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小区发生火灾致一女子死亡 | 附:居住场所火灾风险点指南~
3月24日早上4时,浙江杭州江干区南肖埠小区发生火灾,火灾导致1名女子死亡。
据初步勘察,现场的过火面积不大,只有5平方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卧室,过火的基本都是家具。 救援人员在火场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过火后难以辨认,初步鉴定死者为一名女性。 同单元的居民表示,事发着火点是一个出租房,平时有一对男女居住,搬进来不久,发生火灾前听到房内有争吵声。至于具体死因是什么?火灾原因是否有可疑?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3月初以来,全国居民住宅类“小火亡人”事故多发,教训极其惨痛。
针对近期居民住宅类“小火亡人”事故多发,请公众关注消防安全,消除身边火灾风险:
1、及时清理居室、厨房、阳台的可燃物品,不要在楼梯间、走道堆放物品。
2、注意防范家用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电器周围不要放置可燃物(0.5米以上),电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断电。
旧国标插线板不阻燃,请及时更换为新国标插线板。
注意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安全:不要在客厅、阳台、楼梯间、走道位置为电动车/电瓶充电;不要在居民楼外窗、楼梯口附近为电动车充电;可将电动车更换为新国标电动车。
3、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线是否老化,橡胶软管两端应用喉箍加固,橡胶软管每18个月更换1次;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厨房用火期间不离人;厨房抽油烟机定期清理油污。
4、利用电、炉火取暖时,要与周边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0.5米以上),不在电取暖设备覆盖晾晒衣物。
5、随意丢弃烟头容易引发火灾,杜绝卧床/躺在沙发上吸烟。
6、居民要熟悉楼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路线,确保发生火灾快速安全逃生。
关爱鳏寡孤独、老幼病残人员,强化宣传提示和看护措施,帮助检查消除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如遇火灾,不可贪恋财物,迅速逃生;楼梯间有烟,切勿盲目逃生。
7、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村)委会要加强防火巡查,及时组织清理公共区域堆放的可燃杂物。
坚决杜绝电动车进楼充电现象;消除占用消防车道情形。
8、发现火情应拨打“119”报火警,并及时进行自救,灭火、疏散人员逃生避险。
发现身边火灾隐患,请及时拨打12345或96119进行举报,身边常见火灾隐患主要有:
停用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探测器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指示灯为闪烁状态,常亮为火警状态)。
室内消火栓箱内配件不全或者损坏:水带1盘、枪头1支、接扣完好、皮垫无丢失、水带接口处不松动/无破损、消火栓栓头手轮无缺失、内无锈迹;检查表无机械性巡签现象;消火栓使用标识完整;消火栓有水(管道有无水,可通过敲击竖向管道进行确认。
楼梯间防火门不能处于自动常闭状态。
消防控制室内单人值班。
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故障指示灯、屏蔽灯、反馈(监管)灯、备用电源灯、火警灯处于点亮状态。
应急灯/疏散指示不通电或故障灯常亮或丢失或损坏。
消防车通道或转弯处被占用或设置障碍物。
9、“三合一”场所火灾易引发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属地部门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及时开展区域性消防安全评估并进行专项治理,消除区域性火灾风险,确保消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0、实践证明:“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初起阶段能够及时发出预警警报,提醒场所人员及时自救避险,能够有效遏制“小火亡人”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群众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器”,提高群众发现初起火灾的能力,防止小火成灾,减少火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