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021213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9-09 16:06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周航辉委员:

您在温岭市政协第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建议》(第20212135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7年,“田园综合体”作为新型乡村产业发展形式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我市编制完成《南部湾区旅游总体规划》,主要涉及城南、石桥头、箬横、松门等镇,意向在规划范围引入“新田园主义”和海洋经济、休闲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理念,结合现代旅游发展新趋势,把规划区建设成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导,以田园旅游度假、渔乡风情体验为核心吸引的休闲度假公园。2019年底编制完成《温岭西部山地旅游规划》,规划范围南濒乐清湾,西北以上保山、峨嵋山山脊线为界,涉及帽岭村、山合村等14个行政村,规划梳理了我市西部山地及田园旅游资源,分析了我市西部山地区块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节点项目设计包装,为我市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提出了新方向。近年来,我市依托当地乡村产业优势,深挖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探索发展融精品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美丽田园综合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箬横七彩农园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城南后岭花开综合体项目等。

一、 实施情况

七彩农园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总面积10105亩,总投资6955万元。项目以箬横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基村为中枢,连接白峰山村、凤山村和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形成“二环三区五村一园”的总体布局,重点打造蘑菇庄园创意农业园区、有机草莓循环农业园区、农业非遗文创产业园区以及新基村--蘑菇文化村、前九份村--农业非遗文化村、西浦村--循环农业有机果蔬村、凤山村--枇杷文化村、白峰山村--释道文化康养度假村、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等。目前,项目已完成85%左右。

后岭花开田园综合体项目由温岭市绿盛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总占地面积约5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约300亩,二期约200亩。项目涉及后岭村、彭下村、寨门村等5个村,累计滚动投资2亿元。项目以传统文化为魂,以中式园林、花海为依托,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婚纱摄影、青少年拓展训练、儿童娱乐于一体的“产村融合”田园综合体项目。2020年5月1日,后岭花开正式开园运营。

与此同时,我市全面推进全市村庄景区化建设,激活村庄发展功能,目前已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创建了73个A级景区村庄。今年,将继续安排1750万元用于A级景区村庄创建补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二、建设成效

1.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七彩农园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中的花卉基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蘑菇基地等创意农业进一步美化了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后岭花开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后,后岭村成功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有效促进产业融合。七彩农园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将加快促进箬横镇的特色农业发展,120多户蘑菇种植户将直接受益,蘑菇基地的工厂化改造将大大提升农业的品牌效应,完善产业链条,带动周边村镇联动发展。后岭花开田园综合体项目带来了配套产业的发展,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业态逐步兴起。

3.加快壮大村级经济。七彩农园美丽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实现土地流转1000亩,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0余人。后岭村原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在引进后岭花开田园综合体项目后,通过“产村融合”,由“薄弱村”转变为“富民村”。依托综合体建设,村里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供应链式服务,形成板块效应,实现了增收致富。

三、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市每年安排150万元预算用于综合体的建设,并对综合体内农业产业提升项目进行补助,建设所在地政府也安排了适当预算用于综合体内相关建设补助。

四、下步计划

根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市将“田园综合体”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及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按照规划,我们将重点通过东部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一轴·两横·四纵·五区”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从点上创建到面上覆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东部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划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位于滨海镇原东片农场,总面积8530亩;“辐射区”为周边温岭市东部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东部新区农业用地,面积约6万亩,涉及箬横、滨海2个镇和东部新区。先行区总体规划为“一心引领、五园示范、一带拓展、区域辐射”的空间发展布局,形成中心枢纽——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三级功能结构层次。“一心引领”即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与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具体分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联合体运行机制探索、优质农产品分拣营销、产地农产品加工、农业创业创新开拓、农耕文化农家生活体验等六个功能节点;“五园示范”即为西瓜—粮食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甜瓜—粮食高质量发展示范园、蔬菜—粮食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优质种苗培育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一带拓展”即以坦龙线东片农场段和农场塘脚河为2条主轴线,环绕农场边界,结合瓜果、蔬菜和种苗示范区,形成美丽田园休闲观光采摘带。

“一轴·两横·四纵·五区”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布局中,“一轴”为温岭市域美丽乡村精品主轴线;“两横”为金色港湾产业带、山海湿地风情带;“四纵”为阳光海岸运动带、特色农业观光带、乡创文化体验带、山乡怡养休闲带;“五区”为北部滨水休闲区、西南山林生态区、东部田园观光区、南部滩涂体验区、石塘半岛度假区。

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温岭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提高“温岭农耕”对各子品牌背书溢价能力;依托京东·温岭农产品馆等平台,整合农业供应链,打造筛选、包装、预冷、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供应管理模式,推广温岭优质特色农产品;围绕地理标志探索 “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扩覆我市地标产品,提升原产地权重;推进农超对接,稳定产销关系,推广企业自主品牌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组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社会管理服务型经营型生产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并将积极向省、市推荐优秀人才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学历提升等。

感谢你对我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乡村产业科      联系人:郑英堂

联系电话:86121791          编:317500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172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              202172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