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级部门 > 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信息 > 计划总结

2020年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特色亮点工作和2021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0-12-23 10:47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浏览次数:

2020年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稳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大力提升体育消费和产业实力,全市体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2020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群众体育获得感持续增强。深入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全面启动省体育现代化市创建;全力推进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百姓健身房13个、足球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游泳池2个、小康村升级工程13个;继续实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工程;积极实施体育进文化礼堂,举办“我们的村运”系列活动、“乡村体院”文化礼堂全民健身培训共计56场次、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465人;承办2020年浙江省全民健身运动汇(温岭站)、省第五届飞镖锦标赛和浙江省“我要上全运”气排球精英赛等省级赛事深入实施体医融合。开展日常体质监测7100人次;在全市所有卫生院设立体质测试点,对32名全科医生开展综合培训。深入实施体育场馆“最多跑一次”。市体育中心完成年度维修工程,全年接待健身群众8万多人次。着手打造“互联网+健身”智慧平台。

(二)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三级训练网络。重新命名2019-2022周期台州市运动项目训练基地9个、市业余网点训练学校28个,新增男子足球、射箭、击剑三个项目,新周期重新注册运动688人,在册人数共计957人。加快推进学校、社会力量训练点建设。今年共招收体育类学生151名。参加省级比赛获24金17银39铜的良好成绩,承办了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击剑、跆拳道项目比赛。圆满完成温岭市第十届青少年体育阳光运动会系列赛事,全市共计九千多人次参赛,为挖掘温岭优秀运动员选材及输送提供支持。

(三)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体育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做好体育招商服务。指导石塘镇加快推进滨海运动小镇项目建设,石塘镇 “绿道徒步”项目成功申报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强化产业帮扶。做好新冠肺炎对体育产业影响的调查研究,帮助2家体育企业争取到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支持,1家体育企业成功入选2020年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组织2家体育企业参加上海国际体博会。体育彩票销售保持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市总销量1.4068亿,占台州市销量的19.67%,位列各县市区第一。加强体育市场安全监管。与18家游泳场所经营单位签订《温岭市游泳场所安全管理责任状》,开展游泳场所安全检查49次。体育市场安全平稳。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全市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市为载体,构建更加完备的公共体育网络体系;以备战省运会为抓手,加大体教融合改革力度;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为动力,不断激发体育消费活力。

(一)围绕现代化抓创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助力各镇(街道)完成镇级全民健身中心的改造工程。二是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出台百姓健身房建设政策文件,继续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努力构建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三是丰富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举办曙光国际半程马拉松、市第十九届运动会、市第六届斗米尖越野赛等大型传统品牌赛事,承办第七届全国象棋国手赛、第三届全国气排球公开赛、浙江省生态运动会等高规格精品赛事,组队参加省生态运动会,长三角体育圈全民健身大联动,省、台州市文化礼堂运动会等活动。以“全民健身日”活动为载体,开展“我们的村运”体育进文化礼堂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阵地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体育设施水平,补齐我市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短板。四是提升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以我市农村文化礼堂“四千工程”为抓手,开展“乡村体校”全民健身公益大培训(春、秋班)。举办市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打造科学健身指导团队。五是扎实做好“健康浙江”考核工作。认真应对2021年健康浙江指标考核内容,严格对照考核目标落实各项任务,确保圆满完成。推进体医融合,与台州骨伤医院联合积极开展运动伤病治疗、健康理念传播、青少年体态管理等健康干预工作。建设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体系,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升国民体质合格率。

(二)围绕竞争力打基础,不断增强我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优化项目布局。全力备战省十七届运动会,积极调整温岭竞技体育发展重心,提升省运优势项目,补齐短板,争取在田径、游泳、跆拳道、排球等项目上寻求新突破。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三大球”振兴方案,推动“三大球”在学校的普及开展。二是强化业余训练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与教育局共同办好各类青少年比赛,推进足球、排球、射箭、击剑等项目进校园活动,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体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办运动队,拓宽竞技人才选拔途径,鼓励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培养输送优秀运动苗子,强化与专业体育俱乐部联合办训,加大业余训练社会化发展的推进力度。三是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温岭市第十一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发挥好运动会检验后备人才、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组织好青少年竞技比赛。通过运动会,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进一步调动各业余网点训练的积极性,为我市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围绕高质量添动力,全面发挥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一是坚持发展体育产业与政策扶持相融合。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补助资金,激励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利用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我市体育产业项目。鼓励我市体育产业企业“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各地先进的体育产业经营和管理经验。二是持续加大对重点体育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继续指导、协助石塘镇创建浙江省体育运动休闲小镇。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品牌赛事、健身休闲项目等体育服务业项目。进一步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业态的融合发展。 三是不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创办各类体育培训机构,重点支持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游泳等项目培训。发挥省市两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同时充分发挥体育中心场馆优势,满足大众健身需求。提升体育馆的商业价值,使体育馆的公益属性和健身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202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