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2-15 17:42: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日报
近年来,我市通过“环境革命”和“产业革命”双轮驱动,以全域土地整治为突破口,化零为整,推动传统制造业入园集聚转型提升,打好“全域改造、产业转型”组合拳。
随着满满3车新设备和原材料运进新落成的横峰凤凰山鞋业园区,沧龙鞋厂开始搬进他们期待已久的新厂房。看着全新购买的加长版生产线和自动化转盘机陆续到位,企业负责人陈远航定下了明年增长10%的新目标。
作为全国知名的鞋乡,横峰街道最高峰时有5000多家制鞋企业,然而80%是“寄居”在民房里的“前店后厂”。产业“低小散”,环境“脏乱差”,一度是横峰撕不下的标签。想摆脱这一状况,最快的方法就是建设工业园集中生产。但是,翻开横峰街道当时的规划图,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相互穿插,各种五颜六色的碎片间,几乎找不到完整的建设用地。
2017年,全域土地整治正式开始。以横峰为试点,我市试图在总体用地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将生产、居住、农业三种区块全部推倒重构。然而,这一重构,意味着横峰街道核心区域90%以上的建筑,都要被拆除。当时,沿街一间房一年的租金最高已接近30万元,村民们都不愿意拆房子,拆迁的阻力很大。
开弓没有回头箭。
面对大家的顾虑,我市成立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工作小组,一方面通过环保、拆违等政策倒逼,淘汰“低散乱”作坊企业200余家,将整合出的1200亩土地以现代社区的标准,建设安置公寓。愿意拆迁的居民不仅能获得安置住房,每户还能拿到相当于住宅面积三分之二的工业厂房。横峰街道还打破村界限制,按照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调整片区规划编制。
如此一番系统性的整合之后,分散的土地串连了起来,配套设施资源可以共享,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不到3年时间,横峰化零为整,挪出连片建设用地2000亩。眼下,在横峰街道北部,4个鞋业小微园区陆续建成开园,105家新入园鞋企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
更可喜的是,搬迁到标准化厂房中的鞋企,改变了“低小散”“脏乱差”的面貌,推进“机器换人”,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提高了生产档次。据测算,横峰街道鞋业小微园区全部投用后,将新增工业产值近100亿元。
而在更大的棋盘上,我市推广实施横峰经验。截至目前,已在全市新建各类产业园区45个,覆盖泵与电机、鞋业、汽摩配等优势产业。
今年年初,正立机电搬进新园区后,注重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投资建成了行业领先的检测实验室,新品完成设计就地检测,开发周期从原来的1年缩短到2个月。靠着不断投入市场的新产品,今年,企业先后收到来自美国、比利时的新订单,逆势突围海外市场。
环境革命、产业革命双轮驱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今年1至10月,我市规上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7%,通用设备等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