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0-26 09:23: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2020年10月23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带队调研温岭船舶工业企业,走访考察了天时船厂、合兴船厂及鱼童公司等重点船舶修造企业和配套企业,并就温岭船舶修造行业发展困境及下阶段温岭船舶行业发展方向等开展深入交流。浙江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李仁鑫、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研究与合作部副主任谢予、中国物流协会常务副会长索沪生、温岭市副市长李海兵、温岭市经信局局长徐寅、中国船舶报社华南记者部副主任王进、温岭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梁新方以及天时船厂、合兴船厂、腾龙船厂、振兴船厂等市重点船舶修造企业、配套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合兴船厂、振兴船厂、天时船厂、腾龙船厂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各自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关情况,温岭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梁新方指出,温岭船舶行业发展至今,离不开当地历史的沉淀、民资的丰厚、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家的灵活,但是行业整体实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始终是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阻碍。
徐寅局长指出,近年来国际船舶市场低位运行,温岭船舶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温岭对全市船舶行业开展整治提升工程,受到企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温岭民营船舶企业顾全大局、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决心和毅力。针对未来发展,希望国家层面能在制定民营船舶企业规范条件、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
李海兵副市长介绍指出,温岭船舶修造行业发展历史。温岭是浙江省渔业大市,年海洋捕捞量超60万吨,约占浙江省总量的五分之一,船舶修造行业与海洋渔业繁荣共生,承担着本地及周边地区近3000艘渔业船舶的维修业务,还承接建造了闻名全国的科考船“张骞”号、“沈括”号。但同时,规模偏小、环境污染等产业弊端逐渐凸显,成为温岭市环境革命、产业革命的攻坚对象。自去年以来,温岭船舶修造行业开始进行艰难的自我革命。按照“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要求,温岭市委市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最铁的手腕全力推进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目前全市39家船舶修造企业中,拟淘汰的21家企业已全部关停,拟整治提升的18家企业已投资1.2亿元,其中环保设备投入4137万元,整治完成率达100%,整治工作得到了国家长江办、省长江办、省经信厅等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大力度完成整治后,温岭船舶修造行业也将紧紧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不断推动行业主业向远洋渔船、内河运输船、工程船、挖泥船、科考船等船型修造聚焦,逐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综合水平,进一步做精做细做强产品,开拓发展新空间。与此同时,李海兵表示,温岭船舶工业都是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环节和央企、国企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执行行业标准规范方面还要做更多工作。
郭大成会长充分肯定了温岭船舶行业一路艰难前行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和主动服务,船舶企业家的勤奋好学和坚持匠心,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和谐的合作模式,都使其印象深刻、颇有感触。针对未来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做好“安”“精”“质”“坚”四篇文章。一是要持续不断注重过程安全和产品安全,紧盯行业发展趋势,做好做实安全、环保、节能三项基本工作;二是要持续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补齐发展短板;三是持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聚焦不足、正视差距,下苦功夫自我革命,努力做到积微成著;四是坚持实事求是找准定位,守住优势做精产品,提高细分市场的声誉和品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