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1-07 15:45: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岭新闻网
幸福,是一座城市的品质内涵,是一个社会的目标追求,更是一个个市民的主观感受。
公共服务优化升级,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发展更为均衡;基层治理不断深化,社会更加安定……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着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微治理”筑牢“大平安”
在去年3月喜获“三连冠”、捧回“平安鼎”之后,我市持续深化平安温岭、法治温岭建设,努力以社会“微治理”筑牢温岭“大平安”。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温岭建设正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大平安”“微治理”,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我要和他离婚!”不久前,陈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石桥头镇妇联办公室哭诉,寻求镇妇联的帮助。
原来,陈某老公因怀疑陈某跟别人有不正当关系,因此常常抓住一些小事情对陈某进行辱骂,并有动手行为,陈某希望镇妇联出面调解。
镇妇联通过向双方当事人、村干部等多渠道详细了解情况后,将陈某相关信息上报平安建设预测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异常家庭识别预警”中列入“黄色预警”。期间,镇综治办指派专职调解员和妇联“和合家室”调解员进行调解,经多次登门拜访,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解开误会,陈某老公也保证不再会有辱骂动手等行为,希望接下去好好过日子。
在调解结束后,调解员将调解结果反馈给镇综治办,也将异常家庭识别预警下降为“蓝色”级别,并定期落实人员进行回访。回访中,陈某夫妇生活一切正常,最后将其降级,不再列入管理对象。
去年,由市妇联、市流管局、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前年流动人口异常家庭识别预警机制建设的成功基础上扩大覆盖面,建立了异常家庭识别预警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摸底排查、调处化解、帮扶救助提升对异常家庭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按紧急程度实行“蓝、黄、橙、红”四色管理,分级调处,及时遏制家事矛盾纠纷引发重大刑事案件。截至目前,全市受理异常家庭矛盾纠纷案件831起,成功调解案件719起,成功率达86.5%,因家庭纠纷引发的警情数同比下降25.4%。
建立异常家庭预警识别机制、打造“海上枫桥”温岭样板……2018年以来,我市以平安温岭系列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大平安·微治理”项目化建设,推进我市源头治理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去年,全市共培育推进“微治理”项目29个,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治理格局,为实现平安建设“四联创”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
“房东积分制”,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你身份证带了没有,如果带来了,我帮你拍一下照,送派出所一下。”王新法是城东街道阳光社区的一名房东,这天上午,他迎来了一位新租客。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租客的信息通过手机客户端登记,上传到派出所终端,让民警来核查租客相关信息。而因为主动采集流动人口信息,按时上报,王新法也获得了1个积分。
对王新法来说,积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周边的治安变好了。“现在,吵架、打架的少了,电动车也没人偷了。”
去年,我市出台居住出租房房东积分制管理工作规定,集中与出租房东签订积分制承诺书,原始赋分100分。划出责任“硬杠杠”,明确各项治安管理责任及参与夜间巡防、易肇事肇祸人员摸排等为加减分条款,对低于60分的出租房房东予以累进式停租处罚(第一次停租1个月,第二次3个月,第三次6个月),树立房东责任意识。
作为“房东积分制”的首创地,城东街道目前已推开32个“智安小区”建设,建成18支护村队。截至目前,城东派出所共登记新增流动人口11580人,依据积分制处罚房东34人。辖区总警情同比显著下降,其中,黄赌毒同比下降18.65%,盗抢骗同比下降25.28%,打架斗殴类同比下降43.98%。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分制,为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支点。
法治“基石”铺路乡村振兴
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普法宣传屏幕、宪法主题石雕、法治小径……这是箬横镇水岸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我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整合、本地特色、群众需求,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融合,将丰富的法治元素融入到广场景观、文化礼堂、公园、步道等场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阵地。如坞根镇坑潘村法治文化墙、新河镇腰塘村法治文化长廊、城东街道汇头王村法德文化主题广场、石桥头镇上王村法治广场等,营造潜移默化的法治文化氛围,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同时将市区—城东街道岩下社区—新河镇六闸潮村—箬横镇水岸居—松门镇南咸田村—温岭市宪法宣传教育馆—石塘镇海利村等普法示范点串点成线,使其成为充分展现温岭法治文化、阳光文化、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和石文化相融合的新名片。眼下,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城西街道王府基村综治中心。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法治建设作为贯穿市委工作的主线,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温岭建设的重中之重,规范工作准则,完善工作机制,深化责任清单,稳步有效推进法治温岭建设,努力打造法治中国浙江示范区县市区样本,使法治昌明成为我市重要的城市名片。并紧紧围绕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按照“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注重质量,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把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质量和实效,扎实推进全市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目前,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家,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3家。
点滴变化在身边
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安邦治国,群众的生活点滴中,彰显着政府的为民情怀和施政能力。2019年,我市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
实事是否落实办实?数据来说话。2019年,我市88292名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10175人接受肺癌免费筛查项目、100家家庭图书分馆建成、新建文化广场41座、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261个、全市46所小学全部实施放学后托管服务,参加托管学生25536人……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据,最直接地体现出了群众点滴生活中的获得和改善。
教育支持更强大
等了一年多,9月3日,市民江女士终于将女儿送进了市级机关幼儿园新园。崭新明亮的教室、色彩斑斓的户外活动场地、丰富多彩的社模中心,大到墙面色彩搭配,小到工具细节,都在吸引着孩子们去尽情地投入其中。“幼儿园比家里的吸引力更大了。”这是这一个学期以来,江女士最深刻的感触。
从家门口出发,骑电瓶车送女儿进幼儿园,10分钟不到。而在这之前,江女士需要开十几分钟车,将女儿送到更远的一家办在小区内的幼儿园。新园的投用,达成了她家门口能就近入学的期待。全新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更是让她满意。
江女士不知道的是,同一个月内,在全市各地,共有10所公办幼儿园经新建、迁建、改扩建开门迎新生。9月11日,城西街道幼儿园正式开园,突出“星际星球”元素,吸引着孩子们发挥他们的求知欲;9月8日,泽国镇幼儿园联树分园开园,解决了联树管理区学龄儿童的入园难问题;9月23日,松门镇幼儿园实验园区揭开神秘面纱,迎进第一批188名学生……记者从我市教育部门了解到,2019年,在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方面,我市专项经费增加至3500万元,新增公办学位2261个,全市公办幼儿园覆盖面积达36.98%,比去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
包括这10所公办幼儿园在内,我市2019年全年共推进42个教育基本建设项目,教育装备项目上加大投入,共完成500多个多媒体教室、30所智慧校园建设。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放学后托管服务也在我市46所小学全部实施,参加托管学生占比达31.5%。县管校聘工作全面推开,41位校长、52位教师骨干等共计393人流动,“共享教师”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教育均衡化发展。
市第三中学东部校区科创中心内的各种互动体验,引领学生感受“科技魔力”。温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海伟摄
精神生活更精彩
教育立人,文化沁人。2019年,我市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场馆开放更有温度,点滴变化就在群众身边。
落成仅俩月,泽国镇桥伍村的文化广场已成了村民们休闲活动的好去处。每天饭后,村民陈阿姨总会到广场上走一走,和邻里说说话。孩子们则喜欢看墙上灵动鲜艳的民俗墙绘,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今年,类似的文化广场,我市新建了41座。一座文化广场丰富的不仅是群众的生活,更传承着一方乡土人文风情。文化活动在这里开展、电影下乡在这里开幕、戏曲下乡在这里开唱,生活随之更有滋味。
文化浸润人心,知识也随着家庭图书馆的脚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位于石塘镇曙光村一半山腰上,“半山书屋”在2019年夏末正式开馆,从提出申请到3000册图书上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人“阿福”将自家老厂房改建成了静心书屋,邻里有时间都可来借阅图书。渔村讨海人和书香文化,还是头一次这么零距离。这也只是1%的辐射,2019年,全市新增家庭图书馆100家。自2016年以来,家庭图书馆已建设400家。另外,2019年度,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新增2家,乡村精品图书馆(书院)新增11家,流动图书服务更是覆盖至偏远山区、海岛,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下乡的最后一公里。一年来,图书馆服务读者285.3万人次,借阅量达176.8万册次。
健康保障更有力
2019年10月份,赶在流感流行前,石塘镇的冯老伯早早地去石塘镇卫生院接种了由政府出钱的免费流感疫苗,这是冯老伯连续两年参加接种免费流感疫苗。“2018年接种流感疫苗之后,我基本上就没有患流感了。”冯老伯说,一年来,即便不小心感冒了,症状也很轻,他觉得接种疫苗的效果很好。于是,第二年再接种时,他特地拉上了经常结伴看戏的老伙伴一起。
“2019年接种人数明显比2018年要多。”吉祥石塘志愿队的队长江再斌说,2019年整个10月份,志愿队的志愿者们都在卫生院内为接种疫苗的老年朋友提供志愿服务,在此之前,肺癌免费筛查,他们同样在老人群中忙活了三天。看着这些老人,他深有感触:“我们基层老百姓享受的健康福利是越来越多了。”江再斌说,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他真的觉得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身体健康,对一个家庭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保障,这一点,政府帮我们做到了。”
事实上,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的健康服务远不止这些,市卫健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为88292名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全国县域政府首创开展肺癌免费筛查项目,开展低剂量螺旋CT及静脉血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10175人,发现疑似肺癌166例,目前已确诊肺癌64例;开展低保人群胃癌免费筛查项目,完成胃功能血清学初筛5085人,对332名高危对象开展胃镜检查,确诊胃癌2例;截至12月26日,对筛查可疑患儿开展心脏B超诊断1396例,确诊先心病例102例。
一年来,我市还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落实市级健康讲师团100余场,健康素养进村文化礼堂1600余场,将健康预防送进千家万户;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省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全覆盖和全市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全覆盖。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19年1-11月,全市县域就诊率91.51%,同比上升4.21%,1-10月,全市基层就诊率达76.1%,基层门急诊人次增长21.06%。