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温岭市交通运输局工作重点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温岭交通强市建设的关键之年,温岭交通运输工作的主题是:全面实施交通管理精细化,迭代升级“四个起来”,聚力打造“四个交通”,力争“双优”五连创。即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党旗进工地、党徽耀行业、党纪严执法”交通党建品牌创建,通过强化全领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档加速“干部职工跑起来,重点工程建起来,城乡公路美起来,行业服务优起来”,加快建设“便捷交通、数字交通、惠民交通、清廉交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勇当交通先行官,始终冲在第一方阵。
一、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高质量党建带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大力实施“党建+”工程,以党建创新引领各项工作发展。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再提升。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和交通文化大讲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党史,以及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形势教育等,打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夯实党建基础。结合建党一百周年,积极开展“学党史、守初心”系列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继续做强交通党建品牌特色,以重点工程党建“六个一”、行业服务“六美百佳”、行政执法“六规范六严禁”为工作载体,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党旗进工地、党徽耀行业、党纪严执法”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充分发扬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党员带头示范、职工奋勇争先,全身心投入到交通建设工作当中去。二是严格精细化管理促发展。在去年首批开展17项精细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全系统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按照“精、准、细、严”的工作要求,以闭环管理、提质增效为重点,严格落实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弥补工作短板,做强特色优势。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三色图”载体,在制定各科室、下属单位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和各重点工程作战图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三色”动态管理,实现“一图一码一清单”全领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一图”即重点工程挂图作战,“一清单”即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式挂牌销号,“一码”即精细化管理三色码,分别为绿码、黄码、红码,绿码反映工作推进较快,黄码反映进程一般,红码反映工作滞后。同时,建立局精细化管理督考办,实行每月汇总、每季督查,根据各单位、各指挥部、各科室的工作目标、工作进展及工作成效,动态更新标注“精细化管理三色图”,搭建争先创优的赛马平台。通过精细化落实工作责任、精细化加强过程管理、精细化实施考核奖惩,将工作责任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压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工作做到月结月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推动交通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强力推进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便捷交通”。
持续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热潮,继续保持交通投资高强度、大力度。
一是重点抓好“224”工程。实施“224”工程,全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总投资超50亿元,其中公路投资34亿元,铁路和轨道交通投资17.3亿元,投资总额和公路投资分别占台州市年度计划的28%、38%。“224”工程即开工2个,具体为228国道温岭城东至温峤段工程和温玉铁路温岭西站,计划分别完成投资5.5亿元和0.5亿元。完工2个,具体为杭绍台高铁温岭段和温岭高铁站综合枢纽建成投用,分别完成投资3.2亿元和0.8亿元。续建4个,具体为市域铁路S1线完成投资8亿元,温玉铁路完成投资4亿元,“两高”温岭联络线完成投资28亿元,81省道改建工程支线石塘段完成2.5亿元。二是加快推进前期项目。扎实做好S204大溪至温峤段、S324温岭至乐清段、X813大塘线改建工程、泽国至新河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十四五末基本形成“外畅内序、互联互通”综合交通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焦优化行业服务,加快建设“惠民交通”。
坚持以服务出行为根本、以公众满意为追求,持续完善便捷安全的公共交通体系。聚焦行业服务品质提升,开展新一轮“六美百佳”评比。
一是持续打造人民满意公交。计划投资890万元,加快公交站场站点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增加公交安全设施。计划完成公交首末站设施改造15处,建设公交候车亭30座,公交牌300只。优化二级公交线网布局,重点调整温峤、坞根片公交布局。增加三级公交线路10条,增加夜间公交两条。425辆城乡公交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装置,建设智能调度平台。做大做强畅达公司等交通国企,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企业良性发展能力,加快交投集团实体化运作步伐。二是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风景道和精品示范线41公里,实施路面维修102公里,修复危桥20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级试点工作,巩固市、镇、村“三级路长体系”。进一步夯实基础,做强特色,确保“四好农村路”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是改善优化公路路况。投资1540万元,完成4条农村公路大中修和40多座桥梁护栏改造。投资880万元,完成1条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及桥梁修复工程。投资640万元,完成7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同时加强日常养护、绿化保洁、两路两侧整治等工作。四是规范物流、出租车、驾培、维修行业管理。着力弥补短板,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打造“智慧型”物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开工建设铁路新区京东物流园。打造“平安型”物流,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货物托运实名制。开展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2021年6月底前完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挂靠经营清理工作;加强车辆回场安全管理,督促危货运输企业完善车辆回场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出租车、网约车运营秩序,形成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按照《巡游出租汽车企业星级考核办法》对企业进行考核,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引入出租车驾驶员扣分软件和考核系统软件升级,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引导出租汽车行业保障安全、诚信经营。制定全市驾培行业服务质量排行榜制度,举办教练员技能竞赛,建立优秀人才库,扎实推进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不断升级完善驾培学时监管计时系统,加强学时平台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学时打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维修监管,打造优质维修服务,建立温岭市汽车维修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五是开展行业评优争先活动。开展第二届“六美百佳”先锋评比活动,即打造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美丽工地、美丽窗口、美丽客运、美丽班组、美丽渡口等“六美”行业,培树十佳工匠人物、十佳执法标兵、十佳服务能手、十佳客运驾驶员、十佳出租车驾驶员、十佳驾培教练员、十佳公路养护人、十佳维修技术能手和十佳平安示范点、十佳交通企业等“百佳”先锋。进一步激发全系统党员干部激情担当、实干争先,将先锋引领行动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
四、转型提升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数字交通”。
充分运用大数据,以数字赋能加速交通业务在安全、执法、效率上的全面升级,以数字化带动交通现代化发展,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要求,整合运输、公路、安全、应急、执法等分散的信息化资源,综合集成,建设“数字交通”管理中心,打造全省领先的综合交通管理平台。以大数据提升管理能力,实施智慧交通的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农村公路信息平台应用,实现对“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的智能化运作和数字化管理,同时强化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效能。二是推动交通执法智能化管理。以“四基四化”工作为重点,加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以“六规范六严禁”为标准,全面开展“党建引领——党纪严执法”工作。着力打造智慧交通平台,充分利用好行业监测、安全管理、非现执法等现有科技平台,实施数据归集整合与协同监管,建立一套集视频调度、视频巡查、科技执法于一体的指挥体系,确保一线执法力量的布置科学、调度精准。加快建设非现场治超点位,提高非现场执法车道数据的在线率,积极探索行政处罚掌上办,争取实现全程非现场执法处理。推进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落地应用,加快实现对辖区范围内普通国省道及公路干线路网监控图像数据采集及接入,巩固完善多部门布控、查处机制,做到精准打击。运用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载摄像系统,实现对普通国省道及公路干线路域环境交通执法实景化、智能化监管。三是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形成全领域、网格化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认真实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对道路运输、交通工程建设、农村公路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推动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减增量、去存量”,确保风险可控、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全力构建安全生产预防预控机制。深入开展危化运输“铁拳”行动和公路安全、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等五大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加强极端恶劣天气“三防”等应急保障工作。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深化交通行政审批改革。深化交通运输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办事事项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群众通过网上、掌上申请办事比例,做到让数据跑起来,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
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快建设“清廉交通”。
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先行官职责定位,坚持交通赶超发展与清廉交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努力打造清廉温岭交通单元标杆和示范。
一是扎实推进“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根据上级部署,围绕“创建示范点工作制度化、清廉文化阵地实体化、廉政教育活动常态化、查处案件精准规范化、创建部门特色品牌化”五化要求,完成台州市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创建。二是重点突出六个领域清廉建设。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聚焦加强政治建设、交通工程、资金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交通国企等六个重点领域清廉建设。以“清廉交通”建设为总抓手,以廉政风险排查评估、交通工程阳光监管平台、廉政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为主要载体,加快构建清廉交通体制机制,确保清廉建设落地落实,确保交通系统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创新推行“廉政瞭望哨”预警制度。局分管党风廉政建设分管领导为总哨长,各下属单位和重点工程指挥部分管领导为哨长,各单位、科室和指挥部落实专人担任哨员,在局机关纪委设立预警督办室,建立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廉政瞭望哨”预警网络。及时将通过平时谈话、效能检查、正风肃纪检查、信访交办等渠道掌握的信息分类整理,及时吹哨预警。并按预案分级处置,运用警示约谈、廉政谈话提醒、组织处理等多种形式,实现事故苗头早发现、早处置,实现廉政建设从“治已病”向“治末病”和强化体检保健转变。四是创新实施“两色亮码”廉政分类管理。局属单位、科室和各指挥部如新出现重大违纪苗头或受立案查处情形的,列为黄码,实行示警挂牌管理;出现严重违纪问题,列为红码,实行重点挂牌管理,局党委采取约谈单位负责人,限时整改督办。因上述情形出现,造成单位“变码”情形的,相关责任人员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局党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各单位、科室和指挥部创建清廉交通工作情况,纳入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及个人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