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打造“家门口”创就业应用场景开启巾帼共富快车
聚焦破解家庭妇女就业难、农村女性创业难等问题,市妇联紧抓数字化改革风口,在全省率先打造“巾帼共富”应用,后整合台州市妇联、天台县妇联资源优势,迭代升级“家门口”创就业数字化应用。该应用集求职、招聘、创业、提升、护航为一体,于2022年1月上线并在全省推广,被列入省级统建应用,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一本账S2,截至目前,共有注册用户数4.4万人,为女性就近、灵活、便捷创就业提供各类服务8万余次。相关成果在《中国改革报》《中国妇女报》等刊发,受省委黄建发书记批示肯定。
一、打通信息孤岛,构建数据供需一张网
一是横纵互联,形成多元协同网络。通过拆解V型图,确定“四横四纵”系统架构图,横向统筹人社、农水、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12个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3级,多跨协同浙里创业就业、摊省心、浙江解纷码、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在线法律咨询等8个数字应用,形成就业、创业、招聘、提升、护航5个重点模块,7个数据库的总体布局。
二是信息匹配,集成资源供需两库。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四必访和巾帼网格联系制,通过帮助闲置女性劳动力及家庭成员登录填写“创就聘”调查问卷,实时掌握家庭收入、培训创业、就业用工等意向信息,重点形成闲置女性劳动力及用工招聘岗位2个信息库,并指导对接平台相应功能,按需提供服务。平台当前入库求职女性3796人,用工岗位2326个。
三是齐抓共管,配套制度评价体系。梳理完善女性创就业帮扶机制,相继谋划出台《巾帼共富创就业一件事工作机制》《“巾帼金服”金融扶持方案》《女性就业信用评价风险防控制度》《巾帼创超市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其中“巾帼共富创就业一件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女性创就业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体系”被写入全省一本账S1。
二、重塑就业生态,实现多跨场景一体化
一是一站式培训高效提升技能。集成部门培训资源,对电商直播、美食制作、美丽庭院等6类适合女性家门口创就业及市场热需岗位的培训课程进行归类发布。综合视频培训、技能大比武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发动女性充分参与,并联合相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切实提升女性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今年以来,提供线上技能培训视频218期,线下培训女性4187人次。
二是一揽子类目精准匹配岗位。该场景划分全职、兼职、实习三种用工形式,集合农(渔)家乐、家政服务、来料加工、水产加工、农业种养等20余类灵活就业行业以及70余种就业岗位。根据女性自身技能特长、属地远近、薪资水平等要求以及企业(雇主)用工需求,描绘求职画像与岗位画像,以实时数据同步匹配求职、招聘两端。截至目前,温岭市已有1190余位女性实现再就业。
三是一条龙服务畅通创业渠道。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女性,提供创业咨询、一键审批、申请资金场地、创业推广、项目对接等配套服务。挖掘一批可利用的闲置房屋、摊位(街区)建立巾帼集市,对接浙里办“摊有序”,以低价或零月租方式供有技能、有意向的女性创业者集中销售。提供巾帼创超市一网展示及主播带货等产品推广服务,以集聚效应促进项目实现滚雪球式成长。截至目前,巾帼创超市已上架项目产品26类216个。入驻带货主播93人,助销356批次,金额达800万元。共为164名初创女性40个创业项目提供一键审批服务。
三、延伸服务触角,打造法治保障一条链
一是一屏指引,加强政策支持保障。为创就业女性提供灵活就业、技能提升、生育补助金申领等各项政策查询与申办的助力;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处理、低收入农户帮扶等政策兑现;为女大学生推送高校毕业生社保、就业、临时补助申领及招聘会信息;为企业宣传《温岭市精准惠企助企纾困56条》等相关政策。
二是一网导航,提高政策兑现速度。全面加强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的指导服务,尤其是疫情期间工资支付、休息休假、性别歧视等劳动权益维护的政策解读和司法解读;依法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对权益受到隐形侵害的困难家庭妇女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障女性创就业权益。
三是一键直达,优化助创服务水平。开通12338维权热线,线上链接“浙里解纷”一键咨询;线下调集“和合”家事调解室、市矛盾调解中心、镇街劳动保障所等精干人员,组建巾帼创就业纠纷调解团,从心理关爱、法律咨询、部门协调等方面,共同为女性无忧创就业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共处理相关维权调解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