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5-17 14:38: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从周一到周六,自2016年入驻市科创中心以来,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教授、温岭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赵军几乎将温岭当成了另一个家,走访企业,为温岭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占据了他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温岭小微企业众多,他们有创新想法,却没有技术人才,和高校合作成了大部分小微企业的选择。”赵军说。
赵军和温岭结缘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时候,来到温岭的高校不多,包括我们在内,只有2家。”但是随着温岭民营企业对创新的渴求越来越大,随着科创中心的成立,越来越多的高校来到了温岭。目前,我市已引进16家高校院所,数量领跑全省县级市。
“这些年,我明显感觉到温岭企业越来越有危机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他们对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让高校在温岭变得越来越有‘市场’。”赵军每年要走访温岭上百家企业,期间就有企业老板告诉他,以前温岭企业做生意,只要搞定采购人员就行,但现在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企业要发展,还得靠自身的实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有核心技术。
他告诉记者,中国计量大学自入驻温岭以来,已服务企业483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达105家,各类技术对接活动53次,解决技术难题85次,签订合同64项,合同金额达4244.36万元。
这其中,去年,中国计量大学就先后与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浙江画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鸿科技有限公司、有新公司等先后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17 项,合同额共计867.36万元。
“比如,之前我们就曾和甬岭水表合作,开发了一款智能信息系统,让甬岭水表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能进行追溯。”赵军说,“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通过这个系统就能追溯到每一道工序,甚至个人。”
说起甬岭水表和计量大学的故事,赵军回忆,那是在2017年,市科技局牵线,让温岭企业对接高校,一下子有五六十家企业报名,甬岭水表就在其中。“当时他们有两个老总都跟着科技局来到我们学校,听了我们学校老师的介绍,当场就对这个项目表示了兴趣。2018年,他们就与我们达成了200万元的项目合作。”
甬岭水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赵军形容自己就像“媒人”一样,帮助温岭企业和高校老师进行牵线搭桥,找到彼此最适配的状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他们与新控泵业合作,从结构上下手,结合流体力学,融入了离心泵的优点,对有着70多年历史的喷射泵体进行了改变,创造了复合泵的新概念,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还保证了流量,提升了吸程和扬程,增加了效率;他们与利欧股份、飞旋泵业合作研发的“离心泵内流理论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不仅获得了2018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该项目技术研发的产品,近三年新增产值达到24.4亿元,利润3.8亿元,纳税达到9369.15万元,出口创汇1.67亿美元。
去年,中国计量大学在温岭举办的“计量拍”系列专场,推出的5项科技成果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总起拍价410万元,总成交价483万元,溢价率达17.8%。
中国计量大学温岭技术转移中心甚至还会邀请教授、专家为企业作讲座,让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个持续性的发展效能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于这一类培训,温岭企业也很愿意参加,甚至还会主动邀请我们帮助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这一块上,赵军对瑞丰五福印象深刻,“瑞丰五福一直在坚持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而且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舍得在这些短板上不断投入,为此,他们多次联系高校,除了进行项目合作,还要求高校帮忙为他们的检验人员培训产品设计原理和工艺结构,使其在品质检验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产品质量。”(来源:温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