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第二季度)
序号 | 工作任务 | 工作进展情况 |
1 | 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完成播种面积20.5万亩、总产量0.142亿斤,综合生产能力6亿斤不下降。 |
2 | 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大农企招引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 完成南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案调整,部分项目完成方案设计,部分项目完成招投标;新希望六和公司已同意到温岭投资年出栏15万头生猪项目,正在办理收购绿牧公司相关手续。在东南部区域以齐军家庭农场、东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国聪家庭农场、红日供销有限公司等生产主体为主初步打造了一条西蓝花等蔬菜从种苗、生产、到保鲜、加工、营销的全产业链。 |
3 | 支持坞根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 坞根镇于2019年12月列入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目前已完成年度计划进度20%,完成投资额1600万元。 |
4 | 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建立高品质西甜瓜示范基地1800亩,推广葡萄高效栽培技术3000亩。 | 已初拟《温岭市东部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规划方案》,在原东片农场已建立高品质西瓜基地700亩,高品质甜瓜基地1700亩,其中新品种甜瓜试验示范基地200亩;推广葡萄高效栽培面积1600亩。 |
5 | 加强地标农产品保护和注册,打响“温岭农耕”区域公共品牌,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 温岭高橙已取得农业部认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已申报市场监管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待批准中;温岭葡萄已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温岭西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启动申报;利用温岭农耕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加大“温岭农耕”品牌宣传,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效应,完成老五农庄早熟梨、吉园果蔬甜瓜等12个温岭农耕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同时以互联网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网上农博”已开馆,目前我市已有11家企业44个产品入驻。 |
6 做好生猪保供稳价,推动现代化规模养猪场落地、增产。 成立农业专班,出台了生猪增产保供专班方案,全力推进规模猪场项目和生猪增养复养。6月底,新希望六和公司年出栏15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已落地,正在办理收购绿牧公司相关手续和项目审批手续。狠抓岭农、绿牧、佳佳等现有养殖场合理增养生猪,积极指导康乐、岭胜等规模场改造提升,恢复生产,6月底生猪存栏恢复到4.97万头(其中母猪8200头),完成年度生猪存栏9.9万头目标的50.2%。市商务局完成了450吨冻猪肉储备任务,积极开展生猪和冷鲜肉产销对接;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农贸市场冷链体系建设和平价肉摊设立方案,加强猪肉市场价格检查。上半年我市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7 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覆盖面。 加大政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下乡宣传等方式让农户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提高农户参保意识;积极推进新险种开发,通过基层调研、召开座谈、征求专家意见等多形式进行甘蔗基础资料收集,委托省气候中心完成甘蔗热带气旋风力指数保险方案编制,并于6月30日上午召开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目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 8 启动城区北向河道应急排涝项目。 完成南排工程分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已多次到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对接分期报批事宜,目前仍在在努力争取分期报批中。 9 投运大溪水厂迁扩建工程、滨海加压泵站,开工建设大溪至城区供水管线工程,确保南部湾区、长潭水库三期引水工程温岭段无障碍施工。 围绕提升供需保障能力,推进重点供水厂站及管线建设。截至6月底,大溪水厂迁扩建工程完成设备安装、正在调试中,完成投资额4891万元。计划8月底完成调试、投运;滨海加压泵站完成设备安装、附属施工完成95%,完成投资额1012万元,计划8月底完工、投运;大溪至城区供水管线连接工程完成选址、可研初设批复,计划全年完成总工程量30%;紧密配合台州水务做好政策处理工作,基本实现南部湾区、长潭水库三期引水工程温岭段无障碍施工。建成后将向滨海加压泵站日供水10万吨以上,向大溪片区日供水5万吨以上。 10 启动东部新区海塘及长新横塘提标加固工程,加快形成东部海岸沿线防洪御潮安全闭环。 已落实项建、可研前期招标工作,已发布招标公告。 11 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特色区块5个、特色村30个。 5个特色区块建设进度达50%,30个特色村完成规划方案评审,正在组织招投标。 12 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启动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 1、草拟了《温岭市2020年度“扶贫攻坚”工作方案》、《温岭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职责》等征求意见稿,并已发文向各镇(街道)、各单位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2、全面开展了低收入农户认定、复核及动态管理工作,并通过与民政等大数据比对,基本实现“两线合一”工作。3、市督考办以【2020】56号文件形式下发了《温岭市扶贫工作“回头看”工作清单》,各地、各部门已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4、已草拟了《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实施意见(2020-2022年)》。5、会同市纪委、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市各镇(街道)扶贫工作进行了督查。6、全市第二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15.1%(为市统计局监测上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