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22-07-12 18:39:5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字体:[ ]
分享至: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面对国内外贸易环境变化以及新冠疫情持续反复等多重考验,激发消费活力,全市消费品市场延续增长势头实现平稳运行。

一、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91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较去年四季度回落3.1个百分点,速度高出台州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排名居台州市第二。

(二)城镇乡村共同发展。一季度,从城乡划分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38.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3.99亿元,增长6.3%。城镇市场与乡村市场消费增速基本持平,实现共同发展。

(三)消费形态以商品零售为主导。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实现零售额136.26亿元,在我市消费品市场中保持主导地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8%;餐费收入实现零售额36.6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2%。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限上增速放缓,限下仍占主导。一季度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7.21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较去年四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5%;限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35.70亿元,同比增长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5%,对全市消费品市场起到主导作用。

(二)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疫情的不稳定性,居民消费习惯不断向线上扩展,线上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网络零售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温岭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4.77亿元,同比增长14.8%,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7个百分点;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2.8%,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三)重要商品拉动有力。受成品油上调、国际油价震荡上涨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多次上涨,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提速明显。一季度全市实现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7.24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6.6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6个百分点。汽车消费虽然受到汽车芯片影响较大,但由于油价上升影响,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汽车销售实现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4.43亿元,同比增长8.1%,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吸引力日益增强,零售额增速为447.8%,拉动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9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9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从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发展良好,但由于疫情反复,部分企业受到影响,经营压力加大,经营情况不理想。受交通管控、物流受阻影响销售,部分企业原料进不来,货发不出去,或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量下降导致订单减少,企业遭遇销售挤压。疫情期间,住餐行业由于进店客流减少,婚宴活动受限等原因,营业收入受到影响,同时还需承担多项成本费用支出(房租、工资、防疫物资等)。

(二)中西药品类下滑明显。 由于医保政策及疫情原因,药店停售了感冒、发烧、咳嗽类药品,消费者到店率下降,造成销售明显下降。一季度,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8.3%的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08亿元,同比下降2.5%,下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0.2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缺乏热点带动。当前疫情的不稳定,对我市经济影响仍在持续,商务活动、家庭旅游等消费大幅减少,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从目前情况看,旅游消费仍将长期承压,消费市场上仍无较强的消费热点作为补充。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纾困解难。及时关注企业经营情况,积极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便于平稳度过疫情带来的冲击。

(二)出台刺激消费政策,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抓住重要消费节点,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调动居民消费积极性,提升消费水平;降低消费者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化解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经营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打破经营困境,同时丰富各类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商品消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