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2-21 14:08:4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发布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台州市决策部署,解放思想超创干,实干建设新温岭,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十五届一次党代会召开在即,温岭发布特推出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回顾温岭走过的这不平凡的五年。
今年前三季度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温岭聚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价值链“四链联动”,用一连串有说服力的数据证明了在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路上,温岭有着足够的底气。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公示了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温岭的利欧集团、飞越机电两家企业名列其中,成为台州这一批次中仅有的两家单项冠军企业。
不单是泵与电机,去年,温岭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1亿元,较2016年(469亿元)增长17.5%,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
在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的背后,是温岭市委、市政府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不断培育创新链、优化服务链、提升价值链,为温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底色”。
目前,温岭已建成泵业、工量刃具、鞋帽、汽摩配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四大产业集群全覆盖。同时,引进清华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皮革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资源,联建温岭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建成省级人才创业园、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并将引才触角延伸至省外乃至国际。在上海、杭州、福建晋江以及德国等地建成“飞地”孵化研发中心,大力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提高产业“含金量”夯实创新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市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先后出台了《温岭市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岭市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鞋业八条》等扶持政策,打出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品牌增值、管理增效、设计赋值、新品迭代“组合拳”,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温岭围绕产业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做好招商引资文章,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攀升。2017年至2020年,我市签约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超1500亿元,落地超亿元项目63个、总投资超626亿元,项目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疗、商贸综合体、电子芯片等多个领域。高端伺服电机、热刺激光生产基地、中非科技园医疗器械、台州万象汽车产业园等多个超10亿元产业项目成功落地,有望成为振兴传统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边发挥龙头引领作用,一边发力延链补链,温岭制造业加速发展。五年时间里,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从868家增加至1154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55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30亿元以上企业1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国家“小巨人”7家,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功列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
高质量发展的不单单是制造业,近年来,温岭市委、市政府大力构筑高质量发展能量场,在更高层次上聚焦城市生活提升、聚焦百姓满意度提升,狠抓城市更新、产业更新,全域改造成效初显,生产生活空间实现高效集约,入选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小微金融、商贸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稳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突破600亿元、720亿元;全域旅游纵深推进,石塘半岛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我市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一区一镇一体”建设推进有力,列入全国整县制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创建示范县、省级农业主导产业(畜牧)“机器换人”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