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四网四化工作法”,狠抓“外地籍渔船”伏休管理

发布日期:2022-06-06 11:03: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字体:[ ]
分享至:

自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温岭严格按照省、台州市伏休管理统一部署,结合该市工作实际,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工作总方针,在全力做好应休渔船动态监管、非法捕捞严厉打击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伏休管理思路,推行“四网四化工作法”,突出抓好外地籍渔船伏休管理这一“自选动作”,有力杜绝外地籍渔船“管理真空”现象发生,坚决筑牢海上渔船安全管控坚实屏障。


一是织牢网纲,渔船监管立体化。全面落实“定人联船”制度,加大对温岭籍渔船点验、召回力度,实时掌握船位动态变化,并严格执行船舶移位报告制度。对靠泊在辖区渔港码头的外地籍渔船,加大巡查摸排力度和登船检查频次,面对面做好说服劝返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智慧渔港系统,发挥好“线上+线下”联动作用,全力构建“实时发现、执法跟进、精准打击”闭环管理机制,双轨齐下、法理并施,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二是织密网兜,海陆巡查网格化。新晋人员全部下沉一线,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并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以“翻箱倒柜、见底清零”的姿态和“不见成效、绝不收兵”的决心,每日不间断对港口、码头开展一线排查,倒逼外地籍渔船回船籍港伏休。同时以镇为单位,落实海上巡查管辖责任,要求各渔业镇对海上包干区执法监管进行常态化巡查,对外地籍渔船违规伏休行为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全力维护正常伏休秩序。

三是织细网眼,联合执法常态化。精心组织“春雷行动”“雷霆行动”联合执法行动和交叉执法检查行动,对外地籍渔船违规伏休行为实行零容忍、露头就打。联合公安、海事、港航等部门,通过包干巡查、封港设卡、联合执法、宣传告知、致函劝返等方式,严厉查处外地籍渔船违规伏休行为,在渔区引起不小震慑。截至5月31日,共组织各类联合执法检查27次,查处涉嫌违规的外地籍渔船16艘,其中立案查处5艘,现场整改7艘,限期整改4艘。

四是织紧网底,维保责任捆绑化。多次召集辖区内船舶修造企业召开座谈会,明确伏休期间渔船维修保养工作要求。对外地籍渔船未办理异地伏休委托证明或未经本地渔政部门同意,擅自在温岭辖区内开展异地伏休上排保养的渔船,一律不予承接,同时要求船舶修造企业做好维修保养台账记录,随时备查。适时发布《关于严禁渔船在港内违规从事维修保养的通知》,对在港内进行电焊、喷砂、油漆等修船行为的渔船(包括外地籍渔船)一律扣押船舶证书,被查处1次的,在伏休开捕后停航3日;被查处2次的,在伏休开捕后停航7日;查处3次的,在伏休开捕后停航15日;对无证从事电焊修船行为的人员,交由相关部门跟进处理;对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引发火灾的人员,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并对该船在伏休开捕后停航15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