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工作进度

秋季养生有学问

发布日期:2022-12-06 16:59 信息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

【主持人开场】

传递健康资讯,打造健康生活。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生命与健康》。金秋季节天高云淡,桂花飘香,有人就很喜欢这样的季节,觉得秋高气爽,十分舒服。但也有人特别怕秋天。因为秋燥。哪哪都燥,皮肤干、嘴巴干、鼻炎发作等等。不要着急,咱们的祖先总结了许多顺应季节的养生方法。让我们欢迎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来自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主治中医师金斌。请金医师带大家来了解中医秋季养生的智慧。

【主持人】

金医师好!

【金大夫】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金医师,治病不如防病,这是咱们中医非常强调的一个理念,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那顺应季节养生,是不是能达到防病的目的呢?

【金大夫】

是的。秋天的气候,它是逐渐演变的过程,它从夏天的酷热,向冬季的寒冷转变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在这个季节,邪气比较多,这其中燥、风邪占多,人也容易发生相应一些疾病,这个时候养生就比较重要,我们顺势而为,疾病发生也会少一些。

【主持人】

那么我们秋季养生,首先要注意什么呢?

【金大夫】

《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就讲到秋季应该“使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简单讲就是我们要顺应秋天养生的特点。这里的养收之道就是讲的养生。我们人的一生当中,着重养的是阳气,春天养阳的生,夏天养阳的长,秋天把养的阳气再收回来,冬天才能藏起来过冬,来年也可以用。不这样的话,会伤肺,一到冬天就出现大便不成形,为什么呢,秋天阳气藏少了,就跟煮饭一样,米放进去,水放进去,生火做饭,米跟水都合适,阳气就跟煮米的火一样,火不旺,那不是饭做不熟嘛,所以出来的水是水,米是米。

【主持人】

所以秋天我们要收敛好阳气。那阳气究竟是什么呢?它对健康有多重要?

【金大夫】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就像一辆的汽油一样,没了阳气就开不动了。

【主持人】

开不动了,那会不会感觉人没力气,人很累?阳气不足会有什么症状呢?

【金大夫】

 

 

【主持人】

     收敛好阳气,平时生活里要注意什么呢?

【金大夫】

     秋天要收,精神、情绪方面顺势而为就应该尽可能的不争,不怒,不张扬。把情绪收一收,你这个时候外放了,放的都是阳气啊,阳气一少,冬天就不可藏了,问题就来了。你看都说现在是个很浮躁的社会,不管是网络上还是马路上,很多键盘侠,路怒症很多。心态不好,太浮躁。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也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鸡毛蒜皮的事情,非得琢磨出道理来,不要专那个牛角尖。

【主持人】

也就是说,我们养生不能光养身,身体的身,还要养心、养神,这样才能收敛住人体的阳气。那秋季助养阳气,饮食起居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金大夫】

早卧早起的同时,饮食上要“少辛多酸”。常吃番茄、柠檬、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此外,还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银耳、山药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之品以及油炸食物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

【主持人】

    您能不能再教大家一些助养阳气的小方法?

【金大夫】

晒太阳:是最为简单的一个补阳气的方法。

泡澡:泡澡也是养阳气的一个简单方法

 

【主持人】

金医师,您在开头就跟我们提到,秋天的特点是邪气较多,其中燥、风邪占多。这个燥,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皮肤干燥、瘙痒,喉咙干等。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燥的问题呢?

【金大夫】(此处会插入图片)

   中医讲的我们的五脏,和自然界的五行,四季都是相对应的,秋天对应的肺。中医讲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它喜欢湿润的环境,不喜欢太干,秋天带的最多的就是燥邪,肺讨厌它,那不是最受伤嘛。

另外这里的伤肺不单单是两个肺脏哦,中医的肺它包括肺,气管,支气管,鼻腔这一条路都属于中医的肺。肺出问题了,那这条路都有可能出现症状,比如鼻炎,咳嗽,咽干。

还有中医讲肺主皮毛,皮肤也出问题,皮肤干,皮炎,瘙痒也出来了。

刚才说的大便为什么不成形呢,中医也讲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里面的藏象学说的内容。肺与大肠同属于五行中的金,肺属于五脏,大肠属于六腑,它们俩关系很密切,打个比方:肺相当于一个助推器,能让大肠功能顺畅,助推器失调了,大肠功能也跟着失调,排便问题就随之而来。

【主持人】

   古人真有智慧,人生活在大自然中,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养生,才恰当好处。那我们怎么来润燥呢?

【金大夫】

     今天我带了些东西来,大家看一下。

【主持人】

     面膜、润肤乳、加湿器这个肯定是用来滋润皮肤的。但很多男性朋友,可能没有敷面膜、涂润肤乳的习惯,其实是有必要的,是吗?

【金大夫】

    男人女人都一样,面膜、润肤乳包括加湿器,还有很多保湿的产品,其实都是外在的滋润我们人体表面的干燥。现在不是提倡做个精致的男人嘛,所以从养生方面来讲,得向咱们女同胞看齐。

【主持人】

 那除了外用,应该也有内服吧?我看您还带了些药材来,都有些什么呢?都是用来润燥的吗?

【金大夫】

是的,大家可能都认识,(展示物品)

梨皮(清热润肺、降火生津)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银耳(滋补生津,润肺养胃)

贝母(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冰糖(养阴生津 润肺止咳)

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主持人】

其实您带的这些药材,也是食材。咱们中医讲药食同源。那我们怎么使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药材的作用呢?

【金大夫】

   对的,这些都可以直接吃的,也可以泡水喝,还可以搭配做菜,煎药,煲汤都可以。 可以每样取3-5g,放锅里或者养生壶里煮上5分钟。泡水喝的话可以,热水冲泡,喝到没味道就可以了。

  另外泡水的时候可以加些酸梅,比如青梅,酸酸甜甜的很好喝,中医讲酸甘化阴,就是指酸性中药和甘性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滋阴养血、生津补液的作用

注意一下,燥邪,有分温燥、凉燥之分,跟老百姓常说的凉性热性一样,燥邪也分凉性,温性,这个就比较专业了。一般来说中秋之前温燥多见,因为它属于我们说的秋老虎阶段,夏季的暑热还未完全过去,这个时候燥邪带着热性过来。

中秋之后凉燥就多见了,我们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嘛,越到后面越冷。如果中秋后的,或者自己觉得胃有些凉的,吃梨都觉得受不的,那可能属于燥邪中的凉燥,梨和贝母就不放了,那可以适当放些 大枣、 生姜、甘草,这三味药能温性药物,又能散寒,还能调和营。也可以加些性温的紫苏。润肺生津的同时,也能温肺散寒。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可以用这些药材来泡水喝,这让我想起了茶。有很多人是有喝茶的习惯的,那秋季适不适合多喝茶呢?如果合适的话,哪些茶叶是适合秋季喝的呢?

【金大夫】

平时可以喝青茶,不寒不热,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既能清除夏天身体内的余热,又能恢复身体津液。

【主持人】

   今天听您介绍了这么多秋季养生的学问。内心对古人的智慧充满了敬佩。古人非常讲究人要顺应自然变化,达到内外和谐。也收获了很多秋季养生的方法,比如早睡早起,收敛情绪以养阳气,滋阴润肺以御燥邪。再次感谢您的耐心解答。

【主持人结尾】

     也非常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您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