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6788/2022-945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12-07
- 发布单位:
- 市科技局
市科技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温岭市政务公开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创新制胜”要求,不断提升科技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年来,市科技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7条。现将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做好主动公开信息,全面公开办事流程
一是规范公开财政资金信息。按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接受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群体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和“三公”经费使用透明度。2022年度公开财政信息5条。
二是主动公开重点领域科信息。抓好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政策、资金补助等重点信息公开。今年发布《关于2022年度温岭市“揭榜挂帅”重点研发项目拟中榜单位及补助经费的公示》等18条,发布《温岭市科学技术局 温岭市财政局关于下达 2021年新认定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奖励等经费的公示》等政策兑现补助14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如今共抽取当年度备案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抽取33家,未发现开展本次抽查涉及的企业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监督结果已在政务服务网上及时公开。
三是及时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根据建议提案办理有关规定,按照“先审查、后公开,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公开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回复。今年公开提议案共5件。
四是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及时公布。涉及重大决策、政策制定等重大事项,按照均主动在局网站、政务公开专栏面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稿,征集公众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全年向社会征集重大决策意见1件,公布重大决策事项目录2件。
二、建好公开平台,做好解读回应。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政府网站内容建设和信息发布审核,把好政治关、政策关,防止公开的信息失实、失信。拓宽宣传渠道,积极邀请今日科技、台州电视台、温岭日报、温岭发布等媒体宣传报道科技创新工作等,并通过网站、上级公众号发布,扩大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全年在政务公开平台主动公开信息217条,依托各类媒体发布各类宣传50余篇。
二是抓好政策解读。重点围绕局中心工作,全面公开、精准解读科技创新领域重要政策措施、法规规章做到“同步发、双关联”,运用简明问答、图示解读等方式,提高解读实效,形成部门文件、意见征集、意见反馈、政策解读的闭环。今年发布《一图读懂温岭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 》、《【图文解读】《台州·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扶持实施办法(修订)》政策解读 》等科技惠企政策解读3项,召开新闻发布会4次,力求讲明政策内涵,让群众“看得懂、愿意看”,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对政策制度的知晓度。
三是抓好舆情引导。进一步强化政务舆情回应意识,加强与宣传、网信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重大舆情会商、快速反应、协调联动,落实掌握舆情回应的主体责任,提高回应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在线咨询、民意征集等渠道作用,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
三、加强组织保障,确保政务公开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及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履行职责,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制定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工作制度。
二是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查、保密事项复核、政务信息员发布、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内容安全准确、信息发布及时不延误。
三是强化监督保障。以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为着力点,结合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结果,认真开展政务公开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及时整改信息发布不及时等各类问题,不断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和便民性,以公开推进工作落实、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二、存在问题
我局不断巩固工作基础,规范日常管理,政务公开工作有序推进,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解读回应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形式较为单一,局限于图文解读和新闻发布会,宣传力度有限。二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宣传和培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需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公开的意识和水平,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准确、及时、规范。
三、2023年思路
2023年,我局将围绕市工作要点继续落实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进一步完加大网上公开力度。重点围绕科技创新政策及其他重点领域事项,加强和改进政策发布解读回应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
二是完善政务公开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制度规范建设,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进一步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各项公开制度和上级政务公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提高政务公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信息发布的质量。
四是强化监督保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规范公开内容,加大信息发布审核力度,完善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便民的高质量政务公开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