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790294/2020-6859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0-09-04
- 发布单位:
- 市财政局
关于温岭市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8月 在温岭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温岭市财政局局长 顾雪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温岭市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已经汇编完成,并经上级财政部门会审通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出2019年全市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一、2019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1. 收入决算。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830800万元。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为782700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年度收入预算的94.2%,增长1.3%。
2019年实现上划中央财政“六税”收入484238万元,上划中央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执行数相加,实现财政总收入1266938万元,下降3.1%。
从收入决算具体情况来看,税收收入645530万元,完成预算的89.0%,下降3.9%;非税收入137170万元,完成预算的103.3%,增长35.3%。
税收收入分主要科目决算情况为:
——增值税296362万元,完成预算的90.6%。
——企业所得税79935万元,完成预算的72.3%。主要是受企业效益下降以及201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所致。
——个人所得税37752万元,完成预算的81.4%。主要是受201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所致。
——资源税949万元,完成预算的42.2%。主要是工程建设用石料比上年较大幅度减少影响资源税所致。
——城市维护建设税36415万元,完成预算的86.7%。主要是受201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所致。
——房产税29977万元,完成预算的86.9%。主要是受鞋业整治等因素影响,工业房产出租面积减少,税收相应减少。
——印花税9406万元,完成预算的90.4%。
——城镇土地使用税18651万元,完成预算的79.4%。主要是落实“亩均税收”优惠政策退税减收因素所致。
——土地增值税32245万元,完成预算的77.9%。系房地产楼盘土地增值税清算退税同比增加影响所致。
——车船税11201万元,完成预算的93.3%。
——耕地占用税20673万元,完成预算的172.3%。主要是加强历年政府投资项目耕地占用税清欠入库所致。
——契税71368万元,完成预算的114.2%。主要是一级土地市场出让形势较好,契税收入相应增加所致。
——环保税531万元,完成预算的48.3%。系2018年新开征税种,主要是实际执行中应税污染物排放量计算难度较大,征收不易因素所致。
非税收入分主要科目决算情况为:
——专项收入71519万元,完成预算的116.4%。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683万元,完成预算的88.6%。主要是受201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所致。
——罚没收入44913万元,完成预算的163.3%。主要是罚没收入上下年度之间入库时间差因素,以及开展扫黑除恶、打击电信诈骗专项执法,开展违法用海专项执法等罚没收入较大幅度增加所致。
——国有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6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下降16.4%。系粮食和社保政策性退库安排。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3520万元,完成预算的177.9%。超预算幅度大,主要是当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幅大,致财政专户间歇性利息收入比年初预期较大幅度增加所致。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4535万元,完成预算的92.6%。主要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致全年公积金增值收益低于年初预期所致。
具体详见附表一:《温岭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明细表》。
2. 支出决算。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即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958413万元,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二十二次和二十三次会议审查批准,全年支出预算调整为1244062万元。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为1285553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调整后年度支出预算的103.3%,增长19.2%。支出小幅超预算,主要是年中预算执行过程中,中央和省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括利奇马台风上级专项补助等)增加支出所致;支出增幅较大,主要是通过调整预算增加“两高”联络线项目支出8.0亿元,落实上级审计结论一次性补缴2018年前社保风险准备金8.45亿元等不可比因素,以及教育保障等支出较大幅度增加所致。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主要功能科目决算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9998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1.1%。
——公共安全支出8717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1.1%。小幅超预算,系预备费追加和年中省补专项资金下达增加支出所致。
——教育支出24954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9.3%。
——科学技术支出2212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1.1%。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79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9%。小幅超预算,系预备费追加和年中省补专项资金下达增加支出所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2833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6.7%。
——卫生健康支出9132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1.5%。小幅超预算,系预备费追加和年中省补专项资金下达增加支出所致。
——节能环保支出22581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12.5%。小幅超预算,系省补专项资金下达超年初预期,以及预备费追加环保应急处理经费等所致。
——城乡社区支出15031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5.5%。小幅超预算,主要是年中省补专项资金下达增加支出所致(其中污水治理类项目0.68亿元)。
——农林水支出182238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12.3%。小幅超预算,主要是年中上级下达专项资金支出所致(其中减船转产专项资金1.73亿元、利奇马台风农口补助800万元等)。
——交通运输支出5131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76.0%。超预算幅度大,主要是年中省补车辆购置税下达安排大麦屿疏港公路项目建设1.92亿元,以及利奇马台风交通专项补助500万元等因素所致。
——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1427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42.7%。超预算幅度较大,主要是年中省补下达工业涉企专项资金,以及预备费追加涉企补助资金等因素所致。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81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24.4%。超预算幅度较大,主要是年中省补下达内外贸涉企专项资金支出所致。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0819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3.0%。
——住房保障支出530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60.2%。超预算幅度大,主要是年中上级下达住房保障专项支出因素所致。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18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326.3%。超预算幅度大,主要是上级下达利奇马台风专项补助支出因素所致.
——债务付息支出35000万元,完成预算的99.7%。
具体详见附表二:《温岭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明细表》。
基本支出分经济科目决算情况为: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463823万元,其中机关工资福利支出142371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17327万元,机关资本性支出366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290251万元,对事业单位资本性补助67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2835万元。
具体详见附表三:《温岭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3. 预备费使用情况。根据《预算法》规定,并经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设置预算预备费9600万元。根据预备费的使用范围和相关批准程序,全年预备费实际支出4940万元,主要用于追加公共安全、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环保等方面支出。全年预备费预算结余4660万元,年终决算时全部划转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变动情况。预算法规定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不足。在办理2019年财政决算时,共补充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794万元,其中年终清回单位结转结余指标补充26757万元、预备费结余补充4660万元、年终省县体制结算财力性补助补充8977万元、年末基金结余划转补充46400万元、国库结余资金调入14000万元。
2019年初我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89722万元,2019年将财政周转金历年滚存结余23288万元全部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变动后的2019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实际可用额度为113010万元,扣除2019年年初及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按程序批准动用额度101135万元,加上2019年决算新补充建立100794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12669万元。经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其中55000万元已在今年年初调入弥补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之财力不足。目前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后的实际可用规模为57669万元。
5. 预算周转金变动情况。2019年初我市预算周转金余额为23288万元,当年将财政周转金历年滚存结余23288万元全部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末余额为0。
6. “三公”经费决算情况。2019年,全市“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3032万元,完成预算的62.90%,减少247万元,下降7.5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49万元,增加1万元;公务接待费811万元,减少11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2071万元,减少135万元,其中:公车运行维护费用1494万元,减少31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577万元,增加176万元。
7. 年末结转结余。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省对县年终体制结算有关政策规定计算,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入782700万元,加上中央及省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34871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870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60000万元、置换债券2700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0113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34087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573万元,国库结余资金调入14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61319万元,收入总计为1738309万元。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支出1285553万元,体制结算上解省财政支出27683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线下还本支出27537万元,线下对外援助2130万元,补充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794万元,支出总计为1692846万元。收支相抵,年末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为4546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45463万元。
具体计算详见附表四:《温岭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
1. 收入决算。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574050万元,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全年收入预算调整为1358850万元。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为1372017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调整后年度收入预算的101.0%,增长51.1%,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所致。
政府性基金收入分主要科目决算情况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3352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1.1%。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237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1%。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101万元,完成预算的183.5%。系土地出让面积比年初预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按出让面积一定标准计提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相应增加所致。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742万元,完成预算的111.8%。主要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加,按规定标准征收的配套费收入相应增加所致。
——污水处理费收入6018万元,完成预算的98.7%。
——彩票公益金收入2423万元,完成预算的89.1%。按彩票销售量和规定比例结算的地方分成收入低于年初预期所致。
——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65832万元,完成预算的95.5%。
具体详见附表五:《温岭市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明细表》。
2.支出决算。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694097万元,经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第二十二次、第二十三次会议审查批准,支出预算调整为1316046万元。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为1210700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调整后年度支出预算的92.0%,增长31.7%,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支出同比大幅度增长所致。
政府性基金支出分主要功能科目决算情况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940889万元,完成预算的92.2%。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5568万元,完成预算的80.3%。预算完成率偏低,主要是城市新区土地收储项目未在年内完成支出所致。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815万元,完成预算的101.9%。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31649万元,完成预算的89.9%。预算完成率偏低,系部分项目执行率偏低所致。
——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7034万元,完成预算的97.7%。
——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4047万元,完成预算的95.0%,
——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66189万元,完成预算的80.3%,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所致。
——专项债务付息支出12051万元,完成预算的99.6%。资金来源系当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
具体详见附表六:《温岭市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明细表》。
3.年末结转结余。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1372017万元,加上中央和省基金转移支付收入342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60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20000万元,再融资债券6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80381万元,收入总计1581820万元。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12107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线下还本支出12005万元,基金调出转列一般公共预算340872万元(其中年末基金结余46400万元划转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计1563577万元。收支相抵,年末基金结转结余18243万元。
具体详见附表七:《温岭市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 收入决算。2019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为3011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年度收入预算3188万元的94.4%,下降11.8%,主要是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国有企业利润下降所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主要科目决算情况为: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利润收入2021万元,完成预算的91.9%。
具体详见附表八:《温岭市2019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明细表》。
2. 支出决算。2019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为709万元,转移性支出(调出资金)2573万元,支出合计3282万元,与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年度支出预算的94.9%,下降4.4%,系收入下降,支出相应减少所致。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分主要科目决算情况:
——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
——调出资金2573万元,完成预算的93.6%。统筹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573万元,用于弥补财政对社保基金补贴缺口。
具体详见附表九:《温岭市2019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明细表》。
3. 年末结转结余。2019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3011万元,加上上年结转271万元,收入总计3282万元。全年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支出3282万元,收支相抵,年末结余0元。
具体详见附表十:《温岭市2019年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总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 收入决算。2019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63721万元,完成调整后收入预算的90.6%,增长25.5%。
2. 支出决算。2019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67528万元,完成调整后支出预算的94.9%,增长25.1%。
3. 年末结转结余。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96193万元,历年滚存结余1395455万元。
具体详见:《温岭市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决算草案》
(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
2019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54.0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08.1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45.88亿元,以上债务限额已提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批准。2019年末,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为153.3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08.08亿元,专项债务45.26亿元,全部控制在省定限额内。
此外,2019年末我市尚有政府或有债务62.2万元,系2006年中央财政定向下达转贷给浙江鑫磊工贸有限公司的国债资金,由该公司按转贷协议分年自行偿还,地方财政担保。
二、2019年预算执行效果和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一)积极施为,聚力增效,支持重大政策项目实施。克服减税降费、中美贸易摩擦等困难,积极组织收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支持稳增长等重大政策和项目落地。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围绕全年收入目标,建立地方财税收入协调领导小组,构建跨部门协护税机制,凝聚收入征管合力。依法开展税收征管,加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力度,严格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6.4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8.0亿元。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全年清回预算单位结余资金0.6亿元、结转资金4.27亿元。三是确保惠企政策兑现。高质量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收17.73亿元,落实社保降费6.64亿元,办理出口退税30.14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高效率兑现产业扶持资金5.4亿元,提升企业发展后劲。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全年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19.63亿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支持重大政策项目落地。全年投入“两高”联络线、路泽太高架快速路、大麦屿疏港公路等交通路网建设18.2亿元,投入横峰全域整治、太平街道坊下街区块改造等资金12.0亿元,投入教育校网建设1.95亿元,市医疗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建设1.6亿元。继续支持环境革命,全年共投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城乡公厕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4.46亿元。
(二)高度聚焦,靶向施策,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健全民生保障机制,全年财政民生支出101.8亿元,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用于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推进教育校网建设和改善教学条件等各类教育投入27.26亿元,成功创建省级基本教育现代化市。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民生保障提标扩面,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5连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80元/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提高至770元/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20元/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60元/人,补充社保风险准备金8.46亿元。三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落实粮油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0.51亿元,落实耕地保护补偿资金0.28亿元,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落实渔业生产成本补贴、减船转产补助等资金5.76亿元,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和渔区休养生息。落实资金1.22亿元,助推乡村土地整治、农民建房专项行动等工作。落实村主职干部报酬、全科网格建设等资金1.43亿元,推进基层组织治理。四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全年拨付城乡低保资金0.66亿元、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0.55亿元,拨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其他对口支援资金0.75亿元。五是做好民生实事资金保障。全年共落实各级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资金1.34亿元,推进各项民生实事工作实施完成。
(三)夯基筑石,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管理水平提升。以重资金绩效、强财政监管为导向,提升财政管理效能,防范财政系统风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和财政资金项目库建设,加大沉淀资金盘活力度,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和有效性。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重点加强分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三是推动信息化建设,率先在台州市内实现公立医院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全覆盖,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农业(扶贫)馆,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扶贫”新模式。四是加强财政风险管理,坚决落实省委“一减两严三规范”的债务管控要求,如期完成年度化债目标,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推进公款竞争性存放,加大工程结算现场核查力度。五是完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对5个街道实行机制相对灵活的部门预算管理体制,对11个镇进一步下放财力,充分激发基层活力。六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构建“1+5+3”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优化存量资产资源配置,出台国企薪酬、用工、考核等管理制度,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实体化经营,提升国企经营能力和综合实力。
三、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受年中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未能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预期目标;财税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保重点、补短板、惠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矛盾日益凸现;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够理想,离全面绩效管理要求尚有不少差距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人大的决议和审计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化管理举措,完善政策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机制,提高预算管理效能。深化预算编制管理,加快建立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项目,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政府过“紧日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二是强化管理,提升资金绩效水平。强化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严格预算执行过程绩效监控,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围绕重大政策和项目,探索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和动态评价调整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多方发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统筹力度,切实守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底线。妥善处理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严禁超财力安排政府建设项目,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切实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密切关注社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完善基金征缴机制,强化基金风险防控水平,确保社保基金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