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镇、街道 > 坞根镇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2019坞根镇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发布日期:2020-03-18 14:24 信息来源:坞根镇 浏览次数:

2019年4月10日在坞根镇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坞根镇人民政府镇长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积极探索以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我镇成功列入了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省第三批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和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获评“浙江省卫生镇”“美丽台州建设突出贡献集体”“台州市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台州市‘四好公路’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19.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41.1万元,分别增长33.4%和39.2%。规上工业总产值6.88亿元,同比增长16.2%。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82元,同比增长8.7%。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现代农业不断提升。有效管护4341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成蒋山村2处节水灌溉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持续推进洋呈溪(二期)溪堤整治工程、革新塘闸改造工程。红山、新方、洋呈经济薄弱村成功消除。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工作。清理七一塘库区网箱1374只,水产持证养殖率达100%,全镇561条养殖渔船全部纳规管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出台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奖励政策,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批发业限上单位1家,完成企业股改2家。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自营出口额、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居全市第一、第二、第一,同比增长29%、50%、376%。全域旅游有声有色。创建A级以上景区村庄6个,3A级景区村庄花溪村获评“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东门头村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村”。囍柿山谷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建成投用,吸引社会资本3000多万元。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小鲜音乐节、花坞戏剧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全年吸引游客25万人次,各地领导干部访学35批次,接待青少年研学旅行100多批次。

(二)镇村面貌持续改善

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全年拆违5.4万㎡,复耕、复绿、改造旧住宅区累计达10万㎡。拆除应拆未拆房屋119宗。完成旱改水项目149亩,土地整理535亩。全面推进“三大革命”。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准IV类排放,垃圾三化处理中心实现每日减量处理8吨。建成省级、台州市级、温岭市级垃圾分类试点村8个。新建A级以上旅游公厕3座,改建提升33座。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村2个美丽庭院1000个。稳步推进“五水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年河道保洁103条共47.5公里,22条劣五类小微水体整治完成。全面完成“六小行业”整治,下呈工业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工业区企业内部管网排查和17家企业厂区雨污分流工程。持续推进“交通治堵”。街头车站建成投用,集镇新增停车位70个、交通摄像头3处。完成疏港公路三条连接线的土地征用及填土工程。推进杨家岭至新方、红山至花溪“四好公路”建设,成功争取坞根—太平梅岭美丽公路项目。集镇形象逐步提升。慈济养老养生中心开工建设,坞根敬老院、残疾人之家启动标准化建设。士高佳苑住宅项目、丰和雅苑商住综合体项目启动,蒋山安置小区建设平稳有序推进。全年治理危旧房8间,完成审批个人建房103间,农民建房挂牌率100%。

(三)公共服务有效优化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红军小学竣工投用,坞根中学中考平均分数提高42分,坞根中心幼儿园改造完成、沙山幼儿园加快改造。镇文技校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275人。村文化礼堂开展多样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镇村两级心理服务体系,成立计生维权工作站。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三项制度”落实率100%。群众权益有效保障。办理企业稳岗补贴24家,调解工资纠纷13起,涉及金额40余万元。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1350件,农医保参保23347人。全年共有150户家庭退出低收入保障范围,发放各类助残补贴139万元。花溪(东里)儿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高质量运行。启动茅陶、白璧两村放心厨房建设。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完成迴龙(西里)饮用水改造工程,有效加强饮水安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建成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完善“一中心四平台”基础设施,网格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成功化解信访案件4起,调解基层矛盾113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摸排181次,收集线索13条。投入30.2万元优化镇村两级消防设施,建成志愿消防队5支、微型消防站28个,13家规上企业全部落实企业首席安全官制度。更换直排式燃气热水器514户,建成充电桩109套,168户老旧民房实现电线套管。消防安全巡查整治进入常态化。开展乡风文明积分制试点工作,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四)法治政府运转高效

抓廉政促廉洁。落实“一岗双责”和“三书两报告”制度,全镇14个行政村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督查达59次。抓考评提效能。深化落实“三评三改三处理”干部作风提升专项行动和“三同”考核机制,对机关、村(居)及基层站所开展效能督查达12次,约谈61人次,停职教育村委会主任1名,劝退精力不到位支部委员1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12项窗口业务有效简化。持续开展青年干部论坛、乡村规划师培育、全员驻村等活动,加强机关干部能力培养。实施“领头雁”培育工程,深入开展“和合好班子”“和合好搭档”等培育创建,全年培训村干部600多人次。受监督守法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视察意见和建议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文件规范性进一步加强。

此外,武装、民族宗教、统计、群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档案、慈善、残联等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负重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坞根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产业优化升级进度缓慢,乡村旅游带动作用还不明显;项目落地、推进力度不足,速度较慢;环境综合整治还不够彻底,大量的应拆未拆老屋侵占着发展空间;群众参与中心工作的意愿不够高,没有形成坚强合力;社会治理水平不高,安全领域短板还不同程度存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期望仍有差距,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坞根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美丽温岭、活力温岭、幸福温岭建设要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打新时代美丽温岭样板区。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提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延伸。争取省级农业特色强镇项目,支持“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新产业,在迴龙探索建设美丽牧场及新能源展厅。培育花溪乡创园、改造街头原供销社为益农站,逐步激发乡村活力。完成土地承包权证合同签订和发证工作。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持续做好革新塘闸、东门内闸改造和洋呈溪(二期)整治工。推进工业升级。深入践行“五心”、“妈妈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企业招才引智、金融服务和用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加快15亩标准地出让,推进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下呈老旧工业点改造,启动职工活动中心建设,优化园区基本公共服务。全力推进下呈工业区、大平垟工业点“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提升美丽乡村。朝着全域大花园目标,持续开展村庄整治,植特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着力打造特色乡村组团以花坞溪为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小坞根、红山、迴龙、花溪、街头等村庄面貌升级,打造“花坞村落群”。在茅陶、蒋山、洋呈、下呈打造“湿地村落群”。在下楼、沙山、东门头、白璧、新方打造“耕海村落群”。为三个村落群入特色产业,使三个乡村组团激发活力、展现魅力,逐步壮大村集体收入。全面完成下楼、红山、下呈美丽乡村精品村、洋呈特色村建设。

创建美丽城镇。不断健全小城镇整治长效机制,积极创建美丽城镇示范镇。全力推进“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特别是疏港公路两侧整治工作,重点发力应拆未拆老屋,腾出发展空间。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复垦70亩、旱改水18亩。完成辰麓苑东侧52亩商业用地出让,加快建设丰和雅苑商住综合体。保障南部湾引水工程顺利推进。完成旺白线、坞坑路建设。加快疏港公路连接线建设。加快推进杨家岭至新方、烈士山至坑潘“四好”农村公路“白改黑”建设。打通花坞溪东岸、红山至迴龙两条通村公路,完善大平垟路网。完成坞根至太平美丽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推进“五水共治”,防止劣质水体反弹。落实“滩长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疏浚塘古湾河道,启动大塘里“美丽河湖”建设。推进两处废弃矿山生态复绿。

(二)狠抓生态旅游,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区

打造乡村旅游集群。坚持“一村一主题”创建景区村庄,古韵白璧、芳香洋呈创2A级景区村庄,耕海东门、壁画花溪(东里)、顺水渔村沙山、杨梅基地迴龙(西里)创1A级景区村庄。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使重点旅游村落连线成片。重点推进花坞溪线乡村旅游组团,花坞景区争创3A级国家旅游景区。探索培植“乡愁产业”,重整、挖掘特色人文、历史和习俗,使其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卖点。

打造旅游风情小镇。以建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为目标,完善全域旅游布局,统筹推进红色文旅、大塘湿地、农业观光、耕海文化等四大旅游特色区块建设,打造浙东南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启动建设具备小镇客厅功能的游客服务集散中心,提升市大街”旅游风情街。加大旅游招商力度,聚力服务玫瑰园、伏屿山等重点旅游项目。策划举办四季旅游文化活动,依托四季主题,呈现四季风物,带动全域旅游。

打造研学实践基地。推进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把山、海、湿地等资源串点连线,融合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滩涂文化,设计编排趣味鲜活、科学系统的研学课程,推出精品研学旅行路线。加强台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硬件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烈士陵园展馆,打造全省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和乡村振兴研习基地。

(三)狠抓民生治理,建设基层善治样板区

全面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积分制扩面提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重点推进全民志愿服务,破陋习树新风。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网格责任捆绑。重点开展老旧民房、高层建筑、出租私房(合用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和易燃易爆、“厂中厂”、劳动密集型等重点企业的安全排查整治,确保生产生活安全。深化“无盗抢”城市创建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村梗地霸,肃清基层发展环境。在宗教场所开展以“治热、治乱、治假、治俗”为主要内容的“四治”行动,落实“三人指导小组”工作机制,对宗教场所进行提质控量、有效管控。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成沙山幼儿园改造,推进坞根小学二次配套设施、红色教育展厅建设,筹建坞根中学机器人实验室和学校综合楼。有计划地开展镇文技校全域旅游发展课程培训,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完成镇公共文化中心搬迁。继续开展“一人一艺”公益培训和“一村一品”特色民间文化活动。建成街头村文化礼堂,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卫生镇,优化村两级心理服务体系,提升花溪(东里)儿童健康发展示范基地运行质量。

全力落实民生实事。积极稳妥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文章,完善村级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引导各项资源适当向新村倾斜,促进新村融合发展。开展“三服务”活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便民服务。加快推进坞根慈济养老养生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公共安全教育馆、坞根福利养老院、残疾人之家、示范性照料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低保扩面提质,保障弱势群体。全力改造、拆除C、D级危旧房,破解农民建房难题。加快推进燃气瓶组站项目落地。推进花溪、洋呈村级供水站提标改造,加强饮用水安全。

(四)狠抓政府能力,建设廉洁法治高效区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和“三书两报告”制度。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回头看”行动。提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形象功能,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举办廉政讲座及“读书思廉”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牢牢树立政府要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财政工作规范运行。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案,自觉接受司法、舆论和公众监督,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切实提高政府依法办事能力,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务公开,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建设高效政府。扎实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围绕中心工作,深化“三评三改三处理”和“三同”考核机制,营造奖惩分明、高效务实的工作氛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振镇、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紧扣基层难点堵点,增强干部深入调研、狠抓落实的能力及主动担当的勇气,锤炼新时代坞根红色铁军。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镇狠抓项目、爬坡上坎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干实事,满腔热情再出发,为建成新时代美丽温岭样板区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