州出口名牌”称号的企业,也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打造“温岭制造”新高地
1.加速青年人才集聚。实施温岭市“百千万”青年人才集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人才年轻化,培育精准化,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优化人才结构。突出温岭籍毕业生、台州高校毕业生两个重点,从学生离开家门、踏入校门之初就跟进招引举措,用心用情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回温留温。
2.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成立并运营市级科技创新产业基金,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有序承接政府部分职能,为初创期、孵化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注重“双创”服务的系统集成,整合省级才创园、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等资源,深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建设,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
二、下阶段打算
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加大品牌建设、产业集聚和人才引育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强工兴市”战略实施,合力助推温岭产业集群实现“国潮工业品新势力”品牌转型。
1.做优做强品牌提升体系。加大中国驰名商标、“品字标”品牌、出口名牌等培育和宣传力度,提升“温岭制造”知名度。深化“产学研金介”合作,结合规上工业企业专利全覆盖行动,大力推进规上工业品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充分发挥泵与电机展览会和工量刃具展览会两个国家级展会影响力,支持品牌企业参与境内外各类展会,全力提升“温岭制造”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2.精准服务推进产业集聚。加大产业链服务、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化水平。强化“互联网+”鞋材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浙江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与市鞋革业商会及鞋业龙头企业强强合作。支持新蓝天等3家企业打造成集研发、设计、样品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外贸公司。支持温岭鞋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开展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研究开发、行业标准培训等综合服务。
3.引育并重加速人才集聚。继续推进温岭市“百千万”青年人才集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政策兑现力度,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打造宽松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加大中青年企业家和“二代企业家”的培养力度,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开拓战略视野和文艺素养,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企业精品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发挥社会团体引领、联系、服务功能,定期组织企业青年人才开展体育文艺和联谊交友活动,帮助人才了解温岭、融入温岭。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质量发展科 联系人:周彩丽
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