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2021-8866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农水函〔2021〕42号
- 成文日期:
- 2021-07-02
- 发布单位:
-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0212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特别邀请人士(二):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水工程建设提高我市抗旱能力的建议》(第20212106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水安全工作,大力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供水一体化改革,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升。去年,我市遭遇了近六十年来降雨量仅次于1967年的枯水年份,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市政府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科学开展供水调度,积极采取应急供水措施,有效确保供水稳定有序。随着今年降雨量的增加,水库蓄水明显改善,目前我市已恢复正常供水。
(一)加快供水工程建设。一是积极引进客水。台州市长潭三期和四期引水工程已启动建设,预计2022年6月底完工。去年我市提前完成了大溪水厂、滨海加压泵站等配套工程建设,待台州引水工程完工后即可对接供水,届时将为我市新增15万方/日的客水,极大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解决供需矛盾。二是挖掘本地水源。投资6800万元建成了总库容159.5万方的箬横白龙潭水库,现已完成初次蓄水工作,待配套管网完成后,可提供5000方/日的原水供应。三是推进应急工程建设。抗旱应急响应期间,完成东焦湾泵站建设,提高了东部区域供水水压;启动了一批备用水井和备用水池建设,并通过应急供水车送水服务、增设水龙头,缓解局部区域用水困难;11个水源不足的农村供水站接入市政管网供水,强化农村供水安全。
(二)科学开展水源供水调度。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市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多次组织召开供水调度会商会议,分析研判抗旱形势,研究供水调度措施,先后启动抗旱Ⅳ级、Ⅲ级、Ⅱ级应急响应,7次制定调整了水库水量调度方案,科学延长本地水源供水时间,确保全市有序供水。同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根据天气变化,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去年11 月以来,累计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4次、地面烟炉作业5次、对空发射增雨火箭弹31枚、燃烧烟条17根,实现增水2697.6万吨。
(三)严格实行用水管理。对全市128家取水户和1173家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费和超额累进加价水费征收。抗旱响应期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方针,对全市高耗水行业和用水大户实行限制用水。其中,游泳、洗浴、水上娱乐场所等高耗水服务业暂停供水,全市洗车行业、足浴行业限制供水50%,年用水量超过1万方以上用水大户限制供水20%,累计对13家游泳馆停止供水、1173家非居民用水大户限制供水量。
(四)全面加强节水知识宣传。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平台,整合媒体宣传资源,大力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广泛引导民众参与节水保供抗旱行动。先后组织举办了省级节水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学生护水巡河、校园节水教育实践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节水教育;精心制作“三位一体”节水宣传片,在节水基地和相关媒体播放,扩大影响力;开设电台节水讲堂、投放节水公益广告、刊登节水专题报道等,实现常态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二、下阶段工作
始终把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整体智治”理念,注重系统抓、科学抓,扎实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各项工作,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加快供水工程建设。一是完善供水管网。加快推进大溪至城区、山下金水厂至城南供水管线、东部新区北区等管线工程建设,全面形成“一环五线”闭环式一级供水管网,实现境外引水与本地水源闭环联网联供格局。同时推进行政村“一户一表”改造,今年完成50个村的“一户一表”改造项目。二是实施水厂建设。“十四五”期间,以花芯水库、白龙潭水库为原水水源,实施箬横水厂改扩建工程,采用先进制水工艺,将制水规模从1.2万方/日扩大至2.1万方/日,提高箬横镇的供水保障能力。三是加强本地水源储备。加快推进桐岭水库环保清淤工程,改善水源水质。加强水库项目论证,重点开展总库容262万方的城南镇白溪水库、总库容约160万方的西山水库的论证工作,强化本地水源战略储备。四是开展海水河水利用研究。已组织专家开展海水淡化、河水净水工程研究。我市河道水量相对较足,但水质难以达到饮用水水源三类水的国家标准,不符合水源保护规定。海水淡化利用方面,虽然我市海水资源丰富,但投资巨大,比如规模3万吨/日的水厂需投资3亿元,且制水成本很高,亚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在5元左右,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在6—7元,制水产生的浓盐水、杀菌剂、混凝剂、还原剂、酸碱等副产物也会严重破坏海洋环境,我市尚不具备受纳条件。
(二)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加强区域引水,长期坚持“尽用客水,省用主水”供水方针,最大限度争取长潭水库引水供水量,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做到平稳供水。待2022年长潭三期和四期引水工程通水后,也将持续留足主水,提高极端干旱情况下的供水保障能力。
(三)实施节水控水。严格执行规范取水、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等规定,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检查、执法跟进等方式,确保用水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贯彻落实《温岭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建设、节水科技引领等重点节水“六大工程”,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打造温岭市节水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
(四)深化宣传教育。依托2家省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分批组织学生开展节水校园实践,通过强化学生节水意识带动家庭节水、社会节水。结合“四千工程”进文化礼堂、节水型小区创建等活动,开展节水、饮水宣传课进乡村、进社区,提高居民水资源保护节约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和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 联系人:柯连凤
联系电话:8610107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1年7月2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 2021年7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