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1081002680775B/2020-819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0-09-10
- 发布单位:
- 城南镇
关于印发《城南镇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办、各镇属单位:
现将《城南镇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二〇年九月十日
城南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10日印发
城南镇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温岭市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温安办〔2020〕31号)文件精神,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和省、台州市、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部署,着眼于全面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突出固基础、针对性、全覆盖的要求,聚焦重点内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弘扬安全发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深化阵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切实提高群众安全知晓率、参与度、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助力添彩“重要窗口”建设和发展更具活力、城市更为美丽、生活更加幸福的新温岭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底,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全面普及、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基础保障坚实有力、工作机制全面完善,形成较为成熟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工作体系。
──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总结推广一批具有城南特色的安全生产实践做法和经验,形成一批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安全生产理论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群众安全素养大幅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安全意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领域从业人员的安全理念不断增强,并以此推动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安全素养均衡。
──各类阵地宣教作用有效发挥。安全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完善,应急安全体验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形式日益丰富,与社会互动日益紧密,公民参与度显著提高。
──安全素养建设机制全面完善。安全素养指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协同共建、社会动员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安全素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三、基本原则
坚持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凝聚安全共识,提高群众安全感,努力推动全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把安全生产的理念渗透到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补齐安全短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坚持社会共治。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始终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共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安全文化氛围,打一场安全生产的人民战争。
坚持共建共享。加强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切实发挥我镇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有效整合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资源,培育安全文化产业,推进安全发展全民共建、成果全民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贯彻和宣传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全镇范围每年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各办及镇属单位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组织村主职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开展安全生产集中培训。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及村居主职干部集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
2.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宣传力度。宣传办要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举办至少1次专题宣讲。
3.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利用村级文化礼堂,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二)全力抓好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提升
聚焦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点领域,从源头下手,着重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宣传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养。
1.道路交通领域。全方位加强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文明出行”、安全驾驶、警示曝光等活动;定期公布重大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黑名单,强化监管,严防问题驾驶员上路;2020年底前全面实施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制度;持续深化“文明出行”等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对农村“一老一小”及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开展不少于1次的针对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道路交通领域安全宣传教育成效。
2.加工制造领域。深入实施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以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实操技能、应急知识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入企宣传、安全检查、事故警示教育、职业培训、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宣传教育工作。
3.消防领域。2020年100%完成加工类小微企业责任人(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入职员工消防安全培训,2022年底实现小微企业全覆盖培训;2020年底前规范运行横山管理区镇级消防体验室。2020年探索推行消防安全码管理,完成对居住出租房房东、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消防体验全覆盖,2022年实现注册式消防体验全覆盖。
4.渔业船舶领域。以提升渔业船员安全生产认知和操作能力为目标,突出船东、船长、船员等重点人员,严把准入关;全面加强渔业船员培训教育,严格落实《渔业船员培训机构师资、设施和设备配备最低标准》,组织船东船长及监护人培训,每年不少于230人次。
5.城市建设领域。以加强建设工程、建筑工地安全宣传和教育为重点,着重提升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重点岗位人群的素养,实现建筑施工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市政公用领域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大力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城镇燃气、城市供排水等市政公用领域安全教育培训,实现从业人员全覆盖。
6.特种设备领域。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乘用知识宣传,重点对辖区内小区电梯,后岭花开景区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等项目展开宣传。继续开展特种设备“五进”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结合“3·15”“科技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主题活动,到2022年底实现举办一场“五进”活动。强化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每年对特种设备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作业人员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免费培训教育不少于40人次。
7.危险废物等领域。聚焦危险废物、煤改气、垃圾填埋场等领域重点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大力宣传《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法规标准,对各类重点场所、关键岗位人员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形成安全素养提升长效机制。
同时,加强文化旅游、非煤矿山、电力等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提升工作。
(三)全面抓住重点人群教育培训工作
1.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引领作用。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十六夜党员学习夜重要内容。二是综加强村级网格安全知识培训,每年组织2次集中培训。三是运用好台州网络学习城、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题学习。
2.全面推进企业员工安全技能培训。一是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近年来多发易发事故的成因,对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重点人员,“三场所三企业”、工贸行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性较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到2022年培训人数不少于2000人,其中2020年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2021年和2022年培训人数不少于500人。二是把安全技能培训作为部门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抽考,倒逼企业主体责任履行到位。
3.注重学生安全素养教育。一是统筹做好消防、实验室、交通、防溺水等内容的安全教育,落实相关教学要求,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全面深化“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各类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
(四)完善常态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制
1.深化安全宣传“五进”。
(1)进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指导检查、专家入企、“三服务”活动等,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推进隐患排查;加大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评比,推进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
(2)进农村。以“应急进万村”工作为抓手,结合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制作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演出活动;利用农村公共活动场所橱窗、标语,党支部室、文化礼堂、老人活动中心等开展经常性教育。
(3)进社区。全面发动基层网格体系作用,结合文明村、文明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通过村(居)、住宅小区宣传栏、户外显示屏以及发动村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志愿者组织等参与村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每个村都有安全宣传专栏。
(4)进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安全责任体系,统筹推动大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把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学生的必学内容,充分运用社会实践、应急演练、主题活动、安全竞赛、安全文化建设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各类安全教育。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各类中小学每学年不少于1次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进家庭。把安全内容作为“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的内容,重点加强家庭燃气、用电和防火等安全知识宣讲,普及高楼火灾、交通意外、地震等应急安全逃生技能,加强对全社会自救互救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2.强化安全生产主题活动效果。突出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引领作用,各办及镇属单位联动宣传,组织策划好系列公益科普、政策宣讲、应急演练、专题晚会、巡回演出、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大赛和优秀图书、影视和音乐作品征集展播等活动。
五、职责分工
(一)城南交警中队牵头负责道路交通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村镇办、农办、旅游办、应急办等办公室配合;
(二)应急办牵头负责危化和加工制造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经发办、村镇办、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等办公室及单位配合;
(三)应急办、消防中队牵头负责消防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旅游办、民政办、社管办、卫生院等办公室及单位配合;
(四)农办牵头负责渔业船舶领域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五)村镇办牵头负责城镇建设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应急办、交警队、市监所等办公室及单位配合;
(六)市场监管所牵头负责特种设备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七)社管办牵头负责校园安全领域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派出所、应急办、消防中队等办公室及单位配合。
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9月10日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各办及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行业领域和本地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具体举措,层层分解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9月10日—12月)。各办及有关单位按照计划,全面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举措,及时补齐短板;同时,要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检查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三)深化推动阶段(2021年1月—2022年6月)。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深化推进,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全民素养提升的制度机制,确保取得显著进展。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6月—12月)。全面回顾总结三年行动推进情况,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宣传推广一批典型成果,加强示范引导;加强工作评估,对三年行动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考核,巩固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办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提升全民安全素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中。镇安委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指导工作落实;镇属各单位要按照计划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推进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计划。
(二)细化目标任务。各办及有关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重点工作,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细化量化本地、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措施、时限、要求,真正做到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三)强化要素保障。各办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经费、人员、制度等要素保障,要将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办公室及单位整体规划中统筹推进;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引导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为计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