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晚报:“水产名城”炼成记 ——走读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

发布日期:2021-01-05 14:15: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字体:[ ]
分享至:

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台州可谓是家喻户晓。

眼下,周围70多个渔村、3000多艘渔船,靠着市场“营生”。“十三五”期间,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再次搬迁“华丽转身”,极大提升和改善规模、档次、功能和设施,并被称为“华东一流、全国领先”,带动温岭乃至台州渔业经济发展。

日前,晚报市场走读活动组来到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探访。

抓住契机,市场带动渔业经济发展

松门镇享有中国海虾和鱼鲞之乡美誉。松门鱼鲞加工技艺被列入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虾类产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于1987年,经历过数次提升和发展。2014年,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第三次搬迁,市场业态也从开始的开放、低散小、单一,逐步发展成为交易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市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交易市场。

走进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各种水产品种类齐全,有带鱼、墨鱼、黄鱼、梭子蟹、白鲞、墨鱼干、虾米和紫菜等百余种;水产品销售到北京、天津、石家庄、南京、武汉等全国多地,部分水产品甚至出口韩国、日本和欧美市场。

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华东地区形成规模,累积良好口碑,也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依托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直接从事运输和配送1300户、贩运户5500户,为市场配套服务饭店和宾馆85家。另外,当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冷冻加工生产企业600多家,解决当地就业2万余人,鱼鲞与冰鲜水产品加工成为当地渔民重要经济来源。

硬软结合,市场前景大有可为

“我们结合市场实际,发挥市场功能和带动效应,寻求提升发展的空间。”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的市场概念完全不同往昔,目前已建成集水产品交易和展示于一场,融旅游观光、购物尝鲜和休闲体验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和服务多功能的大型市场,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产名城”。

走读中,记者专门参观了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品牌培育平台,这里已形成水产品价格中心、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交流中心和会展中心等,完全具备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

当下,电商市场蓬勃发展,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也迎头赶上,主动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建成数条满足市场水产品物流配送专线,形成一个通畅高效物流配送体系,提高水产品流通速度。另外,结合眼下疫情防控形势,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也积极完善检验检测功能,通过建立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定期抽检和申请检测业务,确保进出市场的水产品货物质量,带动市场发展。

据了解,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还大力推进“互联网+市场”,完善产品产销平台,在现有市场交易功能基础上,拓展市场交易功能和品种,向产供销一体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市场”,做好网上网下联动,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良性互动和发展。

常抓不懈,守住“舌尖”安全

市场虽好,安全当先。

作为浙东南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水产品每天源源不断从松门走向人们餐桌,食品安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近年来,温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门分局立足职能,紧抓水产行业食品安全不松懈,守护松门辖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几年,不断开展水产行业各类专项整治以及开展食品系列监督抽检,助力水产品批发市场设置快检室,消费者可通过快检购买到放心的水产品。

同时,市场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使得餐饮区域和部分水产经营区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松门分局联合有关单位对该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整体向好,消防通道打通,对部分无照经营等钉子户予以关停。

另外,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禁渔期间,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下,严格落实休渔政策,在市场各区域拉横幅和张贴禁渔期宣传资料;入户走访、逐门逐户宣传普及禁渔期间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建立禁渔期网络平台,实时发布禁渔期整治动态和温馨提示;建立追溯制度,集中约谈市场经营户,签订禁渔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协同海洋渔业部门实行“巡查制+驻场制”加强实时监控。

链接:http://paper.taizhou.com.cn/taizhou/tzwb/pc/content/202012/29/content_100299.html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