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1-28 09:05: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发布
1月24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关注温岭机床装备产业。
“我们的机床就是由自家机床生产的。”
温岭北平机床的车间内,董事长虞荣华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机床“工业母机”的特征。
机床装备是温岭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之一,最近5年一直保持15%以上增速,2021年1—11月份规上企业产值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37.7%。
突破“卡脖子”技术,跃升产业链中高端。2021年,温岭机床装备产业大事、喜事不断——国家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供需平台落户、数控机床产业大脑落地、台州市产业扶持政策10条出台……
1月6日,温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群入选浙江首批“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放眼全国,“温岭板块”异军突起,正成为我国两大民营机床装备集聚区之一……
“我们专注于孔加工,生产的U型钻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浙江甬岭数控刀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廉说。
钻头、刀具被称为机床的牙齿,依托全国规模最大的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温岭的工量刃具制造应运而生。
“由于价格太贵,以前工厂很少用U型钻。”二次创业时,范永廉瞄准了U型钻。
经历了连续3年亏损,当“用得起的U型钻”问世后,市场为之惊讶——甬岭将国外品牌三四千元的U型钻,降到了100元以下。
“U型钻效率高、使用简单,我们的产品直接替代了原先的麻花钻市场。”此外,甬岭还研发出媲美进口产品的中高端U型钻。
随着新厂区投运,甬岭每月钻头产能将达到50万支,预估年产值2.5亿元,剑指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U型钻生产研发企业。
“数控机床+工量刃具”形成了温岭机床装备产业的鲜明特色。
温岭的机床装备产业有30多年历史,但快速发展却是近十年,尤其是在2017年之后。
2014年,温岭市机床装备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201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从2016年开始,温岭扎实开展团体标准建设,共发布72项团体标准(其中列入国家行业标准5项),有21个项目获得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示范。东部数控、北平机床、大众精机等11家企业成功申报“品字标浙江制造”。
目前,温岭机床装备产业集群拥有120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开发国家级首台(套)产品1个、省级首台(套)产品6个;企业商标拥有率达98%;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215亿元,2021年预计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仅用20天时间就开发出两款口罩机,两年前,疫情让北平机床意外出圈。
北平机床的本行是“智能磨削专家”,五轴联动数控磨床是其主打产品,单台机床售价最高可达200万元以上。
“五轴联动”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入场券,西方国家一直将“五轴联动”机床作为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
海外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聘请海外工程师、与科研院校合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北平机床先进磨削技术与欧洲保持同步,实现了数控磨床“进口替代”。2021年,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床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五”期间,我国在沈阳、大连、济南等地构建起由18家重点国企构成的机床工业体系,行业内形象地称之为“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曾经辉煌,如今却陷入普遍亏损的泥潭。
目前,全球机床企业前十名,全部被欧美、日本企业占据,与之对应的是,中国高档数控机床90%以上依靠进口。
加速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短板。在“高端依赖进口、中低端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下,从经济型产品起家、靠性价比取胜的温岭机床装备产业要更上一层楼,也必须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进军中高端,实现“进口替代”。
在温岭特色的数控刀具上,上优刀具的高速干切齿轮滚刀可替代世界顶级企业的进口刀具,甬岭数控的微调精镗刀在刚性上超过日韩的同类产品……
在技术更为复杂的数控车床上,温岭机床装备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出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技术。
“精密刀具五轴磨削柔性制造单元的研制与示范应用”“钢轨铣磨车用长寿命铣刀”……这些国产机床“从0到1”的技术,在温岭“智造”中逐步实现了“自主可控”。
“台州年产10万台机床,应当有5000台中档机床、1000台高档机床。”
2021年7月,“科创中国”机床装备发展战略论坛在台州召开,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对台州机床装备产业提出——“巩固经济型机床优势、占领中档机床市场、抢夺高档机床制高点”的殷切希望。
从引进模仿到集成创新,从经济型迈向中高端,挑战巨大!
数控化时代,机床产业呈现高度分工的态势,数控系统、机床主体制造、关键零部件等逐步分离,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环节落后,都将影响机床产业的高端化进程。
温岭拥有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的市场优势,并建立起“主机、零部件、工装夹具、刀量具”完整的产业链,但短板也很明显——缺高端人才、缺核心技术。
补齐短板、提升能级,温岭机床装备产业在“拉长产业链、建强创新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上”发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2021年,工信部与温岭市共建的机床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供需平台落地。全面对接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源,进行行业共性问题攻关;获得国家重点项目、人才引育等资源支持……辐射带动产业整体提升。
根据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数控系统是温岭机床装备产业的薄弱环节。2021年,温岭引进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和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与机床企业合作开展高性能数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全面提升区域数控机床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
温岭还建立了浙江工量刃具创新综合体、温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元化的产学研平台。
东部数控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数控机床制造企业,2021年产值预计达6.5亿元,发展速度惊人。
“我们的客户很多是台州制造企业,当前机床装备正迎来新一轮更换周期,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总经理赵小刚说,“对标行业龙头——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马扎克机床,我们在一路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