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工作进度

台州唯一!温岭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列入 2021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试点

发布日期:2021-12-16 17:01 信息来源: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浏览次数:
分享:

12月14日,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召开温岭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日前公布了15个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的渔港经济区试点名单,其中浙江省有3个,我市渔港经济区名列其中,成为台州市唯一一个入选项目。这标志着温岭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将迈入一个新阶段,有利于完善我市渔港基础和配套设施,提升渔港综合服务能力,促进渔业产业集聚,有效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

我市是海洋渔业大市,2020年渔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均位居台州市第一,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我市拥有温岭中心渔港(石塘港区、箬山港区)、钓浜一级渔港、礁山二级渔港等6座渔港。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国内登记在册渔业船舶2288艘,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总功率数、总吨位数均位于浙江省首位、全国前列。

我市作为全国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的试点城市,率先实施港长制,建立以驻港管理为抓手,配套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渔船渔港管理新体系;率先实施进出港报告制度、渔获物可追溯试点,同时安装“北斗”渔船卫星定位终端,有效提升渔船信息化管控水平。

我市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海岛、渔业、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加之“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中国民营造船之乡、台州最大水产交易市场”等城市发展名片,为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渔业产业基础。

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强化中心,突出片区;资源整合,多元发展;港镇融合,绿色发展”的布局思路,温岭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规划形成“两核两带”空间结构,全力建成全国渔港综合管理改革示范区、全国渔业产业深度融合样板区、浙江“重要窗口”渔业生动展示区。

“两核”:在建设现代化温岭中心渔港、礁山渔港的基础上,依托石塘七彩小镇、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城镇和渔业基础,形成以仓储物流为主、三产融合发展的礁山渔港小镇和以渔船避风、休闲渔业为主的石塘风情小镇两个核心。

“两带”:依托温岭市丰富的海岸线和渔业资源,构建陆上景观走廊“金色海岸景观带”和海上生态走廊“海洋牧场发展带”。

近期目标: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清洁渔港、产业渔港、美丽渔港五大任务,率先开展10个项目。其中,“智慧渔港”主要建设温岭市渔船精密智控工程,“平安渔港”主要建设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码头及配套工程等4个项目,“清洁渔港”主要建设温岭市渔港渔船污染物数字化防治项目,“产业渔港”主要建设温岭市礁山渔港核心区改造工程等3个项目,“美丽渔港”主要实施美丽渔村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6.99亿元,目前有5个项目已经开工,其余5个项目将陆续在2022年底前开工。

远期目标:温岭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远期目标将完成渔港基础建设、综合管理改革、渔业产业布局、渔村振兴示范等四大任务,规划建设25个项目,包含渔港升级改造和整治维护、水产品交易市场提升改造、水产品精深加工试验区改造、海鲜购物街建设、最美渔村建设、金色海岸运动休闲带建设、海洋牧场建设、旅游休闲项目建设、数字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搭建等多项内容,计划总投资约3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