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千年古街

发布日期:2021-05-06 09:15: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字体:[ ]
分享至:


“五一”小长假期间,温峤镇首届温岭街旅游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老街在沉寂多年之后,又凝聚了超强人气,向世人展示它千百年前的古韵风华。

记者 吴鹏飞摄


“三里长街、店铺千家”,历经千年,温岭街在“五一”迎来新生。当天,由温峤镇人民政府、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融媒体中心主办,温峤镇“两新”组织、温峤镇文技校、市工量刃具协会协办,市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古镇千年,梦回海峤”——温峤镇首届温岭街旅游文化节启幕。老街在沉寂多年之后,又凝聚了超强人气,向世人展示它千百年前的古韵风华。那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的盛况,让游客们感慨连连:温岭街的吸引力,强!

温岭街的这一天,在一场令人惊艳的旗袍秀中醒来。早上8时30分,撑着油纸伞,穿着旗袍的女士们排成两队,从街口缓缓而来。她们娉婷袅娜的身影,展示着旗袍这种“女性国服”的美,含蓄又典雅,令人赏心悦目。现场,光是简单的走秀,就已引得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拍个不停。半小时后,文化节开幕式暨千年古镇授牌仪式在老街老粮库外面的小广场举行。激情昂扬的音乐声响起,点燃了在场游客们的热情。

活动中最有亮点的,当数沉浸式情景剧——《梦回海峤》,由主办方特邀横店影视创作团队为温岭街量身定制。老街上的戴豪故居内,院中央一顶红轿子周围人山人海。“新娘子在哪里?”“在里面,在里面。”人群中,不时有游客期待着古代婚嫁迎娶表演尽早开始。等不及的一些游客,则直接进入屋内。穿着传统喜服的新娘子,成了大家热衷合影的对象。上午10时,表演正式开始,游客们跟着红轿子,一路穿过温岭街,不愿离开,就好似真的在见证数百年前的一场婚礼。

人群中,不时有穿着汉服的游客闪过,也有游客拉着铜人“李白”争相留影。

这位“李白”,是主办方特地从重庆邀请来的,不管是表情还是动作都极为专业,上镜得很。温峤人陈女士平时都在杭州,节假日才回家。当天,她早早地穿好一身汉服,戴上精致的发饰,和闺蜜们结伴来到温岭街。“氛围很好,所以才穿起来。”陈女士说,虽然有好几套汉服,但日常生活中,她很少穿,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氛围。首届温岭街旅游文化节的举行,让她欣喜不已,在老街中穿汉服,再合适不过了。

吴钰佳小朋友也是早早地穿上家人为她准备好的汉服,梳好发型,赶到自己的摊位前。当天,她是一名小掌柜。外婆亲手做的梅糕,是当地的传统小吃。游客们经过,总会红糖味和白糖味的各称一点。吴钰佳熟练地用包装袋包好,再过秤。“21元。”“26元行不行?”她快速地和顾客交流、收款,手脚麻利。“生意还不错。”吴钰佳说,唯一遗憾的是,因人多,现场扫码付款的节奏慢了,失去了一些顾客。

穿梭在人群中,还会不时地听到人们互相打招呼,热情寒暄的声音。“多少年没碰面了?”“老姊妹,你今天怎么也来了?”温岭街的热闹中,还有老一辈人的回忆。年轻的时候,他们在这里赶集,约朋友逛街。随着年岁的增长,老街的渐渐沉寂,有的人离开老街,有的人不再经常外出。首届温岭街旅游文化节,就好似一场大型聚会,将这些年长的老人们再次聚到了一起。除了曾经住在这条街上的,周边一些村居的老人也不约而同地赶来,来看一看记忆中的那条温岭街。“好啊,修得好!”一位住在琛山的老人说,她至少20年没来这里了,以前经常在老粮管所买米,后来生活方便了,就不会特地赶来买米了。听说温岭街已经焕然一新,她回来找找记忆。

这样的精彩,贯穿了整个“五一”假期。直到假期最后一天,温岭街上仍是游人如织。大家观看魔术表演、提线木偶戏,和“穿越”回来的“李白”来一场偶遇,或者租一套汉服穿梭在老街上感受一下衣袂飘飘的风韵,都是值得回忆的美好体验。

5月1日上午10时,我们还联合央视频、新华网客户端、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客户端、掌上温岭App、掌上温岭微博、掌上温岭视频号开展直播,没到现场的市民不要遗憾,可以扫我们的二维码看直播回放。

(部分图片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忠明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