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800891/2021-8866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农水函〔2021〕41号
- 成文日期:
- 2021-07-02
- 发布单位:
- 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关于对温岭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0212113号提案答复的函
社会科学界代表:
你们在温岭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市水资源紧缺的建议》(第20212113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保障工作,大力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供水一体化改革,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有效提升城乡供水能力,保障供水的稳定有序。
(一)加大供水保障。一是积极引进客水。台州市长潭三期和四期引水工程已启动建设,预计2022年6月底完工,去年我市提前完成了新大溪水厂、滨海加压泵站等配套工程建设,待台州引水工程完工后即可对接供水,届时将为我市新增15万方/日的客水,极大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解决供需矛盾。二是挖掘本地水源。投资6800万元建成了总库容159.5万方的箬横白龙潭水库,现已完成初次蓄水工作,待配套管网完成后,可提供5000方/日的原水供应,有效加强箬横区域供水保障。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通过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业面源精准治污、金清水系水质提升等系列工作,有效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改善。湖漫水库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省优级水源地。“十三五”期间累计整治砂洗、非电镀表面处理、农副食品加工、修造船等涉水行业企业110家,建成10个“污水零直排区”镇(街道),成功创建完成金清大港、九龙汇等3个省级“美丽河湖”。2020年全市13个县控及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较2019年上升38个百分点,金清水系考核位居台州各县市区首位。
(三)开展抗旱应急措施。一是开展区域供水调度。自去年9月份以来,我市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制定调整水库水量应急调度方案7次,确保了有序供水。目前,全市已恢复正常供水。二是推进应急供水设施建设。抗旱应急响应期间,完成东焦泵站建设,提高了东部区域供水水压;启动了一批备用水井和备用水池建设,并通过应急供水车送水服务,缓解局部区域用水困难。全面开展用水困难群众排查工作,在水压较低区域的小区物业、村(社区)增设公共水龙头121个,方便群众接水。三是加强限制用水管理。抗旱二级应急响应期间,对13家游泳馆停止市政供水、1173家非居民用水户限制供水量,并每月下达计划供水量,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二、下阶段工作
正如提案中所说,我市供水工作仍存在本地水源供给不足、河网水质有待提升、节水宣传有待加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整体智治”理念,注重系统科学推进,切实提升饮用水保障能力,满足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加强供水原水供给。一是研究水库扩容。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团队对湖漫、太湖等现有水库扩容进行调研分析,包括新建引水渠道、库底库滩清淤等工程措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尽快形成专家意见。二是深挖本地水源潜力。加快推进桐岭水库环保清淤工程,改善水库水质。加强水库项目论证,重点开展总库容262万方的城南镇白溪水库和总库容约160万方的城南镇西山水库的论证工作,增强本地水源战略储备。三是加强供水调度。继续按照“尽用客水,省用主水”供水方针,科学开展水资源配置,最大限度争取境外引水量,并持续留足本地水量,确保供水安全。
(二)深化水环境治理。继续深入开展金清大港、九龙湖等水域环境治理,以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为抓手,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河湖“清四乱”行动等,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全面开展重污染企业、涉水行业企业的整治提升,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河湖水质以达到应急备用水源标准。同时,组织专家开展金清大港、九龙湖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期研究,强化应急供水项目的战略储备。
(三)加强宣传教育。依托市节水教育实践馆、市水情科教中心等2家省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分批组织中小学生参与节水校园实践,通过强化学生护水意识带动家庭护水、社会护水。结合“四千工程”进文化礼堂、节水型小区创建等活动,开展护水节水宣讲课进乡村、进社区,提高居民水资源保护节约意识。
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和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科室: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 联系人:柯连凤
联系电话:86101070 邮 编:317500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1年7月2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
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办公室 2021年7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