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80863R/2009-760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温政发〔2009〕80号
- 成文日期:
- 2009-05-14
- 发布单位:
- 市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文件登记号:
- JWLD00-2009-0003
- 关联类型:
温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意见
文号:温政发〔2009〕80号 三统一编号:JWLD00-2009-0003 效力状态:继续有效
为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意见》(浙政发〔2008〕82号)文件精神,现就我市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以下简称“两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两免”措施的重要意义
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生缺陷是指胚胎发育紊乱而引起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这些异常往往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婴幼儿夭折和出生病残儿。根据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点统计,我省人口出生缺陷(出生时肉眼可见的结构畸形)发生率从2003年的11.51‰,上升到2007年的20.87‰,加上出生数月或数年内逐渐显现的缺陷,全省出生缺陷实际总发生率更高。我市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3年的8.5‰上升到2008年的32.80‰,从2003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1‰,到2008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2‰。以实施“两免”措施为切入点,提高群众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的积极性,把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做在怀孕之前,并对高危目标人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必要性。要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推进“两免”措施的实施。
二、工作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到2012年,全市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和优生科学知识基本得到普及,新婚和待孕夫妇自我防范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出生缺陷预防网络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主要目标:
1、全面提高育龄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科学知识水平,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
2、不断提高新婚、待孕夫妇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意识和行为能力,新婚和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达到80%以上;
3、力争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孕前优生检测率均达到60%以上;
4、对出生缺陷高危人群及时干预,病残儿夫妇再生育二孩的优生指导和服务率达到90%以上;
5、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预防的服务网络和体系,出生缺陷预防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全面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促使群众自愿接受免费新婚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逐步提高检查率。对在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中发现出生缺陷高发风险的,及时提出预防、复查、治疗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的医学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2、切实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优生咨询指导。对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领取《一孩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证》准备生育的夫妇,以预防出生缺陷发生为重点,进行遗传优生、新婚避孕、孕期保健等健康教育和优生咨询,指导已婚夫妇正确选择怀孕时机,预防感染,谨慎用药,合理营养,根据需要补充营养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提高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水平和防范能力,尽可能避免致畸因素的干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3、积极做好高危人群的重点指导和服务。对在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中发现生育可能有异常情况的、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曾发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的夫妇、夫妇双方有家族遗传史、较长时期接触高危环境或有不当用药史的夫妇、出生过先天畸形儿的夫妇等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管理和服务对象,加强遗传优生咨询指导和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强孕前、孕期的全程指导和监测,积极推广现有的适宜干预技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病残儿的出生。
(三)基本原则
——科学规范,依法服务。出生缺陷干预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原则,科学规范检查项目和检查程序,切实保证检查质量,促进“两免”工作依法有效地推进。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实施“两免”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要广泛深入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引导和动员新婚男女青年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引导和动员待孕妇女在怀孕前自愿参加孕前优生检测。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两免”措施的实施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两免”措施的顺利实施。
三、“两免”对象和检查项目
(一)“两免”对象。常住人口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享受“两免”政策:
1、在我市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
2、在我市领取《一孩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进行孕前优生检测的。
(二)检查项目设置。根据省里确定的“两免”检查项目,我市设置男性婚检项目13项: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血糖、梅毒筛查、淋病筛查、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肝功能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胸部X线摄影检查(含片费)、B超常规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女性婚检基本项目14项: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血糖、阴道分泌物检查、梅毒筛查、淋病筛查、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肝功能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胸部X线摄影检查(含片费)、B超常规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孕前优生检测项目4项:风疹病毒抗体测定、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弓形虫抗体测定、孕前优生咨询指导。
四、婚登、婚检一站式服务及免费TORCH检测流程
(一)婚登、婚检一站式服务流程
婚登对象由导引员引路,先到婚姻优生咨询室接受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等科普知识的教育,免费领取《幸福家庭读本》和婚登流程表,签订自愿婚检意愿书,自愿婚检者到婚检室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待孕者同时接受优生TORCH检测血样采集,再到婚登处进行婚姻登记。上述流程均安排在市民政局婚登服务中心进行。
(二)免费优生TORCH检测流程
在我市领取《一孩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到户籍所在镇(街道)计生办领取优生TORCH检测免费卡,凭免费卡到当地镇(街道)计生服务站接受优生TORCH检测血样采集或到市计生指导站优生门诊接受优生TORCH检测服务。
五、组织实施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为“两免”工作组织实施的牵头单位,负责“两免”实施的协调和督查工作。财政局负责“两免”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卫生等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应工作。
婚前医学检查由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由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具体检查任务。民政、人口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工作。
孕前优生检测由市人口计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在发放《一孩生育服务证》和《再生育证》时,动员待孕妇女自愿进行检测,由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承担检测工作,基于便民原则,具有执业资格的镇、街道服务站设立优生TORCH检测血液样本采集点。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做好实施“两免”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把实施“两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扎实推进“两免”工作。
(二)重视出生缺陷预防网络和队伍建设。健全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为依托的出生缺陷干预网络体系,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两免”的检查质量。
(三)落实“两免”经费。符合条件的对象接受“两免”检查,经费由市财政给予解决。实施“两免”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按实际检查人数拨付。市财政、人口计生、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两免”专项经费使用的管理。
(四)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市人口和计生局要建立本市实施“两免”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定期开展绩效评价。承担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妇保院和计生指导站,要建立“两免”工作报表制度。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两免”工作实施到位。
二○○九年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