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809000/2021-9116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1-11-29
- 发布单位:
- 市府办
温岭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实现后期扶持政策目标的关键五年。开展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是巩固和发展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成果,进一步推进后期扶持工作的主要举措,对加快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 水库与水库移民基本情况
一、温岭市大中型水库及库区情况
本规划涉及温岭市辖区内的大中型水库共2座,分别为湖漫水库和太湖水库。湖漫水库、太湖水库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管理正常,经过多次除险加固后,水库安全度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拦蓄洪水1000多万立方米,在台风汛期普遍超蓄的情况下安全保障程度较高,为防洪减灾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1.湖漫水库情况
湖漫水库是温岭市最大的水库——市区集中饮用水源,年均供水量达到2300多万立方米,同时承担着灌溉农田的重任,其灌溉面积可达11.5万亩。见表1-1。
表1-1 湖漫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指标 | 内容 | 指标 | 内容 |
所在河流 | 金清水系 | 设计防洪水位(米) | 18.5 |
建设地点 | 城东街道 | 校核防洪水位(米) | 19.2 |
建设起止时间 | 1957.10—1958.11 | 装机容量(MKW) | / |
水库主要功能 | 以灌溉、供水为主,结合防洪、养鱼 | 年发电量(亿千瓦时) | / |
总库容(亿 立方米) | 0.3503 | 防洪保护面积(万亩) | 6 |
防洪库容(亿立方米) | 0.0659 | 灌溉面积(万亩) | 11.5 |
最大坝高(米) | 20.6 | 年供水量(万立方米) | 2300 |
水库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 32.48 | 工程总投资(万元) | 574.09 |
正常蓄水位(米) | 17 |
2. 太湖水库情况
太湖水库位于温岭市大溪镇西部,太湖溪下游。水库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主流长度6.5公里。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输水涵洞(最大放水流量13方/秒)、溢洪道(堰顶高程29.46米,净宽68米,最大泄洪量597方/秒。闸孔数三孔,每孔净宽3米,最大泄洪量113方/秒)和坝后电站(兼调洪、灌溉,流量2.2方/秒)四部分组成,坝址为软粘土基础,坝型为砂砾壳黄土心墙坝,坝高24.0米,顶宽4.0米,坝长633米,现属二类坝。水库洪水标准按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3000年一遇保坝。水库总库容2326万立方米,相应水位32.17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灌溉农田4.5万亩,其中自流灌溉0.7万亩)为主,兼有供水、发电、渔业、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1994年8月起成为原大溪镇和山市镇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供应大溪镇、横峰街道、温峤镇工业城等地生活和部分工业用水,日供水量为2.3-2.6万吨。2005年被国家防总列为全国重点防洪中型水库。见表1-2。
表1-2 太湖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指标 | 内容 | 指标 | 内容 |
所在河流 | 太湖、秀岭、毛坦 | 设计防洪水位(米) | 21 |
建设地点 | 大溪镇 | 校核防洪水位(米) | 21.71 |
建设起止时间 | 1959.11—1962.4 | 装机容量(MKW) | 0.00025 |
水库主要功能 | 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防洪、发电、养鱼 | 年发电量(亿KWH) | 0.002 |
总库容(亿立方米) | 0.2326 | 防洪保护面积(万亩) | 1 |
防洪库容(亿立方米) | 0.0779 | 灌溉面积(万亩) | 4.5 |
最大坝高(米) | 24 | 年供水量(万立方米) | 550 |
水库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 25.0 | 工程总投资(万元) | 928.82 |
正常蓄水位(米) | 19 |
二、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情况
1.水库淹没基本情况
温岭市境内两座大中型水库淹没影响涉及当时的3个镇15个村。其中,湖漫水库淹没涉及温岭市城南镇(2个村)、石桥头镇(4个村),太湖水库淹没影响涉及大溪镇(9个村),淹没各类土地详见表1-3。
表1-3 水库淹没各类土地
水库 | 镇 | 淹没村 | 淹没土地面积(亩) | 土地类型(单位:亩) | ||||
水田 | 旱地 | 园地 | 经济林地 | 用材林地 | ||||
湖 漫 水 库 | 城 南 镇 | 横溪村 | 1326 | 1108 | 218 | - | - | - |
山岙村 | 1200 | 800 | 310 | - | 90 | - | ||
石 桥 头 镇 | 陈岙村 | 1082 | 546 | 336 | - | 200 | - | |
阮岙村 | 450 | 350 | 100 | - | - | - | ||
上洞桥村 | 210 | 210 | - | - | - | - | ||
下洞桥村 | 1400 | 900 | 200 | - | 300 | - | ||
太 湖 水 库 | 大 溪 镇 | 良山村 | 850 | 850 | - | - | - | - |
南岙村 | 712 | 712 | - | - | - | - | ||
横后村 | 486 | 486 | - | - | - | - | ||
桥里村 | 125 | 125 | - | - | - | - | ||
上毛坦村 | 200 | 200 | - | - | - | - | ||
下毛坦村 | 200 | 200 | - | - | - | - | ||
秀岭村 | 257 | 151 | 106 | - | - | - | ||
梅安村 | 17 | 15 | 2 | - | - | - | ||
井朱村 | 152 | 152 | - | - | - | - |
2.移民安置人口情况
温岭市水库移民安置点分布在全市16个镇(街道)的112个村,见表1-4。
表1-4 水库移民人数及安置点分布情况
水库 | 镇(街道) | 村(个) | 安置移民 | |
户数(户) | 人数(人) | |||
湖 漫 水 库 | 太平街道 | 8 | 173 | 549 |
城东街道 | 7 | 250 | 520 | |
城西街道 | 1 | 49 | 118 | |
城北街道 | 1 | 30 | 77 | |
横峰街道 | 1 | 39 | 100 | |
泽国镇 | 4 | 219 | 432 | |
松门镇 | 9 | 398 | 1098 | |
箬横镇 | 6 | 434 | 943 |
水库 | 镇(街道) | 村(个) | 安置移民 | |
户数(户) | 人数(人) | |||
新河镇 | 7 | 249 | 562 | |
石塘镇 | 1 | 30 | 39 | |
滨海镇 | 3 | 251 | 668 | |
温峤镇 | 2 | 40 | 70 | |
城南镇 | 16 | 1465 | 4316 | |
石桥头镇 | 11 | 1523 | 4100 | |
坞根镇 | 1 | 10 | 10 | |
太湖水库 | 大溪镇 | 34 | 5464 | 17557 |
合 计 | 112 | 10624 | 31159 |
3.移民土地资源现状
据市国土部门资料显示,全市农民人均耕地0.47亩,人均山林0.37亩,移民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良好,人均拥有耕地0.32亩,山林0.13亩,分别占全市人均量的68%、35%(见表1-5)。移民土地资源与所在村组村民土地资源仍存在一定差距。移民人均拥有的0.32亩耕地,大部分是山垄田,光照不足,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远离居住地,导致生产成本投入高,产量低,移民增收困难;移民人均山林面积少且大多山高坡陡,多岩石、少林木,难以开发。与当地群众相比,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移民村组普遍存在人均耕地紧缺、生产资料匮乏、土地质量较差、易涝易旱、产量较低、自然环境脆弱等问题,其中人均耕地低于0.5亩的有11个镇(街道)86个村组;低于0.3亩的有3个镇(街道)33个村组(见表1-5)。移民村组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产业结构相对单调,移民企业不发达,经济来源单一,经济基础薄弱。
表1-5 水库移民安置人均各类土地及分布情况
镇(街道) | 村(个) | 安置人均土地面积(亩/人) | 水田 (亩) | 旱地 (亩) | 园地 (亩) | 经济林(亩) | 用材林(亩) |
太平街道 | 8 | 0.27 | 306 | 1076 | / | / | / |
城东街道 | 7 | 0.402 | 159.96 | 53.77 | / | / | / |
城西街道 | 1 | 0.3 | 35.4 | / | / | / | / |
城北街道 | 1 | 0.398 | 381 | / | 6 | 114.7 | / |
横峰街道 | 1 | 0.3 | 30 | / | / | / | / |
泽国镇 | 4 | 0.35 | 151.2 | / | / | / | / |
大溪镇 | 34 | 0.243 | 4267.72 | / | / | / | / |
松门镇 | 9 | 0.572 | 8439.4 | 3627.7 | / | / | / |
箬横镇 | 6 | 0.513 | 4827 | 503 | / | / | / |
新河镇 | 7 | 0.527 | 6319.7 | / | 556.5 | / | / |
石塘镇 | 1 | 0.2 | 240 | 260 | / | / | / |
滨海镇 | 3 | 0.5 | 321.25 | / | / | / | / |
温峤镇 | 2 | 0.41 | 28.7 | / | / | / | / |
城南镇 | 16 | 0.39 | 2921.9 | 4469.1 | 5068 | / | / |
石桥头镇 | 11 | 0.46 | 463.87 | 397.15 | 6.6 | / | / |
坞根镇 | 1 | 0.53 | 741 | 332 | 37 | / | / |
三、小型水库建设情况
温岭市有小型水库20座,其中小(一)型3座,小(二)型17座(见表1-6、表1-7)。小型水库分布在10个镇(街道)之中,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大溪镇。小型水库原迁移民人数1843人,共涉及21个行政村。水库建设至今大多在20年以上,尤其是花芯水库、桐岭水库、着棋岩水库、吉屯坑水库在1958年建设,建设时间较早。小型水库总库容量1426.89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535千瓦,大多数仅为几十万立方米,超过500万立方米的只有花芯水库和桐岭水库,马步溪水库达到106万立方米。小型水库规模不大,花芯、桐岭二个水库占用农用地面积较大,其它小型水库基本上位于一个村的地域之中,被淹没农用土地占全村农用地比例不大,淹没土地总面积为25171.16亩,各村农业生产基本正常。随着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多个水库由原来的非饮用水功能为主转化为以饮用水功能为主,库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库区工业经济开发受到限制。
表1-6 温岭市小(一)型水库基本情况
序号 | 水库名称 | 所属镇(街道)、村 | 基本情况 | ||||||||||
镇(街道) | 行政村 | 坝型 | 建造 时间 | 集水面积 (平方千米) | 库容(万立方米) | 最大 坝高 (米) | 坝顶长 (米) | ||||||
合计 | 本流域 | 引水 | 总库容 | 正常库容 | 死库容 | ||||||||
1 | 花芯 水库 | 箬横镇 | 花芯村 | 粘土心墙砂壳坝 | 1958.6- 1962.1 | 4.80 | 4.80 | 520 | 415 | 4 | 29.6 | 156 | |
2 | 桐岭 水库 | 城南镇 | 照谷村 彭下村 | 粘土心墙砂壳坝 | 1958.1- 1960.4 | 7.71 | 5.73 | 1.98 | 508 | 362.5 | 5 | 31.554 | 100 |
3 | 马步溪水库 | 石桥头镇 | 横古塘村 | 均质土坝 | 1960- 1963 | 4.50 | 4.50 | 106 | 42.50 | 12 | 16 | 118 |
表1-7 小(二)型水库基本情况
序号 | 水库名称 | 所属镇街道、村 | 基本情况 | ||||||||||
镇(街道) | 行政村 | 坝 型 | 建造时间 | 集水面积(K㎡) | 库容(万m3) | 最大坝高 (m) | 坝顶长 (m) | ||||||
合计 | 本流域 | 引水 | 总库容 | 正常 库容 | 死 库容 | ||||||||
1 | 长田水库 | 城东街道 | 肖溪村 | 均质土坝 | 1973 | 0.192 | 0.192 | 13.88 | 10.33 | 16.1 | 50 | ||
2 | 着棋岩水库 | 大溪镇 | 塘头村、小塘村 | 土坝 | 1958.10-1959.10 | 0.805 | 0.805 | 78.3 | 60.4 | 0.11 | 22.25 | 116 | |
3 | 流庆寺水库 | 大溪镇 | 流庆寺村 | 黄土心墙坝 | 1972 | 0.46 | 0.46 | 13.2 | 9.25 | 20 | 62 | ||
4 | 迥龙桥水库 | 大溪镇 | 水坦村 | 土坝 | 1958- 1964 | 1.003 | 1.003 | 11 | 10.09 | 22.5 | 53 | ||
5 | 岩头山水库 | 大溪镇 | 岩头山村 | 土坝 | 1961 | 0.58 | 0.58 | 13.8 | 10 | 23.8 | 75 | ||
6 | 石鸡娘水库 | 大溪镇 | 坎头村 | 土坝 | 1959 | 0.7 | 0.7 | 11 | 8.63 | 15.5 | 90 | ||
7 | 坑潘水库 | 坞根镇 | 坑潘村 | “照谷社”型坝 | 1986 | 1.64 | 1.64 | 20.4 | 15.07 | 22 | 90 | ||
8 | 龙潭坑水库 | 城南镇 | 后里村 | 土坝 | 1959 | 1.8 | 1.8 | 16.8 | 10.4 | 21.3 | 52 | ||
9 | 彭家水库 | 城南镇 | 彭家村 | 土石坝 | 1971- 1975 | 0.28 | 0.28 | 12.9 | 12.9 | 0.83 | 18.1 | 80 | |
10 | 峻岭水库 | 城南镇 | 峻岭村 | 土石混合坝 | 1973 | 0.2 | 0.2 | 13.5 | 8.97 | 19.5 | 75 | ||
11 | 乌龙潭水库 | 城南镇 | 照谷村 | 土石混合坝 | 1973 | 0.585 | 0.585 | 11.2 | 10 | 14.75 | 56 | ||
12 | 吉屯坑水库 | 温峤镇 | 白岩下村 | 均质土坝 | 1958 | 0.604 | 0.604 | 19.16 | 10.14 | 20 | 52 | ||
13 | 横路头水库 | 温峤镇 | 横路头村 | 土坝 | 1973 | 0.643 | 0.643 | 12.4 | 8.06 | 32 | 53 | ||
14 | 山上王水库 | 松门镇 | 南五村 | 土石坝 | 1973 | 1.01 | 1.01 | 13.5 | 7.24 | 0.2 | 15 | 78 | |
15 | 龙王堂水库 | 松门镇 | 塘焦村 | 砌石坝 | 1996.12-1998.10 | 0.245 | 0.245 | 10.65 | 9 | 18.5 | 62.3 | ||
16 | 里西水库 | 石塘镇 | 里西村 | 砌石坝 | 1993- 1994.3 | 0.35 | 0.35 | 10.9 | 10.9 | 22.5 | 63 | ||
17 | 明净水库 | 新河镇 | 岙里村 | 砌石坝 | 1998.3- 2000.7 | 0.7 | 0.7 | 21.3 | 17.82 | 25 | 62.4 |
四、各类移民村情况
根据移民村属性和水库淹没情况,本规划主要涉及三类移民村:集中安置村、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和小型水库移民村,涉及行政村共计39个。
1、集中安置村
集中安置村。我市涉及移民集中安置村有4个:横后村、长川村、长安村和长山村。该类移民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如长山村、长安村,从事农业人数分别达到60.3%、51.5%。“十二五”期间通过对移民进行帮助扶持、合理补贴、信贷相结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源节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和生态农业,为移民逐步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评为“西瓜特色村”的长山村村民通过种植西瓜实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实现赶超全市农民平均水平。基本情况见表1-8。
表1-8 移民集中安置村基本情况汇总表
村 指标 | 横后村 | 长山村 | 长安村 | 长川村 |
人口总数(人) | 1005 | 174 | 171 | 290 |
村集体资金总收入(万元/年) | 15 | 15 | 157 | 30 |
人均收入(万元/年) | 0.75 | 1.2 | 0.92 | 0.65 |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 务工、经商 | 农业(西瓜) | 农业(葡萄) | 农业 |
从事农业人数(%) | 50 | 60.3 | 51.5 | 56.9 |
土地总面积(亩) | 150 | 178 | 155 | 382 |
道路硬化率(%) | 90 | 85 | 90 | 90 |
2、大中型水库移民村
我市涉及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即后期扶持项目移民村共有14个,包括城南镇的横溪村、山岙村,石桥头镇的上洞桥村、下洞桥村、陈岙村、阮岙村,大溪镇的梅安村、秀岭村、良山村、井朱村、新南岙村、上毛坦村、下毛坦村、桥里村。该类移民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个体经营、外出打工等,经济收入有了长足提高,如桥里村、上洞桥村、下洞桥村等。此外,较多移民村通过多方举措使得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山岙村、良山村、梅安村、井朱村等。基本情况见表1-9。
表1-9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基本情况汇总表
指标 村 | 人口总数(人) | 村年总收入(万元/年) | 人均年收入(万元/年) |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 从事农业人数(%) | 土地总面积(亩) | 道路硬化率(%) |
横溪村 | 1172 | 5.8 | 1.2 | 务工 | 62.5 | 260 | 85 |
山岙村 | 1063 | 50 | 1.48 | 梨树种植 | 16.4 | 716 | 62 |
上洞桥村 | 836 | 25 | 1.8189 | 务工、经商 | 9.6 | 251 | 23 |
下洞桥村 | 1589 | 30 | 1.594 | 种植 | 50.3 | 508 | 88 |
陈岙村 | 637 | 6 | 0.813 | 经商、种植 | 21.2 | 12 | 51 |
阮岙村 | 576 | 8.9 | 1.132 | 农业 | 26.0 | 200 | 85 |
良山村 | 2036 | 1200 | 1.5 | 务工 | 9 | 201 | 100 |
上毛坦村 | 1395 | 10 | 0.88 | 种植 | 29.5 | 172 | 58.5 |
下毛坦村 | 1164 | 18.6 | 0.8 | 务工 | 8.6 | 205 | 44.4 |
桥里村 | 1490 | 120 | 1.89 | 厂房出租 | 10 | 1466.7 | 88 |
新南岙村 | 1505 | 250 | 1.1 | 厂房出租、地租 | 29.9 | 244 | 90.9 |
井朱村 | 1015 | 20 | 0.8 | 种植 | 35.1 | 283 | 94.4 |
梅安村 | 641 | 15 | 1 | 经商、打工 | 7.8 | 250 | 90 |
秀岭村 | 1113 | 30 | 0.75 | 农业、打工 | 32.9 | 120 | 66.7 |
3、小型水库移民村
小型水库移民村包括小(一)型水库移民村和小(二)型水库移民村,主要涉及箬横镇、城南镇、大溪镇等11镇、街道,共计花芯村、照谷村、彭下村等21个行政村。此类水库移民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转型为农业、工业、经商、务工等多种方式,“十二五”以来,移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如塘头村、小塘村、坑潘村、里西的村民年平均收入赶超全市平均水平。此外,有些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喜人,如塘头村、岙里村、横路头村、彭下村等,村年总收入接近或超过50万元。但由于原有的生产条件较差,且土地面积少,尤其是耕地面积少,且有些地段存在滑坡、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形象,导致水库移民人均年纯收入仍低于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水平,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任务迫在眉睫。基本情况见表1-10。
表1-10小型水库移民村基本情况汇总表
指标 村 | 人口总数(人) | 村年总收入(万元/年) | 人均年收入(万元/年) |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 从事农业人数(%) | 土地总面积(亩) | 道路硬化率(%) |
坎头村 | 1226 | 17 | 1.1 | 务工 | 12.2 | 435 | 90 |
岩头山村 | 665 | 5 | 0.8 | 务工 | 6.0 | 390 | 85 |
水坦村 | 1522 | 9.132 | 0.6 | 服务业、打工 | 19.7 | 3822 | 33.3 |
流庆村 | 976 | 10 | 1.5 | 经商 | 20.5 | 350 | 50 |
横路头村 | 1018 | 50 | 1 | 经商、务工、农业 | 19.6 | 560 | 98 |
南塘五村 | 1417 | 8 | 1.25 | 农业 | 56.5 | 720 | 100 |
塘礁村 | 666 | 30 | 2.2 | 渔业 | 27 | 150 | 90 |
里西村 | 931 | 7 | 1.95 | 海洋捕捞 | 8.4 | 150 | 83.3 |
肖溪村 | 1635 | 12.52 | 1.732 | 打工 | 1.9 | 500 | 85 |
后里村 | 1252 | 30 | 1.517 | 农业、服务业 | 65.2 | 1580 | 94.8 |
彭家村 | 2174 | 40 | 1.1 | 务农、打工 | 23 | 3758.02 | 87.5 |
峻岭村 | 774 | 6 | 0.8 | 务农、打工 | 41.5 | 365 | 65.2 |
花芯村 | 1200 | 30 | 1.198 | 农业、务工 | 6.7 | 400 | 90 |
照谷村 | 1705 | 12 | 1.004 | 农业、务工 | 47.6 | 1458 | 37.2 |
横古塘村 | 711 | 6.5 | 1.4632 | 农业 | 64 | 281 | 77.4 |
塘头村 | 917 | 110 | 3.2 | 务工 | 16.4 | 2220 | 58.3 |
彭下村 | 1935 | 27 | 1.1 | 务工 | 23.9 | 2120 | 95 |
坑潘村 | 688 | 20 | 1.9 | 务工、经商 | 55.2 | 292 | 76.5 |
岙里村 | 1238 | 80 | 1.5 | 经商、务工 | 8.5 | 1707 | 90 |
白岩下村 | 1568 | 23 | 0.8 | 经商、务工、务农 | 55.5 | 1100 | 62.5 |
小塘村 | 895 | 25 | 1.8 | 工业 | 11.2 | 956 | 95 |
第二章 温岭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市水库移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央、省移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开拓进取、克难攻坚,有效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直补资金发放情况
以2006年移民登记表和花名册为依据,建档立卡,设立独立的账户,市、镇(街道)、村分级管理。依据《浙江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直接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核准、登记、公示、发放的程序持续进行,至2011年全市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人口共计13963人,依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按时发放,“十二五”期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款累计达4188.9万元。通过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可使移民人均直接增加收入600元,逐步缩小与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促进生活生产质量的提高。
二、项目规划实施情况
为抓好移民项目建设,移民办从计划编制、项目实施、项目建档三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及管理。在“十二五” 规划实施中,始终将移民群众受益作为根本目标,重点致力于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移民群众增收项目,使我市移民及相关影响人口受益明显,社会矛盾日趋平和、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至2014年投入总额共计12447.7814万元,累计安排移民项目536个,已完成433个,项目完成率81%。按照项目种类分,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83个,生产开发项目253个;按照资金属性分,其中后扶资金项目362个,结余资金项目141个,库区基金项目8个,小库解困项目25个。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针对移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狠抓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库区与移民区落后面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至2014年投入总额共计7621.9032万元,其中,安全饮水投入总额共计756.992万元; 道路交通投入总额共计2988.8492万元;基本口粮及农田水利投入总额共计854万元。
2.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投入总额共计416.18万元,投资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计209万元,其中大溪镇新南岙村移民美丽家园河道整治工程74万元,受益移民1428人;城东街道外球村排污工程135万元,受益移民392人。
3.产业开发建设情况
产业开发以移民户参股,村集体开发农业基地和村集体参股,公司化运作做大创业项目等形式,投入总额共计5464.1182万元,其中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投入总额共计1351.17万元,共计受益移民38664人。
4.移民培训情况
“十二五”期间移民培训投入150万元,年平均投入30万元,年均受益移民1200人。在培训内容上,注重与我市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移民就业创业实际相结合,主要涉及水库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如杨梅、梨、葡萄等后续管理;移民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移民家庭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电脑基础、小微企业管理、现代信息技术、金融基础与财务管理、月嫂服务技术培训等。
5、金融扶持情况
金融扶持方式包括移民创业贷款、移民贷款贴息、移民资金互助和移民贷款担保。(1)移民创业贷款: 2011年9月,我市在台州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出台《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创业贷款实施暂行办法》,创新设立“移民乐”创业贷款项目,解决移民贷款难问题。(2)移民贷款贴息:2013年8月,我市走在全省移民管理机构前列,率先出台《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创业贷款贴息补助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对温岭市范围内在各商业银行(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创业贷款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进行贴息补助,解决移民贷款贵的问题。(3)移民资金互助:2010年2月,我市玉麟果蔬专业合作社创新金融模式,在温岭市移民办的帮助下,经省银监会批准成立了温岭市箬横镇玉麟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社集资注册资本722.03万元,其中移民集资资本279万元,占比38.6%。(4)移民贷款担保: 2007年12月,我市成立农信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2012年底,市国投公司与供销社联合注资到2000万元。其中,国投公司投入1100万元,占比55%,供销社投入900万元,占比45%。
三、总体效果评价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实施,使移民的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移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健康发展。并通过产业开发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了移民增收渠道,农村移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对移民政策实施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对移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在明确扶持对象的基础上,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实行现金直补,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扶持600 元,直补资金作为转移性收入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后扶政策实行的项目扶持等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实施“美丽库区、富裕移民”计划,通过几年的实践,全市2万多名移民从“要我富”蜕变为“我要富”,在提升创业理念的同时,自身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市移民年人均收入从2006年的不到 90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6000元,增幅达到78%。
(二)对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
1、对移民生产条件的影响
为改善移民生产条件,实施基本口粮田项目、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生产道路项目等多类项目。渠道、机井、排灌站等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等交通道路项目的实施,使移民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另外,后期扶持项目还涉及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移民培训项目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西瓜、葡萄、梨、枇杷、柑桔、樱桃等经济林木种植技术为主,满足生产的客观需求,对深化经济作物产业化,增加经济作物的收益和促进移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对移民生活条件的影响
一是移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使移民的住房从面积、结构及安全性方面得以改善。通过新房修建、旧房改建和危房处理等措施,尤其是移民集中安置、立改套等项目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移民的居住条件。二是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结合当地的供水站配套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为移民饮用水提供保障,使饮水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提高了移民的健康水平,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医疗保障水平提升。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积极开展卫生设施项目建设,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移民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移民总户数的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移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移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交通和通信更加便捷。交通与通信项目实现全面覆盖,使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公路通村率达90 %以上。道路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广播,均具备宽带接入条件。此外,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其他一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移民劳动适龄人口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比率为100%,移民适龄儿童失学率为零。
(三)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多是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如渠道、交通道路等诸多项目建设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后扶政策中饮水安全、交通、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以建设和完善,同时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项目、生态及环境项目、移民技能培训及生产开发项目等得以实施,广大移民群众长久以来的“行路难”、“饮水难”、 “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后期扶持项目帮助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使移民和非移民的当地居民共同受益,从而缓和了移民和当地非移民农村居民的冲突,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基本口粮田、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不仅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可配合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减少水土流失,减缓土壤肥力下降速度,维护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涉及生态和环境的项目主要有塌岸滑坡治理、浸没淤积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和污水处理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另外,基础设施项目中新农村建设,通过绿化美化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农村的环境面貌,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的居住环境。
四、目前仍然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移民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为落后。移民的水、电、路及农田水利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虽然大有改观,但相对于非移民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是移民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山、水等资源,但由于产业发展起点低、水平低,大多规模偏小、效益不明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真正上规模、效益好、能够带领移民脱贫致富的产业相对较少。
三是移民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移民文化素质、医疗卫生条件等与非移民区相比仍然相对落后。
第三章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循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以保障移民人口资金为基本,项目建设为支撑,集中力量解决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移民村美丽家园建设,增产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使移民收入水平总体达到当地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确保到2020年水库移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安排。将2016—2020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规划统一纳入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整合相关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同步调查、编制和报批。统筹安排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资金、小型水库解困资金等移民专项资金,集中力量解决水库移民生存环境恶劣、居住不安全、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调查分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本情况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现状,针对水库移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解决贫困移民脱贫解困问题,大力开展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全面实施水库移民增收计划,加快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3、坚持精准扶持、合力攻坚。健全完善以移民户和移民村组为扶持对象,以贫困移民为扶持重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工作重心的精准扶持工作机制。以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和重点民生项目为平台,有效衔接各地各行业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水库移民突出问题。
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基本原则,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兼顾库区村和移民村、大中型和小型水库的利益关系。科学合理确定受益群体和规划项目,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依据
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471号)。
2.《国务院于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3.《关于促进库区和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发改农经〔2010〕2978号)。
4.《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12〕315号)。
5.《关于帮助各地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3〕1730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5]426号)。
7.《水利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移民[2015]37号)。
8.《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函》(水移函[2006]421号)。
9.《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函》(水移函[2007]26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
1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7〕1号)。
12.《浙江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浙政〔2006〕119号)及其配套文件。
13.《浙江省移民办关于转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通知》浙移扶〔2015〕28号。
1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49号)。
15.浙江省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规划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移领办〔2010〕1号)。
16.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综〔2010〕145号)。
17.浙江省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有关工作的通知》(浙移扶〔2010〕139号)。
18.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思路。
19.移民村移民群众的意愿和移民村(组)的意见。
20.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规划目标、范围和任务
(一)规划目标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前基本解决贫困移民脱贫解困问题。移民人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总体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以及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涉及大中型水库淹没影响涉及3个镇15个村,小型水库的10个镇(街道)21个行政村。其中,采取直补发放方式的仅限于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直补移民人口;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规划范围原则上限于移民村组(自然村)。
(三)规划的重点任务
1、加快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工程。及时总结水库移民避险解困的工作经验,针对贫困移民存在的生存环境、居住不安全、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规划好移民脱贫解困工作。对于符合避险解困帮扶对象条件的特困移民,可以纳入避险解困工作范围;对于其他贫困移民,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有计划地完成脱贫解困任务,确保本地区在2020年前基本解决贫困移民脱贫解困问题。
2、大力开展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行动。从本市移民村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状况出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规划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突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活力。
3、全面实施水库移民增收计划。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要求,结合本市移民工作实际,规划好全面实施水利移民增收工作。加大移民生产扶持力度,引导和帮助移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移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移民专业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移民村组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做好移民就业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移民通过劳务输出、土地流转、经商办厂、旅游服务、物业经济等方式,有效增加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有需求的移民劳动力都得到相应的培训,促进移民就业、增加收入。
第四章 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直接发放规划
“十二五”期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的精神,做到“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通过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可使移民人均直接增加收入600元,逐步缩小与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促进生活生产质量的提高。
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核定
(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原始核定情况
后期扶持范围为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2006年,经登记核定,我市的后期扶持人口24166人,其中直补人口14298人,不能核定到人的项目扶持人口9868人,具体见表4-1。
表4-1 2006年温岭市各镇、街道移民扶持人口核定结果
序号 | 镇(街道) | 村数(个) | 直补人数 | 项扶人数 | 移民总人数 |
1 | 太平街道 | 32 | 536 | ∕ | 536 |
2 | 城东街道 | 30 | 518 | ∕ | 518 |
3 | 城西街道 | 15 | 118 | ∕ | 118 |
4 | 城北街道 | 9 | 77 | ∕ | 77 |
5 | 横峰街道 | 25 | 100 | ∕ | 100 |
6 | 泽国镇 | 72 | 431 | ∕ | 431 |
7 | 大溪镇 | 103 | 6172 | 5867 | 12039 |
8 | 松门镇 | 40 | 1097 | ∕ | 1097 |
9 | 箬横镇 | 80 | 941 | ∕ | 941 |
10 | 新河镇 | 70 | 559 | ∕ | 559 |
11 | 石塘镇 | 20 | 39 | ∕ | 39 |
12 | 滨海镇 | 47 | 668 | ∕ | 668 |
13 | 温峤镇 | 18 | 61 | ∕ | 61 |
14 | 城南镇 | 56 | 1961 | 916 | 2877 |
15 | 石桥头镇 | 28 | 1010 | 3085 | 4095 |
16 | 坞根镇 | 6 | 10 | ∕ | 10 |
合计 | 651 | 14298 | 9868 | 24166 |
不能核定到人的移民扶持人口村为后扶项目村,即大溪镇8个村、城南镇2个村、石桥头镇4个村,共14村,每年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死亡的人口的核减人数对应的扶持资金将作为市里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具体人数见表4-2。
表4-2 2006年不能核定到人的移民扶持人数
镇 | 村 | 核定的现状移民人数(人) |
大溪镇 | 上毛坦村 | 1357 |
大溪镇 | 良山村 | 264 |
大溪镇 | 秀岭村 | 928 |
大溪镇 | 下毛坦村 | 914 |
大溪镇 | 井朱村 | 856 |
大溪镇 | 桥里村 | 997 |
大溪镇 | 梅安村 | 524 |
大溪镇 | 新南岙村 | 27 |
城南镇 | 横溪村 | 448 |
城南镇 | 山岙村 | 468 |
石桥头镇 | 阮岙村 | 341 |
石桥头镇 | 陈岙村 | 589 |
石桥头镇 | 上洞桥村 | 865 |
石桥头镇 | 下洞桥村 | 1290 |
合计 | 14 | 9868 |
(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对象核定情况
资金直接发放的范围不超出核定登记的扶持人口。以2006年移民登记表和花名册为依据,资金直接发放到个人的涉及16个镇(街道)651村 14298人。资金直接发放对象每年进行复核,由于死亡或户口迁出等原因导致减员,至2015年底,现有资金直接发放对象基数为13556人。
(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对象管理
以2006年移民登记表和花名册为依据,建档立卡,设立独立的帐户,市、镇(街道)、村分级管理,并逐步实行网络信息化。扶持人口复核要坚持属地管理、户籍地核定和客观公正、公开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下列情况需要核减资金直接发放对象人数:上一年度扶持人口复核登记后,于下一年度12月31日前转为非农业户口;部队现役二级及以下士官晋升为三级及以上士官;大中专毕业生被国家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录用为干部或在编职工;因犯罪服刑;死亡;移民配偶属非移民的在离婚后户口迁出原安置地或和非移民再婚;现已解除收养关系的原移民合法收养的子女;错登的及其它应核减人口。核减人口的直补资金纳入项目扶持资金专户,用于被核减对象所在村(居)的项目扶持。下列情况需要资金直接发放对象人数: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回原籍的移民人口;补(漏)登记的人口以及其它应增加的人员。后期扶持人口复核结果经过村(居)公示后,由村(居)将复核情况上报镇(街道)审核,市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核定汇总。
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
本市后期扶持方式在上一轮规划中已经确定,主要根据国务院17号文件的“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的规定,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扶持方式的意向。
(一)资金直接发放扶持方式
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市人民政府确定,我市实行“直补到人为主,项目扶持为辅”的扶持方式,对已经核实到人的600元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具体见表4-3。
表4-3 直补资金扶持方式确定结果汇总表
序号 | 镇(街道) | 村数 | 移民主导意见 | 村组意见 | 最终方式 |
1 | 太平街道 | 32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2 | 城东街道 | 30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3 | 城西街道 | 15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4 | 城北街道 | 9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5 | 横峰街道 | 25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6 | 泽国镇 | 72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7 | 大溪镇 | 103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8 | 松门镇 | 40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9 | 箬横镇 | 80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0 | 新河镇 | 70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1 | 石塘镇 | 20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2 | 滨海镇 | 47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3 | 温峤镇 | 18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4 | 城南镇 | 56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5 | 石桥头镇 | 28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16 | 坞根镇 | 6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全额直补 |
(二)项目资金扶持方式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二类:第一类,由于死亡或户口迁出等原因导致的减员直补人口资金将转为所在村的项目扶持资金;第二类是由2006年核定的9868人,每年总规模600多万元,涉及大溪镇、石桥头镇和城南镇三个镇14个村。项目扶持资金由村集体和移民户各占50%,并以项目的方式予以扶持。各项目扶持村按照原核定的项目扶持人口数确定每年享受的项目扶持资金,该资金的50%用于实施本村生产开发扶持到户以奖代补项目,另外50%用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生产开发集体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等。项目扶持资金安排比例具体见表4-4。
表4-4 项目扶持资金安排比例
镇(街道) | 村数(个) | 村集体的比例(%) | 扶持到户资金比例(%) |
大溪镇 | 8 | 50 | 50 |
城南镇 | 2 | 50 | 50 |
石桥头镇 | 4 | 50 | 50 |
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发放
依照《浙江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资金直接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按核准、登记、公示、发放的程序进行。按每人600元的标准,按时发放,减少人口从次年1月起停止执行,发放年限从2006年开始,为20年年限。本次规划从2016年至2020年,在20年年限之中。
直接发放对象实行村、镇(街道)公示,经市移民主管部门审核后委托银行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账户上,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资金发放后在政府网或镇(街道)、村政务公开栏公布发放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建立“深入调研、民主决策;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程序到位,接受监督;规范机制,确保稳定”等保障制度,确保扶持方式的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主动接受移民和移民村村民的监督、接受人大政协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接受舆论的监督、接受行政监察的监督。
四、分年度发放金额及规划总额
本次规划为限额规划,根据我市2015年底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基金直接发放对象基数为13556人,“十三五”期间直接发放资金:
财政年度资金规模=600元/人×13556人=8133600元;
本期规划直补资金总额=8133600元/年×5年=40668000元。
根据“十二五”期间的直补人口减少情况,2011年直补人口基数为13963人,“十二五”期间,由于死亡等原因,直补人口减员年均60人左右。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直补人口年均减少60人,相应直补资金36000元将转为所在村项目扶持资金,具体见表4-5所示:
表4-5 “十三五”期间直补资金发放情况
年度 | 直补人口数 | 直补资金 | 转为项目扶持资金 |
2016 | 13556 | 8133600 | 36000 |
2017 | 13496 | 8097600 | 72000 |
2018 | 13436 | 8061600 | 108000 |
2019 | 13376 | 8025600 | 144000 |
2020 | 13316 | 7989600 | 180000 |
五、资金使用效益预测
通过资金直接发放到移民个人,可使移民年人均直接增加收入600元,逐步缩小同全市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差距,促进生活生产质量的提高。
第五章 移民脱贫解困规划
一、贫困移民现状
温岭市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全市贫困户相对较少,没有低收入贫困户。据调查统计,温岭市水库移民相对贫困人口约313户,占比移民村总户数2.31%(见表5-1)。从地域分布来看,困难户主要分散在6个镇,涉及大溪镇(129户)、箬横镇(2户)、城南镇(30户)、滨海镇(1户)、松门镇(3户)、石桥头镇(148户),城市内5个街道都没有贫困户。从农户致贫因素看,移民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移民个体素质不高,缺乏劳动力、生产资金、技术,致富门路少或是因灾因病等原因。
表5-1 温岭市水库移民贫困户基本情况
镇、街道及困难户数小计(户) | 行政村 | 村总户数(户) | 困难户数(户) | ||
大溪镇 | 129 | 横后村 | 398 | 12 | |
梅安村 | 198 | 8 | |||
秀岭村 | 358 | 15 | |||
良山村 | 626 | 22 | |||
井朱村 | 272 | 20 | |||
新南岙村 | 450 | 15 | |||
上毛坦村 | 432 | 33 | |||
下毛坦村 | 305 | 4 | |||
箬横镇 | 2 | 长山村 | 49 | 2 | |
城南镇 | 30 | 横溪村 | 382 | 21 | |
山岙村 | 355 | 9 | |||
滨海镇 | 1 | 长安村 | 55 | 1 | |
松门镇 | 3 | 长川村 | 100 | 3 | |
石桥头镇 | 148 | 上洞桥村 | 284 | 50 | |
下洞桥村 | 532 | 56 | |||
陈岙村 | 220 | 27 | |||
阮岙村 | 212 | 15 | |||
合计 | 313 | 13940 | 313 |
二、移民解困基本思路
在具体工作中,强调分类指导。通过对低收入移民生产生活情况的全面调查,在充分了解分析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低收入移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因人而异、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具体的帮扶措施。
一是实施“保障”帮扶。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移民,家庭没有劳动力,没有子女的,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实施“保障”帮扶措施,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提高保障标准,逐步帮助其提高生活水平。
二是实施“救济”帮扶。对没有劳动力、弱质劳动力、子女就学负担重、因病或因灾致贫,又未能列入低保的低收入农户,实施“救济”帮扶措施。尤其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结对帮扶,帮助其发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增加收入。
三是实施“引导”帮扶。对家庭有劳动力,但生产积极性不高的低收入农户,采取“引导”帮扶措施。通过教育,改变生产生活观念,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和寻找增收门路,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或转移就业。鼓励结对单位对他们发展生产的行动给予适当帮扶。此外,对缺乏技能和文化素养的低收入移民户,结对干部与其建立一对一联系,了解其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加强致富信息方面的引导,注重在资源开发利用、种养结构的调整、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共商脱贫办法,量身定做扶持措施,增强低收入农户自身“造血”功能,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的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
四是实施“项目”帮扶。对家庭有一定劳动力,有通过劳动力脱贫愿望又有实施增收项目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施项目增收帮扶措施。结合低收入农户实际情况,选择生产技术不强、操作简单、风险小的项目。每户采取1-2项增收措施,如扶持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等。
五是实施“培训”帮扶。一是结合项目抓培训。针对低收入移民扶持项目的开展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有利于更好地实施项目,让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帮扶低收入移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二是结合产业发展抓培训。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移民依靠科技挖潜增收的能力,努力培训一批新型农业产业移民。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土地、山林等资源为目标,对低收入移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等培训,促进低收入移民增收。三是结合转移就业抓培训。突出对低收入移民进行“三定培训”,即定点、定向、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涵盖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农家乐服务等技能进行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增加劳务收入。同时,重视低收入移民子女教育,逐步落实低收入移民家庭的学生免费享受营养餐,补助或减免相关学习生活费用。
三、移民避险解困建设规划
(一)移民贫困主要原因
移民避险解困建设规划主要针对箬横镇长山村和石桥头镇上洞桥、下洞桥、陈岙、阮岙四个村。箬横镇长山村是长潭水库移民的集中安置村,共41户,151人,于1989年从黄岩区李家洋村迁移到温岭。为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扶持村,现有人口1129户3425人,原经核定的水库移民直补人口513人、项目扶持人口3085人。根据《湖漫水库水资源保护若干意见》(温政办发[1999]190号)要求,上述5个行政村被列为库区整体迁建村,严格控制建房及畜禽养殖。由于受到生存环境制约,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薄弱,无自来水无排污设备,交通非常不便。受建房限制,库区村民一直没有新建房屋,大部分村民居住在70年代建造的“大寨屋”和木结构老屋,部分移民房屋呈现大面积漏水墙面渗漏裂开,住房安全隐患严重。需纳入避险解困范围的移民人数有2100人。
(二)避险解困试点建设思路
依托本村建设规划,落实房屋拆迁安置、新农村环境改造和建房土地指标问题。向省移民办申请将箬横镇长山村、石桥头镇上洞桥、下洞桥、陈岙、阮岙五个村,列入省移民避险解困试点专项资金,支持移民建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四、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全市每年扶助约150万元,规划期内移民资金资助约750万元。避险解困由省专项资金申请资助。
五、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脱贫解困规划的实施,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改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消除全市水库移民的贫困现象:消灭绝对贫困移民人口;大幅度减少因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等致贫的贫困人口;通过提升移民子女的文化水平,整体提升水库移民劳动素质,逐步消除技术、劳动力等致贫因素,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第六章 大中型水库移民增收规划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移民工作实际,规划全面实施水库移民增收工作。加大移民生产扶持力度,引导和帮助移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鼓励发展移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移民专业户,发展壮大移民村组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构建移民创业服务体系,组织做好移民就业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移民通过劳务输出、土地流转、经商办厂、旅游服务、物业经济等方式,有效增加工资性、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有需求的移民劳动力都得到相应的培训,掌握一至二项创业就业实用技能,促进移民就业、增加收入。
一、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
全市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规划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
(一)土地整理开发项目
因地制宜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关于土地整理开发规划项目涉及陈岙村、阮岙村、下毛坦村,包括土地流转改造、土地平整和土地整理开发共计3项,项目规模累计100亩左右,受益人口2220人。具体见表6-1。
表6-1 “十三五”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陈岙村 | 土地流转改造 | 30亩 | 新建 | 54 | 2017 | 480 |
阮岙村 | 土地平整 | 1宗 | 续建 | 200 | 2020 | 576 |
下毛坦村 | 土地开发 | 60亩 | 新建 | 80 | 2016-2020 | 1164 |
合计 | 334 | 2220 |
(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大、中、小、微渠系配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际效果,强化工程配套,延伸设施功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关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规划共计5项,包括新建或续建水利渠道、排灌站、防洪堤坝、山塘砌石以及溪堤整治、溪塘改造、山塘除险加固。项目涉及长川村、上毛坦村、梅安村等5个移民村,6135人受益。具体见表6-2。
表6-2 “十三五”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长川村 | 水利渠道 | 1KM | 新建 | 35 | 2018 | 290 |
长川村 | 排灌站 | 1座 | 新建 | 8 | 2017 | 290 |
上毛坦村 | 防洪堤坝 | 0.282KM | 续建 | 50 | 2016 | 1450 |
下毛坦村 | 山塘砌石修建 | 1座 | 续建 | 20 | 2016-2020 | 1164 |
梅安村 | 溪堤整治 | 1KM | 新建 | 100 | 2016 | 641 |
后应村 | 蓄水池 | 1宗 | 新建 | 85 | 2016 | 2300 |
合 计 | 298 | 6135 |
(三)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共计8项,其中土地整理开发项目3项、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5项,计划投资430万元,其余自筹。
(四)实施效果预测
项目实施后,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扩大了温岭市农田水利集中建设的区域规模,增加了区域内单位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扎实的水利基础条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可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进程,为移民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移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生产开发项目规划
利用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资金或实行农村小额贷款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结合区域生产发展方向与布局,积极引导大中型水库移民广泛进行生产开发,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工程项目。对项目可采取补助或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库区与安置区移民能够致富奔小康。“十三五”期间,规划扶持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等项目,共规划项目9个。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扶持政策和“十二五”规划以来,通过扶持生产开发,坚持带动效应、创业致富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移民产业,突出优势和特色,如太湖水库大溪镇已建成井朱村休闲果园基地、秀岭村猕猴桃基地、良山村宫川蜜桔基地,正在建设下毛坦村和上毛坦村果园基地;湖漫库区石桥头镇已建成陈岙村杨梅基地、阮岙村梨基地、上洞桥村休闲果园基地;城南镇已建成山岙村梨基地、横溪村杨梅基地。同时通过育龙头、兴品牌、强辐射等举措,做强做大做移民产业、打响移民品牌,如“玉麟”牌西瓜、“滨吉”牌果蔬、“山中笑”杨梅、大寨地果业等,使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给移民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但仍存在移民群众增收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等问题。要改变此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移民群众产业发展的扶持,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移民群众增产增收。
(二)种植业规划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挖掘内涵潜力为主,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特色种植,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推广现代化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设施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后五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规划关于种植业项目包括农业设施、果业基地开发、茶园改造等4个,主要涉及横溪村、长山村、长安村、井朱村等,受益人口达2861人。具体见表6-3。
表6-3 “十三五”种植业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横溪村 | 林地开发 | 200亩 | 新建 | 200 | 2016-2020 | 1172 |
长山村 | 农业设施 | 50亩 | 新建 | 85 | 2016-2017 | 174 |
长安村 | 连栋大棚 | 18000㎡ | 新建 | 300 | 2016-2017 | 500 |
井朱村 | 果业基地开发 | 90亩 | 新建 | 180 | 2017-2018 | 1015 |
合计 | 765 | 2861 |
(三)其他二、三产业规划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二、三产业规划项目共计4个,涉及大溪、城南两镇移民村,受益总人数达14313人。具体见表6-4。
表6-4 “十三五”二、三产业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良山村 | 厂房建设 | 2500㎡ | 新建 | 100 | 2017 | 2036 |
梅安村 | 厂房建设 | 7亩 | 新建 | 300 | 2016 | 641 |
协力投资有限公司 | 厂房建设 | 1宗 | 新建 | 2500 | 2016 | 9401 |
曦奥投资有限公司 | 厂房建设 | 1宗 | 新建 | 1000 | 2016 | 2235 |
合计 | 3900 | 14313 |
(四)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村组直接受益原则。“十三五”期间,温岭市生产开发项目规划共计13项,计划投资3090万元,资金筹措来自结余资金、产业致富基金和移民安置村自筹等渠道。
(五)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生产开发项目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和后扶资金的长效性,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带领移民、村民走创业致富之路,逐步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使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成为提高移民、村民满意度的安民、富民工程。
三、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职业教育规划
在新形势下,移民的智力开发将对脱贫致富起决定性、战略性作用,在加大扶持的投入中要舍得拿出资金对移民进行普遍的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全面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库”。
(一)劳动力状况、输出情况及培训需求
移民培训是解决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移民创业致富能力,加快移民奔小康的有效途经。温岭市移民人口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部分经商和外出务工。由于移民从业人员中劳动技能相对偏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急需扎实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农业产业发展也需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二)培训的内容、范围和方式
1、培训内容
以生产实用技术为主,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组织人员对移民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使移民群众真正掌握生产技术,增加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移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同时,根据库区产业分布特点选择培训项目,针对湖漫库区城南、石桥头两镇距离市区较近、经济欠发达的特点,重点开展“月嫂”、“家政”等培训班,拓展移民妇女就业渠道;针对太湖库区大溪镇机械业和制鞋业发达等特点,开展车床和鞋帮等培训班;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农家乐服务”等培训项目,使其掌握1-2项职业技能,满足就业需要。
2、培训范围
覆盖所有移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可集中在产业基地现场,传授先进的科技知识,使移民群众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促进产业发展,保障移民群众增收。
3、培训方式
一是采取培训理论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走出课堂、走进基地、送教到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门设立果类栽培技术全过程现场培训模式,可选择陈岙村杨梅基地和山岙村翠冠梨基地等区域,划定基地中的某个区块作为专业技术培训的全过程示范区,邀请农技专家就果类栽培的全过程进行现场授课。二是采取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培训机构、订单企业和受训移民三者积极性,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全力拓展移民就业渠道。培训前,由学校引入相关企业,并与学校共同制定培训标准、拟定培训计划;培训中,由学校委托订单企业直接派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培训后,由学校组织受训移民与订单企业自愿进行就业洽谈,从而增加移民就业机会。
(三)培训资金估算和筹措
根据培训内容,每年拟安排培训经费30万元。“十三五”期间,培训资金共需150万元,由结余资金全额承担。
(四)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可以提高移民群众的素质,开阔眼界,增强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为移民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移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四、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各移民村及库区应当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当地旅游大风景区、自然风光资源、特色农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移民收入。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行乡村旅游培育计划。大力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乡村旅游点,挖掘乡村特色,利用好乡村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策划并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依托“东部海滨风情旅游区”建设,突破阳光、沙滩、渔家乐等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低层次开发,积极参与开发海岛狩猎、海岛垂钓、海岛生存、海上摩托艇、海上热气球、海上滑水、海上游艇等海洋高端休闲娱乐产品的开发,组成海滨、海上、海空立体产品体系;在渔村渔家乐基础上,着手高端旅游住宿设施的开发建设,基本实现滨海旅游休闲与海洋旅游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引导农家乐、渔家乐积极开发个性化、专题化、深度游产品,如石塘阳光祈福游、坞根和谐生态游、箬横康体健身游、大岩头山野养生游、四季农庄观光度假游、龙门湖生态美食游,做出特色,做成极致,打开农业生态休闲产品的客源市场。
第七章 大中型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规划
“十二五”以来,温岭市为加快实施移民城镇化步伐,借助增量要素,异地搬迁建设移民美丽家园,实现了移民宜居宜业。值得推广的有(1)石桥头模式:石桥头镇委托中博建设集团实施湖漫库区移民异地搬迁项目,分三期建设,将库区4个移民村1129户3425人整体搬迁。(2)长川村模式:松门镇长川村借助二次搬迁契机,在原淋川镇附近争取到一个地块,整体规划后统一标准建成排屋安置移民,同时申报建设移民综合服务大楼,搞起物业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3)长山村模式:箬横镇政府统一规划,在镇中心拿出120余亩土地,兴建繁荣新村立改套小区,集中安置长山村、花芯村等全村移民,在移民就业无忧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善了移民户居住条件。“十三五”期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规划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以改善生活生产条件、改善人居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设施、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建设,营造移民良好的安居乐业环境,提升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基础设施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以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力投入,温岭市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完善,尤其是移民村饮水、通信广播等设施的完成率均处于台州市前列。此外,虽然各行政村村通公路已达100%,且基本都是标准化等级公路,但由于各行政村发展水平的差异,仍存在有些移民村道路硬化里程低、机耕路较窄、人行桥梁不足等问题。因此结合需各村实际,对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利仍不完善的,规划继续坚持改善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对基础建设比较完善的村,要求立足本村交通区位,综合资产资源、劳动力等各方面要素,重点发展库区移民及周边群众能够受益的项目,让库区移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长效发展后劲。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饮水安全、道路交通、农村供电、移民搬迁安置、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共计规划项目70个,总投资达到5375.4万元。
(二)道路项目规划
“十三五”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安排道路项目共计14个,主要包括道路新建、机耕路新建及硬化、人行便桥新建等规划项目。具体见表7-1。
表7-1 “十三五”道路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长山村 | 主机耕道路硬化 | 2000㎡ | 新建 | 35 | 2016-2017 | 174 |
横后村 | 修筑机耕路 | 2KM | 新建 | 30 | 2017-2018 | 1005 |
山岙村 | 农田机耕路改造 | 2KM | 新建 | 45 | 2018-2019 | 1063 |
下洞桥村 | 新造道路 | 0.6KM | 新建 | 120 | 2017-2020 | 1500 |
陈岙村 | 道路建设及硬化 | 11250㎡ | 新建 | 280 | 2019-2020 | 637 |
陈岙村 | 老鼠岩头路建设及硬化 | 1500㎡ | 新建 | 35 | 2018-2020 | 637 |
长川村 | 机耕路硬化 | 2KM | 新建 | 66 | 2019 | 290 |
良山村 | 机耕路 | 0.5KM | 新建 | 100 | 2017 | 2036 |
上毛坦村 | 机耕路路面硬化 | 4400㎡ | 新建 | 88 | 2016 | 1450 |
上毛坦村 | 机耕路 | 1.2KM | 新建 | 48 | 2018-2020 | 1450 |
下毛坦村 | 机耕路 | 2400米 | 新建 | 40 | 2016-2020 | 1164 |
桥里村 | 人行便桥 | 1座 | 新建 | 10 | 2017 | 1492 |
井朱村 | 人行便桥 | 1座 | 新建 | 30 | 2020 | 1015 |
梅安村 | 环山公路 | 0.8 KM | 新建 | 100 | 2017-2020 | 641 |
合计 | 1027 | 14554 |
(三)搬迁安置项目规划
搬迁安置规划包括二次搬迁和危房处理项目。“十三五”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安排搬迁安置项目3个,涉及长山村、长安村以及井朱村,受益人数1689人。具体见表7-2。
表7-2 “十三五”搬迁安置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长山村 | 繁荣小区立改套 | 16户 | 新建 | 80 | 2016 | 174 |
长安村 | 危房处理 | 6417㎡ | 新建 | 300 | 2016-2017 | 500 |
井朱村 | 村部危房处理 | 1500㎡ | 新建 | 110 | 2019 | 1015 |
合计 | 490 | 1689 |
(四)新村建设项目规划
新村建设项目规划主要包括建房、修房、改水改厕、绿化美化、路面硬化、环境整治、三通一平和其他。“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安排新村建设项目共26个,其中,建房修房项目6个,涉及横后村、下洞桥村、良山村、上毛坦村等6个行政村。具体见表7-3。
表7-3 “十三五”新村建设——建房修房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横后村 | 村部修建 | 300㎡ | 新建 | 250 | 2018-2019 | 1005 |
下洞桥村 | 老村部改造 | 400㎡ | 新建 | 400 | 2016-2020 | 1500 |
良山村 | 村部修房 | 150㎡ | 新建 | 100 | 2017-2020 | 2036 |
上毛坦村 | 村综合楼 | 1宗 | 新建 | 800 | 2017 | 1450 |
下毛坦村 | 村部修造、文化礼堂、托老中心 | 1123.3㎡ | 新建 | 180 | 2016-2020 | 1164 |
屏下村 | 村综合楼 | 2.5亩 | 新建 | 1000 | 2016 | 2100 |
合计 | 2730 | 9255 |
绿化美化项目2个,涉及长安村和新南岙村,项目规模计24000平方米,受益人口2005人。具体见表7-4。
表7-4“十三五”新村建设——美化绿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长安村 | 绿化美化 | 18000㎡ | 新建 | 300 | 2016-2017 | 500 |
新南岙村 | 绿化美化 | 6000㎡ | 新建 | 70 | 2017-2020 | 1505 |
合计 | 370 | 2005 |
路面硬化项目15个,涉及长安村、横溪村、下洞桥村、新南岙村、阮岙村等9个行政村,主要包括路面修理和路面硬化等规划项目。具体见表7-5。
表7-5“十三五”新村建设——路面硬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长安村 | 道路硬化 | 180米 | 新建 | 30 | 2016-2017 | 500 |
横溪村 | 村景观路硬化 | 7200㎡ | 新建 | 80 | 2016 | 1172 |
下洞桥村 | 道路拓宽硬化 | 2450㎡ | 续建 | 34.8 | 2016 | 1500 |
下洞桥村 | 新桥接口道路硬化 | 800㎡ | 新建 | 15 | 2016-2020 | 1500 |
下洞桥村 | 新路硬化 | 1600㎡ | 续建 | 30 | 2017-2020 | 1500 |
上洞桥村 | 村部至 水库道路硬化 | 13500㎡ | 新建 | 180 | 2017-2020 | 839 |
上洞桥村 | 漫游岭至黄狗盘道路硬化 | 9000㎡ | 新建 | 120 | 2017 | 839 |
上洞桥村 | 漫游岭至黄狗盘道路硬化 | 9000㎡ | 新建 | 120 | 2018 | 839 |
阮岙村 | 修理路面 | 10000㎡ | 续建 | 195 | 2016 | 576 |
阮岙村 | 修理路面 | 5000㎡ | 续建 | 100 | 2016 | 576 |
下毛坦村 | 道路硬化 | 7624.25㎡ | 新建 | 100 | 2016-2020 | 1164 |
桥里村 | 健身路路面硬化 | 700㎡ | 新建 | 100 | 2017-2019 | 1492 |
新南岙村 | 道路硬化 | 6000㎡ | 新建 | 200 | 2017-2020 | 1505 |
平山村 | 道路建设 | 13500㎡ | 新建 | 200 | 2016 | 1253 |
坑洋村 | 溪边道路建设 | 2400㎡ | 新建 | 60 | 2016 | 1370 |
合计 | 1564.8 | 16625 |
路灯修复、停车场新建、监控安装等项目共计3个,涉及下洞桥村、陈岙村等3个行政村,受益人数3301人。具体见表7-6。
表7-6“十三五”新村建设——其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 (人) |
下洞桥村 | 建绿色停车场 | 800㎡ | 新建 | 20 | 2017-2020 | 1500 |
陈岙村 | 监控设施 | 3套 | 新建 | 60 | 2019 | 637 |
下毛坦村 | 路灯修复 | 90盏 | 新建 | 10 | 2017-2020 | 1164 |
合计 | 90 | 3301 |
(五)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各类基础设施计划投资4875.4万元,其余由移民安置村自筹。
(六)基础设施实施总体效果预测。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极大改善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交通状况,安全饮水、电力、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将为移民和当地群众发展农业、二三产业、运输业等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移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民生环境,为美丽家园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二、社会事业设施规划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项目规划,“十三五”期间,规划项目7个。
(一)文化教育项目规划
规划项目7个,涉及桥里村、新南岙村、长川村、山岙村等5个行政村,主要包括文化室新建、文娱设备添置、健身活动广场新建等项目,受益人口逾8000人。具体见表7-7。
表7-7“十三五”文化教育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 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桥里村 | 赵大佑尚书坊 | 1宗 | 新建 | 50 | 2017-2020 | 1492 |
新南岙村 | 文娱设备 | 15套 | 新建 | 30 | 2016-2020 | 1005 |
长川村 | 文化室配套设施 | 2160㎡ | 新建 | 35 | 2016 | 290 |
山岙村 | 休闲广场 | 900㎡ | 新建 | 60 | 2017-2020 | 1063 |
山岙村 | 健身活动场 | 250㎡ | 新建 | 35 | 2016 | 1063 |
桥里村 | 休闲广场 | 1宗 | 新建 | 83 | 2016 | 1005 |
石桥头景鸿投资有限公司 | 移民服务中心 | 4127㎡ | 新建 | 120 | 2016 | 2235 |
合计 | 415 | 8153 |
(二)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社会事业设施规划计划投资340万元,其余自筹。
(三)社会事业设施实施总体效果预测
通过规划建设,可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移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极大地改变移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三、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十二五”以来,温岭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但由于山地开发无规划、土地利用无序等现象时有存在,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
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包括排污网管铺设、塌岸处理、山体滑坡治理、溪坑整治和清淤工程等9个项目,主要涉及良山村、秀岭村、陈岙村、阮岙村、长安村和横后村。具体见表7-8。
表7-8“十三五”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良山村 | 塌岸处理 | 2处 | 新建 | 100 | 2017-2019 | 2036 |
良山村 | 清淤处理 | 2处 | 新建 | 50 | 2016-2020 | 2036 |
良山村 | 山体滑坡治理 | 3处 | 新建 | 50 | 2016-2020 | 2036 |
秀岭村 | 塌岸滑坡治理 | 3处 | 新建 | 150 | 2016-2018 | 1113 |
陈岙村 | 溪坑整治 | 850米 | 续建 | 350 | 2018 | 637 |
阮岙村 | 溪坑整治 | 1000米 | 续建 | 300 | 2019 | 576 |
长安村 | 塌岸治理 | 1800米 | 新建 | 300 | 2016-2017 | 500 |
横后村 | 山体滑坡处理 | 2处 | 新建 | 40 | 2017-2018 | 1005 |
横后村 | 清淤工程 | 1处 | 新建 | 30 | 2019-2020 | 1005 |
合计 | 1370 | 10944 |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温岭市水库移民“十三五”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计划820万元。
(四)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既美化村庄,减少污染,增加植被,又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八章 小型水库项目与资金规划
一、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
(一)规划项目基本情况
首先要加快移民村基本口粮田和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收益。“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的生产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种植业项目和养殖业项目。具体见表8-1和表8-2。
表8-1 “十三五”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坎头村 | 土地整理开发 | 10亩 | 新建 | 100 | 2016-2020 | 3890 |
合计 | 100 | 3890 |
表8-2 “十三五”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坎头村 | 溪塘改造 | 1座 | 新建 | 200 | 2016-2020 | 3890 |
流庆村 | 山塘除险加固 | 2座 | 续建 | 80 | 2016-2017 | 976 |
合计 | 280 | 4866 |
(二)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共计3项,其中土地整理开发项目1项、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2项,计划投资40万元,其余自筹。
(三)实施效果预测
项目实施后,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扩大了温岭市农田水利集中建设的区域规模,增加了区域内单位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扎实的水利基础条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水利设施的配套完善,可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产业化进程,为移民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移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生产开发项目规划
(一)规划项目基本情况
利用国家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资金或实行农村小额贷款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结合区域生产发展方向与布局,积极引导小型水库移民广泛进行生产开发,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工程项目。对项目可采取补助或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库区与安置区移民能够致富奔小康。“十三五”期间,规划扶持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等项目,共规划项目4个。详见表8-3和表8-4。
表8-3 “十三五”种植业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彭家村 | 茶园改造 | 120亩 | 新建 | 220 | 2017 | 2174 |
照谷村 | 药材套种茶油 | 150亩 | 新建 | 100 | 2017 | 1705 |
横古塘村 | 半岭堂果园开发 | 50亩 | 新建 | 20 | 2017 | 700 |
合计 | 340 | 4579 |
表8-4 “十三五”养殖业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塘焦村 | 围塘开发 | 30亩 | 新建 | 50 | 2016-2020 | 660 |
合计 | 50 | 660 |
(二)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村组直接受益原则。“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规划共计4项,计划投资390万元,资金筹措来自移民办统筹安排和移民安置村自筹等渠道。
(三)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生产开发项目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和小库扶助基金的长效性,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带领移民、村民走创业致富之路,逐步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小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成为提高移民、村民满意度的安民、富民工程。
三、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一)规划项目基本情况
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主要是指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饮水安全、道路交通、供电设施、搬迁安置、新村建设、改水改厕、绿化美化、路面硬化等项目。“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情况见表8-5至8-13。
1.饮水安全项目规划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饮水安全规划项目3个,包括肖溪村的饮水管网新建和彭家村水渠山头下水库大坝重修,受益总人数达4772人。具体见表8-5。
表8-5 “十三五”饮水安全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肖溪村 | 饮水管网建设 | 1宗 | 新建 | 100 | 2016-2020 | 1635 |
彭家村 | 水库大坝重修 | 1宗 | 新建 | 180 | 2018-2020 | 2174 |
流庆村 | 饮用水水源维修工程 | 1宗 | 新建 | 27 | 2016 | 963 |
合计 | 307 | 4772 |
2.道路交通项目规划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道路交通规划项目5个,包括岩头山村环村道路建设、后里村公路桥及道路建设等,受益总人数达6589人。具体见表8-6。
表8-6 “十三五”道路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岩头山村 | 环村道路建设 | 650米 | 续建 | 50 | 2016-2020 | 665 |
后里村 | 公路桥及道路 | 0.6 KM | 新建 | 70 | 2017-2020 | 1224 |
横古塘村 | 建桥 | 1座 | 新建 | 15 | 2018-2020 | 700 |
彭下村 | 果园基地道路加固硬化 | 4800㎡ | 新建 | 65 | 2017-2020 | 2000 |
彭下村 | 3号区块桥梁建设 | 1座 | 新建 | 45 | 2017-2020 | 2000 |
合计 | 245 | 6589 |
3.供电项目规划
规划项目1个,新建塘头村西岙龙至大岭头的架线工程,规模1500米,拟安排在2017年,受益总人数达900多人。具体见表8-7。
表8-7 “十三五”供电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塘头村 | 架线(电) | 1500米 | 新建 | 13 | 2017-2020 | 917 |
合计 | 13 | 917 |
4.搬迁安置项目规划
搬迁安置规划包括二次搬迁和危房处理项目。规划项目1个,即花芯村繁荣小区立改套项目,总投资达1亿元,受益人数1200人。具体见表8-8。
表8-8 “十三五”搬迁安置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花芯村 | 繁荣小区立改套 | 二次搬迁185户 | 新建 | 10000 | 2017-2020 | 1200 |
合计 | 10000 | 1200 |
5.新村建设项目规划
新村建设项目规划主要包括建房、修房、改水改厕、绿化美化、路面硬化、环境整治、三通一平和其他。“十三五”期间,新村建设规划项目共5个,主要为横路头村等5个村的村综合楼建设及装修。具体见表8-9。
表8-9 “十三五”新村建设——建房修房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横路头村 | 村综合楼 | 5间 | 新建 | 160 | 2016 | 1018 |
塘焦村 | 村办公楼 | 300㎡ | 续建 | 30 | 2016-2020 | 660 |
照谷村 | 村部装修 | 380㎡ | 续建 | 65 | 2018-2020 | 1705 |
横古塘村 | 村部装修 | 780㎡ | 新建 | 50 | 2018-2020 | 1705 |
白岩下村 | 村综合楼 | 1宗 | 新建 | 390 | 2018-2020 | 1600 |
合计 | 695 | 6688 |
6.改水改厕项目规划
改水改厕项目2个,涉及横古塘村和小塘村,受益人口1595人。具体见表8-10。
表8-10“十三五”新村建设——改水改厕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横古塘村 | 厕所改造 | 1所 | 新建 | 8 | 2016 | 700 |
小塘村 | 公厕改造 | 3所 | 新建 | 25 | 2016-2020 | 895 |
合计 | 33 | 1595 |
7.绿化美化项目规划
绿化美化项目1个,即岩头山村的道路绿化项目,项目规模计1950平方米,受益人口665人。具体见表8-11。
表8-11“十三五”新村建设——美化绿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岩头山村 | 道路绿化 | 1950㎡ | 续建 | 35 | 2017-2020 | 665 |
合计 | 35 | 665 |
8.路面硬化项目规划
路面硬化项目12个,涉及水坦村、南塘五村、里西村、峻岭村、照谷村、塘头村等11个行政村,主要包括路面修理和路面硬化等规划项目。具体见表8-12。
表8-12“十三五”新村建设——路面硬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水坦村 | 路面硬化 | 800㎡ | 新建 | 56 | 2016-2017 | 1522 |
南塘五村 | 道路硬化 | 6000㎡ | 新建 | 200 | 2016-2017 | 1417 |
里西村 | 村道硬化 | 200米 | 新建 | 20 | 2016-2020 | 950 |
峻岭村 | 路面硬化 | 1300米 | 新建 | 185 | 2017-2020 | 774 |
照谷村 | 路面硬化 | 21000米 | 新建 | 176 | 2016 | 1705 |
塘头村 | 道路硬化 | 9000㎡ | 新建 | 108 | 2016 | 917 |
彭下村 | 2号区块路面硬化 | 6500㎡ | 新建 | 71.5 | 2018 | 2000 |
彭下村 | 1号区块路面硬化 | 11100㎡ | 新建 | 122 | 2016 | 2000 |
坑潘村 | 路面硬化 | 7200㎡ | 新建 | 45 | 2016 | 1280 |
岙里村 | 路面硬化 | 500㎡ | 新建 | 80 | 2016-2019 | 1238 |
白岩下村 | 道路硬化 | 9000㎡ | 新建 | 175 | 2016-2020 | 1600 |
小塘村 | 路面硬化 | 18000㎡ | 续建 | 250 | 2017-2020 | 895 |
合计 | 1488.5 | 16298 |
9.新村建设项目规划
新村建设项目规划主要是指里西村的旅游区停车场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万元,受益人数950人。具体见表8-13。
表8-13“十三五”新村建设——其他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里西村 | 旅游区停车场 | 2000㎡ | 新建 | 15 | 2017-2020 | 950 |
合计 | 15 | 950 |
(二)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各类基础设施计划投资500万元,其余由小库移民村自筹。
(三)基础设施实施总体效果预测。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极大改善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交通状况,安全饮水、电力、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将为移民和当地群众发展农业、二三产业、运输业等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移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民生环境,为美丽家园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保障。
四、社会事业设施规划
(一)规划项目基本情况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项目规划。“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社会事业设施规划项目3个,全部为文化教育项目。具体见表8-14。
表8-14“十三五”文化教育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照谷村 | 文化教育建设 | 7套 | 新建 | 28 | 2017-2020 | 1705 |
后里村 | 文化室 | 550㎡ | 新建 | 75 | 2017-2020 | 2174 |
峻岭村 | 文化室 | 650㎡ | 新建 | 85 | 2017-2020 | 920 |
合计 | 188 | 4799 |
(二)投资估算汇总及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关于社会事业设施规划计划投资40万元,其余由移民村自筹。
(三)社会事业设施实施总体效果预测
通过规划建设,可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移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极大地改变移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五、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
(一)规划项目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村及库区关于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包括排污网管铺设、塌岸处理等3项工程,主要涉及花芯村、水坦村和小塘村。具体见表8-15。
表8-15“十三五”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表
行政村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模 | 项目属性 | 总投资(万元) | 建设年度 | 受益人数(人) |
花芯村 | 排污网管 | 6000米 | 新建 | 100 | 2016-2018 | 1200 |
水坦村 | 塌岸治理 | 2处 | 新建 | 100 | 2016-2017 | 1522 |
小塘村 | 塌岸治理 | 1处 | 新建 | 28 | 2016 | 891 |
合计 | 228 | 3613 |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温岭市小型水库移民“十三五”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规划,计划投资80万元。
(三)实施效果预测
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既美化村庄,减少污染,增加植被,又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九章 规划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规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1.直补资金发放规模及分年度计划
以2015年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基金直接发放对象13556人为基数,“十三五”期间直接发放资金总额为40308000元。规划期间,由于死亡或户口迁出等原因导致的减员直补人口资金将转为项目扶持资金。直补资金发放规模及分年度计划如表9-1所示:
表9-1 直补资金发放规模及分年度计划
年度 | 直补人口数 | 直补资金 | 规划期转为项目扶持资金 |
2016 | 13556 | 8133600 | 36000 |
2017 | 13496 | 8097600 | 72000 |
2018 | 13436 | 8061600 | 108000 |
2019 | 13376 | 8025600 | 144000 |
2020 | 13316 | 7989600 | 180000 |
2.项目扶持资金投资规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对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能纳入行业部门有投资渠道的,首先列入各行业部门规划实施,行业部门不能覆盖的分轻重缓急由移民资金解决。“十三五”期间项目扶持资金投资规模、方向以及分年度计划如表9-2:
表9-2 项目扶持资金投资规模及分年度投资计划
年度 | 项目扶持资金 (万元)(小计) | 移民增收、创业致富 (万元) | 美丽家园建设(五水共治、重点工程、多城同创等)(万元) | 其它 (万元) | ||||||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 | 二产扶持 | 三产扶持 | 饮水安全项目 | 交通规划项目 | 社会 事业 | 生态 建设 | 培训 | 解困 | ||
2016 | 1927.08 | 60 | 200 | 155 | 230 | 892.08 | 30 | 180 | 30 | 150 |
2017 | 2102.08 | 90 | 280 | 190 | 230 | 892.08 | 60 | 180 | 30 | 150 |
2018 | 2222.08 | 100 | 400 | 150 | 230 | 892.08 | 90 | 180 | 30 | 150 |
2019 | 2352.08 | 120 | 450 | 340 | 230 | 752.08 | 100 | 180 | 30 | 150 |
2020 | 2512.08 | 100 | 500 | 425 | 230 | 797.08 | 100 | 180 | 30 | 150 |
合计 | 11115.4 | 470 | 1830 | 1260 | 1150 | 4225.4 | 380 | 900 | 150 | 750 |
二、资金筹措
广开财路筹集项目投资所需资金,资金来源主要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项目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资金;现有政府性资金,包括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政府部门安排的各类建设基金和专项资金;政府安排的其他资金和基金;移民自筹。“十三五”期间,大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项目扶持资金规模如表9-3所示:
表9-3 “十三五”水库项目扶持资金情况(万元)
年度 | 库区基金 | 结余资金 | 创业致富 | 小型资金 | 后期项目资金 | 项目扶持资金(合计) |
2016 | 135 | 730 | 320 | 150 | 592.08 | 1927.08 |
2017 | 140 | 850 | 350 | 170 | 592.08 | 2102.08 |
2018 | 150 | 910 | 380 | 190 | 592.08 | 2222.08 |
2019 | 160 | 970 | 410 | 220 | 592.08 | 2352.08 |
2020 | 170 | 1050 | 450 | 250 | 592.08 | 2512.08 |
合计 | 755 | 4510 | 1910 | 980 | 2960.4 | 11115.4 |
注:项目扶持资金包括库区基金、结余资金、创业致富资金、小库资金、后期项目资金,按照2015年的基数预测。
第十章 规划实施效果预测分析
水库具有灌溉、发电、防洪、饮用等功能,水库移民对我市用水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次规划兼顾民生工程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移民生产生活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生存条件的改善,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一、经济效益
每年600元/人的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放将会使近14000人受益。通过土地开发与整理以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完善,整合土地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潜力,使之得到有价值的开发利用,而且还有利于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益。“十三五”期间,石桥头镇陈岙村、阮岙村、大溪镇下毛坦村、坎头村均有土地开发与平整项目,总计改造土地100多亩,用于农业生产和建设规模化果园示范基地,开展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当地移民的收入。松门镇长川村的排灌站和灌溉渠道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实施生产开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十三五”期间,城南镇横溪村的林地开发、石桥头镇阮岙村的后山果园开发、松门镇长川村的葡萄种植项目、箬横镇长山村的高效优质农业设施建设、滨海镇长安村的经济作物连栋大棚、大溪镇井朱村的果业基地开发、大溪镇秀岭村的二期果园开发、松门镇塘礁村的围塘开发发展养殖业、城南镇彭家村的茶园改造、城南镇照谷村的药材套种油茶项目、石桥头镇横古塘村的半岭堂果园开发等项目,将直接改善移民的生产条件,增加就业,提高移民经济收入。同时,依托水果采摘和乡村游发展农业旅游,加大旅游设施项目投入,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南镇横溪村、山岙村、大溪镇良山村、上毛坦村、下毛坦村的厂房建设项目,可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社会效益
加强水利设施安全建设,对山塘水库、溪岸堤坝进行除险加固,有助于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力保障移民、村民生产生活安全。“十三五”期间,大溪镇上毛坦村的防洪堤坝建设工程、下毛坦村的山塘砌石修建、梅安村的溪堤整治、坎头村的溪塘改造、流庆村的上塘除险加固等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更关系到移民、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危房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等项目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十三五”期间石桥头镇下洞桥村、滨海镇长安村、大溪镇横后村、井朱村均有危房改造项目,主要是对村部进行维修或新建;箬横镇长山村和花芯村将继续推进繁荣小区美丽家园(立改套)建设,涉及移民逾200户。道路交通建设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包括机耕道、公路、桥涵、公路桥等,涉及石桥头镇横古塘村等十余个村庄。便捷的交通,不仅有助于农村生产的发展,还有助于农村生活的便利,改善人居环境。供水、供电设施建设,将会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例如城东街道肖溪村预计将投入资金100万元进行自来水管网建设,惠及全村1600余人;大溪镇塘头村在西岙龙至大岭头架线,将使近千人的用电得到保障。“十三五”期间城南镇山岙村、后里村、峻岭村、照谷村、松门镇长川村、大溪镇下毛坦村、桥里村、新南岙村等的农村休闲广场、健身活动场所、文化室建设不仅会丰富居民的生活,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大溪镇井朱村、秀岭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入将惠及2000余人,解决患病居民的后顾之忧。
三、环境效益
从根本上说,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通过本次规划的实施,将实现三大环境效益。一是提高库区环境质量。通过库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库区流域将得到进一步治理,保证水库安全,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有效地缓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提高水质。“十三五”期间,石桥头镇陈岙村、阮岙村、滨海镇长安村、大溪镇横后村、良山村、秀岭村、水坦村等的塌岸滑坡治理项目,均有助于保护水库安全,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二是集中财力改善村容村貌等公益事业,移民村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将投入巨资对移民村实施路面硬化、绿化美化、改水改厕等项目,改善移民、村民居住环境。三是通过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水库旅游开发、流域治理等工程的加快实施,进一步改善温岭全境区域环境。例如箬横镇花芯村6000余米的排污管网铺设,将极大减少污水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大溪镇横后村、良山村、城东街道肖溪村等的浸没清淤处理,均会提高库区环境质量,改善水库水质,惠及全市。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温岭市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具体统筹安排各项工作,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市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定和贯彻落实。水库库区和移民所在的相关镇(街道)是移民后期扶持的直接工作主体,抓好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相关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积极抓好移民解困各项工作的落实,并接受市级主管机构的业务指导。创新移民村(居)委会管理模式,对于多村共同迁移安置区块,在过渡时期为维持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可保持多个村(居)委会共存的局面,待条件成熟时,实现自然融合。
二、经费保障
坚持政府补助与移民村自筹相结合原则,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等的基础上,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开拓村民集体资金、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多种资金筹措渠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移民乐”创业贷款项目,解决移民贷款难问题;对温岭市范围内在各商业银行(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创业贷款的大中型水库移民进行贴息补助,解决移民贷款贵的问题;创新金融模式,推广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移民贷款担保。新建项目必须首先明确投资责任主体,由投资主体对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管理维护及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程负责。
三、实施管理
市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后期扶持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后期扶持政策,镇(街道)要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移民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破除移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广大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把移民群众的致富意愿转变为实干行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强对后期扶持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及浙江省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问题规划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对于政府投资的项目,明确政府投资的方式及授权管理单位;制定温岭市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规划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划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措施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四、监督检查
依法执行国家的审计监督制度。温岭市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项目资金要依法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搞好内部审计监督;积极开展项目动态管理,适时进行监测评估,主动将各项目实施方案及信息提供于民,为移民参与监督创造条件。
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移民稳定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要求,采取包政策宣传、包政策落实、包工作质量、包社会稳定的办法,把维稳工作落到实处;二要进一步完善水库移民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纳入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切实加强指挥、协调和防范,及时处置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三要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教育广大移民群众拥护移民政策,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移民政策的良好局面;四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反映心声、表达诉求。各移民镇(街道)相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一件移民来信来访,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深入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在第一时间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